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疾病27 室管膜母细胞瘤
简要病史
例1,女,18岁。头痛2年、抽搐2次。例2,男,54岁。右下肢活动不利及间断性右下肢抽搐6个月。右侧肢体肌力与感觉均下降。
CT与MRI所见
例1,CT平扫(图1-27-1A),左额叶稍高密度肿物(箭),边缘分叶,内部及后部见囊性低密度(∗)。CT增强扫描(图1-27-1B),肿物的实性部分显著及不均匀强化(箭),囊变区(∗)轻度囊壁样强化。例2,轴位与矢状位T 1WI(图1-27-2A,B),左额顶叶大脑镰旁类圆形混杂信号肿块(箭),轮廓清楚,最大径4.0cm,灶周明显低信号水肿(∗)。T 2WI(图1-27-2C),肿瘤呈不均匀稍高信号(箭),内见散在多发斑片状更高信号,肿块周边多发扭曲条状流空信号。灶周水肿呈高信号。矢状位增强T 1WI(图1-27-2D),肿瘤不均匀增强,边缘不光整、呈多发分叶状,瘤周水肿未见强化(箭)。
图1-27-1A
图1-27-1B
图1-27-2A
图1-27-2B
图1-27-2C
图1-27-2D
最后诊断
均为室管膜母细胞瘤。
病理与临床特点
室管膜母细胞瘤(ependymoblastoma)是一种罕见的脑脊髓恶性肿瘤,儿童及青少年多见,2007年WHO分类中属于神经上皮组织来源的胚胎性肿瘤,为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PNET)亚型,WHOⅣ级,2016年修正版中已删除此名称,归属于“CNS胚胎性肿瘤,NOS”中。以前认为是恶性间变型室管膜瘤,具有向室管膜细胞系分化的潜能。病理学检查显示肿瘤为境界清楚的肉瘤状,血管丰富,镜下主要由未分化细胞与室管膜母细胞构成的菊形团,胞核位于其基底部。电镜下肿瘤细胞具有向室管膜细胞分化的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100蛋白及GFAP(+)。发病年龄可从新生儿至36岁,中位年龄3岁,无明显性别差异。本病常沿脑脊液途径播散,类似于ETMR。恶性度极高,预后差。侵犯下丘脑结构可出现尿崩症。
CT与MRI特点
①部位及形态:本病主要见于大脑半球,以双侧侧脑室及额顶叶白质区常见,少数见于幕下脑实质、第四脑室、骶尾部。脑实质肿瘤与室管膜直接或间接相连。肿瘤一般单发,体积较大,呈边缘分叶的团块状,境界清楚,占位效应明显。瘤周轻度至中度水肿,有时为重度水肿。瘤内可见出血及钙化。易出现脑脊液途径播散及肺转移。少数可跨越中线,侵犯对侧大脑半球;②CT表现常为稍高或高密度大肿块,由于生长迅速,常出现坏死及囊变,坏死区既可位于肿瘤中央、也可见于周边部。文献报道均可见钙化,呈斑点状,部分钙化为显微镜下可见,CT仅表现为肿瘤密度较高。增强扫描实性及非钙化部分明显强化;③MRI上肿瘤信号不均匀,实性部分为稍长T 1及稍长T 2信号,FLAIR上信号近似脑皮质。囊变区为T 1更低及T 2更高信号、FLAIR低信号。部分肿瘤周围可见增粗血管的流空信号。由于肿瘤细胞密集、核浆比较大、细胞外水分较少,因此常见扩散受限。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呈中度至明显强化,形态为斑片状、花环状。
鉴别诊断
①主要是幕上PNET,儿童及青少年多见,好发于额叶,其次为顶叶、颞叶与枕叶,大而不均质、境界清楚的肿块,边缘有分叶。常可见囊变/坏死的低密度以及出血、钙化的密度与信号,肿瘤实性部分轻到中度强化。病变无瘤周水肿或水肿较轻。MRS见丙氨酸及谷氨酸类化合物波峰增高;②室管膜瘤,儿童常见于第四脑室,成人则多位于邻近室管膜的幕上脑实质,幕上脑室则以三角区多见,易囊变、坏死及出血,DWI呈等或稍高信号;③少突胶质瘤,年龄较大,累及皮层,钙化粗大,伴邻近颅骨侵蚀,肿瘤境界不清;④脉络丛乳头状瘤,多见于儿童侧脑室三角区,呈颗粒状及细小分叶,强化显著;⑤星形细胞瘤,可见于侧脑室,密度及信号混杂,钙化少见,实性部分明显强化。
简要讨论
本病少见,其特点是幕上体积较大的肿块,瘤周水肿相对较轻,肿瘤与室管膜有关,易囊变及坏死,密度及信号类似于ETMR,术前常误诊为其他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