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疾病50 幕上血管母细胞瘤
简要病史
女,40岁。头痛、间断性抽搐1月。
CT与MRI所见
T 1WI(图1-50-1A),左颞叶囊性肿物(箭),最大径4.6cm,其中部见横行条状等信号影(箭头),囊性部分为低信号。未见瘤周水肿。肿物外侧靠近脑膜。T 2WI(图1-50-1B),上述病变囊壁为低信号(箭),中部的分隔为厚度不均匀的低信号(箭头)。FLAIR(图1-50-1C),囊壁为低信号,囊液仍为高信号(箭)。增强T 1WI(图1-50-1D,E,F),上述病变的中部结节样分隔明显及均匀强化(箭),囊壁与囊液未见强化(∗)。
图1-50-1A
图1-50-1B
图1-50-1C
图1-50-1D
图1-50-1E
图1-50-1F
最后诊断
血管母细胞瘤。
病理与临床特点
幕上血管母细胞瘤(supratentorial hemangioblastoma)少见,国内均多以个案形式报道,约占所有颅内血管母细胞瘤的5%~10%。病理学特点为毛细血管与基质细胞构成,后者为本病的肿瘤细胞,瘤细胞无间变,MIB-1<1。囊壁并非肿瘤组织,为受压脑组织的胶质成分构成。囊液为肿瘤血管渗漏所致,并非肿瘤液化坏死或肿瘤细胞分泌形成,呈棕黄色。本病好发于20~40岁,男性稍多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包括颅内压增高及局部神经功能障碍,如头痛、呕吐、视力下降等,少数出现红细胞增多,多发者可合并VHL综合征。
CT与MRI特点
①部位及形态:幕上者罕见,常位于大脑半球,额顶叶多见,一般单发,少数为多发性。肿瘤边缘清楚,以大囊+壁结节最常见,单纯囊性病变及完全实性者少见。肿瘤常邻近脑膜。瘤周可见轻中度水肿,水肿出现率高于幕下者;②CT平扫囊性部分为低密度,实性成分为等或略高密度,合并出血时表现为近地侧高密度影,甚至可见液液平面;③MR检查囊性部分为长T 1长T 2及FLAIR高信号,T 1信号略高于脑脊液,T 2/FLAIR均为高信号。实性成分或结节为T 1等信号、T 2稍高或等及低信号,FLAIR序列上壁结节为明显高信号。由于囊内含血液成分,囊壁为T 2/FLAIR低信号。瘤内出血时可见T 1高信号及T 2/FLAIR低信号,SWI显示为低信号。肿瘤周围见迂曲流空信号。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及壁结节显著强化,囊壁一般不强化,囊+壁结节形成典型钻戒样外观。邻近脑膜者可见脑膜增厚及类似脑膜尾征样表现。文献报道少数单纯囊性者可无强化或轻度囊壁强化。MRA显示肿瘤周围血管增多,并环绕肿瘤。
鉴别诊断
①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幕下较多,幕上者以视路、下丘脑多见,常见于儿童,累及视路者可见于神经纤维瘤病。若为囊+壁结节,FLAIR序列上壁结节为略高信号。囊实性者囊壁可见强化;②转移瘤,可见中央坏死,瘤周水肿相对明显,病变可多发,增强扫描呈明显及不规则环形强化;③其他表现为囊+壁结节的疾病鉴别,如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见于青少年,伴邻近颅骨受压变薄,瘤周水肿不明显)、神经节细胞瘤(占位征象及水肿不明显,无或轻微瘤周水肿,可合并脑皮质发育不良)、神经节胶质瘤(壁结节常钙化,仅半数可见强化)等;④脑膜瘤及血管周细胞瘤,常为实性及较均匀,增强扫描可见粗大脑膜尾征,邻近颅骨增生或侵蚀。血管周细胞瘤为恶性、生长迅速,边缘可见分叶征;⑤动静脉畸形,占位征不明显,一般无水肿,常见钙化及合并出血;⑥海绵状血管畸形,常见钙化,CT与MRI上均可为爆米花状,T 2∗WI及SWI呈明显信号。
简要讨论
本病少见,但与幕下血管母细胞瘤表现有类似之处,包括囊+壁结节型最常见、可见血管流空信号、FLAIR上囊液为高信号、壁结节与肿瘤实性部分明显强化、肿瘤接近脑膜等,与幕下血管母细胞瘤比较,瘤周水肿更明显。由于幕上者发病率较低,术前常误诊为其他囊性病变,尤其是囊+壁结节的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