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疾病56 皮样囊肿
简要病史
女,29岁。1周前突发四肢抽搐。
CT与MRI所见
鞍上池水平CT平扫宽窗观察(图1-56-1A),鞍上池类圆形低密度肿物(CT值-87HU),右前缘见结节状高密度影(箭),大脑纵裂、四叠体池、右侧外侧裂及右侧颞角多发类似低密度影。侧脑室体部水平CT平扫宽窗观察(图1-56-1B),右侧侧脑室三角区、大脑纵裂及右额叶蛛网膜下腔多发低密度影,CT值-82~-96HU。T 1WI(图1-56-1C,D,E),上述病变为高信号,其中鞍上池病变中央为水样信号、周边为厚壁高信号(箭)。压脂T 1WI(图1-56-1F),上述右侧侧脑室及大脑纵裂、右额叶病变信号降低(箭)。冠状位显示病变来自左侧鞍旁(未列出)。
图1-56-1A
图1-56-1B
图1-56-1C
图1-56-1D
图1-56-1E
图1-56-1F
最后诊断
皮样囊肿伴破裂。
病理与临床特点
皮样囊肿(dermoid)为颅内较少见的生殖细胞来源肿瘤,占颅内肿瘤1%以下,由胚胎3~5周时外胚层细胞异位或残留于颅内所致,主要是皮肤及其附件发展而来,内含皮脂腺、毛囊、毛发等结构,以及黏稠黄色脂肪组织,肿瘤内脂肪为皮脂腺分泌所致。皮脂腺分泌物及脱落上皮堆积导致病变逐渐增大,若皮脂腺分泌过快,使肿瘤快速增大,易致肿瘤自发破裂。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20~30岁多见。本病出生时多无症状,生长缓慢,症状取决于肿瘤所在部位及肿瘤大小。常于成年时因破裂引起症状,如头痛、头晕、抽搐、精神症状、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等。继发脑梗死时可出现相应神经功能障碍,如偏瘫、失语及意识障碍。本病为良性,完全切除者预后良好,但常因肿瘤与神经、血管粘连而难以彻底切除,导致术后复发。偶可恶变为鳞癌。
CT与MRI特点
①部位及形态:多位于颅内中线部位,以鞍区及其附近多见,其次与颅底其他部位及桥小脑角区,偶见于脑室内及脑实质。呈类圆形或不规则肿块,边缘清楚,以脂肪密度为主。破裂后弥漫性累及蛛网膜下腔及脑室等多个部位,常并发急慢性出血,并由此导致血管痉挛及脑梗死。骨窗显示邻近骨质受压及吸收;②CT表现为类圆形均匀或不均匀低密度,CT值为脂肪密度,破裂者为蛛网膜下腔如脑沟裂、脑池及脑室内低密度影。并发出血也呈CT高密度影,但可较均匀。继发脑梗死为局限性低密度;③MR典型表现为T 1高信号及T 2较高信号。并发出血者呈短T 1及T 2高信号,慢性出血则为各序列低信号。有时肿块内见短T 1及短T 2信号,为胆固醇结晶、钙化、出血所致。囊壁为T 1及T 2低信号。DWI显示肿物多无扩散受限,少数因内含上皮碎屑、角蛋白及胆固醇结晶等出现扩散受限。肿瘤破裂者可见脑沟、脑池及脑室内弥漫性大小不等的脂滴,部分可随体位变动而移动,脑室内可见脂肪-脑脊液平面;④增强扫描无强化或仅见包膜强化。
鉴别诊断
①表皮样囊肿,呈钻缝样生长,密度及信号不均匀,DWI为著,增强扫描无强化;②畸胎瘤,除脂肪及钙化或骨化成分外,还可见软组织成分,增强扫描可见强化;③颅咽管瘤,好发于鞍上或鞍内及鞍上,多为囊实性,囊壁钙化,无脂肪成分,增强扫描实性成分明显强化;④脂肪瘤,为成熟脂肪构成,好发于胼胝体及四叠体池等处,可伴中线结构发育异常,信号及密度均匀,压脂序列为低信号,无强化;⑤血管母细胞瘤,常见于成人小脑,典型表现为囊+壁结节,可见血管流空信号,增强扫描实性部分显著强化;⑥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常见于儿童小脑半球或蚓部,多为囊实性或囊+壁结节,实性区明显强化,无脂肪成分。
简要讨论
本病特点为颅内、脑外类圆形脂肪密度及信号肿物,无强化,但常伴出血,需与其他CT低密度及MR短T 1信号肿物鉴别。部分病例为CT、MR各序列高信号,包括压脂序列也呈高信号,称“白色皮样囊肿”,为出血等所致,其密度及信号较均匀,无明显瘤周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