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诊断与治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外科治疗

一、适应证及禁忌证
糖尿病并发肢体危象的自然进程已经众所周知,畸形及异常的压力分布常导致溃疡的发生并常因此而截肢。鉴于此,治疗糖尿病足患者不愈合及矫正畸形愈合的手术指征是不稳定且无法支具矫形的畸形或僵硬且无法适应的畸形。这些畸形的长期后遗症是明确的,而治疗的目的在于恢复一个稳定、可使用支具、跖行的足。
禁忌证包括严重的周围血管病变及某些感染。对于已经严重失活或已然丧失行走能力的肢体进行保肢手术,其结果很可能是徒劳的。感染并不是绝对的禁忌证,但却不容忽视。在骨髓炎的区域放置髓内钉是禁忌的,但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外固定支架代替髓内钉,提供稳定的固定,且适用于不同分期患者的矫形。当然,在术前进行感染性疾病及血管情况的全面评估是很有必要的。
这些患者往往一般情况较差且同时患有其他疾病。积极的药物治疗并严格控制血糖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病率。与此同时,患者的日常生活也不容忽视。一个没有家人和朋友照顾,又缺乏医生指导的患者,其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更大。这些患者长期康复过程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医疗系统提供支持。
二、畸形矫形计划
后足和踝关节的畸形愈合及不愈合往往比较复杂,需要仔细的术前设计和周密的考虑。而这些患者常因为同时伴有其他疾病或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缺乏良好的依从性,使治疗变得更加困难。合理的治疗计划可以减少并发症及同一个患者的手术次数。
畸形矫形计划的理念在于通过恢复患足正常的解剖结构以恢复其功能,而所谓正常的解剖结构是指肢体稳定且各结构间的角度及相互关系大致正常。这有利于改善步态并减少异常的足底压力。生物力学知识及影像学上各角度的测量非常关键,他们是制定矫形计划的基础和指导。
旋转成角中心(center of rotation and angulation,CORA)概念的提出为畸形矫正提供了指导并增加了矫形手术的可重复性。患者需要进行相应的影像学检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角度的测量并与正常值比较,这些角度往往代表特殊的轴线和关节位置,并用于矫正畸形的设计。最后,术中通过截骨和融合等方法可以恢复肢体正常的轴线和角度。
胫骨远端的畸形可以是多平面的。单一平面的畸形从概念上来说相对简单,尽管如此,术者也应牢记截骨的原则和其后遗症,术前先通过画线确定截骨水平的和矫正角度,术中再进行截骨矫形。当畸形涉及多个平面,特别是伴有肢体长度异常时,处理将更为复杂。
踝关节畸形常按照长骨畸形的处理方法来治疗,因为二者有着类似的轴向负重力线。鉴于此,外固定架和髓内钉是理想的固定选择。踝关节需要保证2°~4°的外翻并在矢状面上保持中立位,距骨和足需后移使距骨外侧突与胫骨骨髓腔在一轴线上。而胫骨的反张与后倾也需要考虑并矫正。
后足畸形常有多个CORA。作为连接踝关节和中足的重要结构,在处理后足畸形时需要同时考虑其与这二者之间的关系。这也使得后足畸形的病情更不确定并难以预计。在矫形过程中,首先要恢复后足与踝关节和下肢的正常解剖关系,然后再以稳定的后足为基础将中足复位。对于这些畸形的术前矫形设计会更为复杂。当后足尚未复位时很难进行合理中足的截骨设计。中足各角度和相互关系的确立需建立在后足复位的基础上。同时,若患者合并马蹄足畸形也不能忽视,此时需注意内侧柱的情况。多数情况下,矫形设计以影像学上侧位和前后位的距骨⁃第一跖骨角为基础,并通过截骨和融合等方法来恢复此角度。
关于单纯中足畸形保守治疗的报道很多,但结果一般。通常情况下,并不会出现单一的中足畸形。如果出现不稳定、严重的畸形或威胁肢体的严重慢性溃疡,可以选择手术重建。过去关于中足重建、融合或截骨后合理的内固定选择尚有争论。在此区域内的应力多为成角和剪切力,这使得传统的内固定方式容易失效。近年来多倾向于使用锁定钢板和外固定支架来解决这个问题。同时中足矫形的基础仍是恢复正常的距骨⁃第一跖骨角。
三、手术基本原则
要获得稳定、可重复的治疗结果需要严格遵守手术的基本原则。进行关节融合术时需充分清创直至出现渗血的新鲜软骨下骨。截骨矫形或楔形截骨时需去除适量的骨质以提供最佳的愈合条件。尽管这样常会导致长度或高度的丢失,但在治疗过程中,这并不是首要考虑的因素。明显的内翻或外翻畸形是下肢最常见的畸形。在行截骨矫形时,需在一期快速矫形或慢性逐步矫形中作出抉择。快速矫形有危及血管神经的风险,而慢性矫形需要使用外固定支架或需多次手术。
如果决定对一个僵硬或长期的畸形行快速矫形,可能需要同时行预防性的跗管松解术。在行快速的外翻矫形或矫形后肢体短缩超过2cm者,需警惕因血管缠绕而导致的血供损伤,必要时需分步处理以避免这种损伤。多数情况下,分期或逐步矫形是更好的选择。术中和术后可通过超声多普勒来检测血管损伤的情况。
另外需要考虑手术切口的选择。对长期的畸形进行快速矫形可能会导致切口闭合困难或张力过大。例如对长期外翻畸形行后足关节融合矫形时需同时使用内侧切口,这虽然可以方便显露,但更重要的原因是这样可以避免外侧切口因张力过大而难以闭合。
在行矫形手术时,透视是必不可少的。通过透视可以确定切口位置,调整内固定的安置及进行截骨的设计。在手术暴露的区域内,可通过在透视下安置克氏针来按计划指导截骨手术。通过适当的技术手段可以在提高术中成像的基础上减少手术创伤。
截骨通常采用微型摆锯来进行。锥形的锯片可以适用于多数截骨手术。脉冲式的使用摆锯并注水冷却有利于减少因过度产热而导致的坏死。用克氏针引导可以减少摆锯的使用时间并维持截骨的正确位置。使用骨刀可以避免产热,但薄而柔软的骨刀更多地用于有限的撬拨。
另一个基本原则是获得稳定的固定,这需要熟悉合适的和最新的技术。我们可以通过使用大的螺钉、钢板、锁定钢板或将内固定和外固定联合使用来达到稳定的固定。
在恢复期,需要考虑进行负重锻炼。对于小腿和踝关节来说,地面的反作用力刚好轴向通过手术区域。但对于足部而言,应力呈90°作用于大部分内固定物,这就增加了剪切和旋转应力。这就决定了要根据不同的部位选择合适的内固定种类和固定方式。在踝关节稳定的内固定方式用于中足可能就会出现失败,牢记这一点,并据此调整负重锻炼的时期。
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踝关节骨折,如果伴有神经病变,需要使用额外的内固定,这一点已经得到公认。Charcot 0期的概念是创伤可以像传统意义上的Charcot足各期一样自发的进展。因此,糖尿病患者的踝关节骨折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这种骨折需要额外的稳定固定并需要长期的保护和随访。如果初诊时这种类型的骨折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并发症可能是灾难性的病,很可能威胁肢体。增加稳定性有很多种方法,这需要根据不同的患者进行个性化的设计。
最简单的附加固定是采用斯氏针,将其从跟骨底部穿入,经过距骨,固定到胫骨前缘皮质。这种方法最早用于严重的踝关节骨折,现在则作为增加固定稳定性的一个简单的方法。将内固定换作锁定钢板也可以增加稳定性,且手术操作和技巧并无太多变化。锁定钢板的特性是角稳定性,因此常用于骨质疏松和粉碎骨折的病例。除此而外,额外的下胫腓螺钉和大的螺钉也可以增加固定的强度。最后,可以通过外固定支架来进行辅助固定,这是简单易行的。
很多重建手术的切口较大。有些情况下,可以先采用外固定架固定再分期手术,或者经小切口采用钢丝锯完成手术。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复杂畸形的处理需要充分的暴露,以方便手术操作、进行组织活检和培养、矫正畸形并固定。
就踝关节畸形而言,最常用的切口是延伸的外侧切口。此切口起自外踝上方约6cm处,沿腓骨走行,延伸跨越跗骨窦。此入路可以直接暴露踝关节、距下关节及跟骨外侧壁,方便进行这些部位的截骨矫形。腓骨远端也可以经此入路显露,必要时可将其切除用作植骨。
很多时候需要同时使用内侧切口。此切口起自内踝近端,在胫后肌腱和胫前肌腱之间弧形走行。经此入路可暴露内踝及内侧柱。
这两个切口并不相连。二者之间可通过经胫骨和踝关节前缘剥离的全厚皮瓣下方相交通。用拉钩从内向外拉开,保护前方结构,同时进行踝关节的清创或截骨矫形。术中需注意保护后方的血管神经束,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并发症。
进行中足的矫形时,同样需要使用两个联合切口。第一个切口在足内侧沿胫后肌腱和胫前肌腱之间走行。经此切口可以方便安全地暴露整个内侧柱。
外侧再做一个类似的切口,注意保护腓骨肌腱。用拉钩从骨表面掀起附着的软组织,经此全厚皮瓣下方,内外侧切口可在背侧和跖侧相沟通。在行截骨矫形时可用小拉钩保护软组织。
除了上述常用切口外,有些情况下也有例外。进行补救手术的患者,之前往往经历过手术并有内固定和手术瘢痕的残留。在进行术前设计时需要考虑到这一点,以减少并发症。必要时可通过小的附加切口进行复位或去除多余的骨质和内固定物。
切开充分暴露手术区域后,残留的内固定物可首先去除。若怀疑有感染或骨髓炎,可进行细菌培养和组织活检。事先要通知病理科做好准备工作。样本立即送检并进行革兰染色并观察局部白细胞浓聚的区域。对于任何一个重建手术或复杂病例,都要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以应对可能的阳性检查结果。
在进行后足和中足手术时,首要任务是重新恢复跟骨倾斜角。马蹄足是多CORA病变的一种表现形式。在矫正这种畸形时,可能需要进行跟腱延长或切断。然后经跟骨下方穿半针进入跟骨体,再通过“游戏摇杆”技术对跟骨进行复位。维持复位,并在透视下以一枚斯氏针经足底穿入跟骨,经距骨,直至胫骨前缘皮质,以维持后足的位置。这就为接下来中足的复位提供了稳定的结构支撑。半针甚至斯氏针都可以固定于外固定加上,以增加稳定性。
若选择环状外固定架为最终固定物,可进行临时固定并关闭伤口。大的斯氏针比较常用,随后在住院期间或拆除外固定时一并将其取出。如果选择内固定,那么需要在透视下安置,并最好选择大的或双倍的内固定物进行固定。目前比较流行使用大的螺钉和锁定钢板。其中,锁定钢板可以有效地分散应力,而且作为内置的外固定架可以减少内固定失败的概率。
在中足,螺钉常穿过一些非主要关节,如舟楔关节、楔骨间关节,有些甚至包括跖跗关节。螺钉固定这些关节可以增加稳定性,且不会留下明显的后遗症。
四、外固定
1.外固定
在足踝部的矫形手术中,外固定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这个技术可以用于感染病灶周围,骨量不足的患者,或增加内固定的强度。外固定也可以用于固定较为困难的中足。但是,我们不能把环形外固定支架和Ilizarov技术相混淆。环形外固定架常用于足踝部的矫形,但由于结构和解剖位置的限制,这并不真正符合Ilizarov的原则。
外固定支架有两种基本结构,一种用于踝关节和后足的固定,另一种用于中足或联合畸形。事实上,有很多支架类型可供选择,没有哪种支架的构造是最正确的。当然,采用一种支架不可能达到所有的矫形目的,因此,必须遵循适当的使用原则并做相应的调整。
对于胫骨远端、踝关节或胫骨⁃跟骨畸形而言,外固定支架包括两个组成部分。其中包括固定小腿的两个环以及远端固定足部的单环或足底板。对于这些部位的畸形,可以将其看做长骨的畸形,这样在概念上更容易理解。
对于外固定架的每个部分来说,都需要通过“阻挡”来确保稳定。理想状态下,每个部分都至少应和两个环相固定以达到稳定。鉴于这个结构特点,我们可以通过操纵两个“阻挡”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达到矫形的目的。举例来说,在行踝关节融合时,距骨环和足底板构成了远端阻挡,而近端由两个胫骨环形成阻挡。术后,可通过调整螺纹连接杆来调节压力。将远端阻挡向近端阻挡调近,即可起到手术区域加压的效果。
鉴于外固定支架的构造和解剖位置的原因,这些部位矫形后的负重锻炼并不像中足矫形术后那样备受争议。而对于这些部位的畸形来说,带外固定支架固定的负重仍有很多争论。但在实际应用中,旋转和成角的影响已经减到最小,轻微的蹦床样轴向运动也是允许的。与髓内钉动力化的原理相似,这种在轴向上可控制的微动可以促进骨愈合,这也是Ilizarov技术的原则之一。
在进行中足的矫形时,足底板是常用的。但是足底板也有穿针位置受限和术后可调节性差等局限因素,因此熟悉其他器械也是很有必要的。可以选择使用5/8的胫骨阻挡环或小的足底板来作为足跟环,以替代传统的足底板。先将这个较短的环以相同的方法固定于足跟周围。然后在此基础上将患足的中足和前足固定于另一个圆环,并将其与足跟环相连接。这样的结构可以方便术后的调节,而使用传统足底板术后很难调节压力的角度,且固定物过于密集。
中足矫形后的负重是一个问题,尽管经常讨论,但仍有不少并发症的报道,包括经皮固定的钢针失效等。外固定技术可以应用于后足和中足,但真正的Ilizarov技术事实上并不适用。而有些支架的结构从设计上来说就不能用于负重。生理状态下中足负重时的应力并非轴向的,而是成角的并和下肢的长骨呈90°。这就明显限制了中足术后的负重锻炼。
在制订畸形的矫形方案时,外固定架的设计就应该确定下来了。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增加固定环和固定杆,以增加稳定性并在骨延长时获得长度。当然,也可以选择单边或针⁃杆型的外固定架,但这些可以用于临时固定用,并不能作为长期的矫形支架。
随着技术的进步,现在可以在计算机辅助下采用最新的外固定架设计进行矫形。Taylor空间支架(Taylor spatial frame,TSF)(Smith&Nephew,Memphis,TN)将计算机辅助矫形与可调节支架相结合。它有其自身的优点但并不一定适用所有的患者。其学习曲线较陡峭,计算机软件也难以掌握,用于足部矫形时尤其如此。这个支架更昂贵,但可以从多个平面逐步矫正复杂的畸形,并限制血管神经所受的应力。对于足踝部,这种斜杆连接的支架是适用的。这种结构的支架适用于中足畸形和需要多旋转中心同时矫形的畸形。但是,开始使用这套系统时最好从踝关节和长骨开始,因为相对足部模型来说,它们的软件使用、支架设计和三维图形的理解都要简单一些。
2.外固定支架的使用
掌握外固定支架的使用方法需要经验的积累,并且需要熟悉基本的技术知识、操作系统和获得良好疗效的基本原则。首先要掌握的原则是外固定支架的设计。在总体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固定环和固定棒的数量,环的大小,总体结构及其他相关因素,这与固定的稳定性也息息相关。当外固定架应用的时候,经皮钢针和半针的数量和它们的起始及安放位置都对支架的稳定性起决定作用。
很多情况下,作为术前计划的一部分,可以部分预制外固定支架以减少手术时间。畸形一旦矫正,需行临时固定。在安装外固定架之前,应将临时固定的克氏针和斯氏针在适当的位置剪断,以方便在小腿和足部安装支架。最后调整连接棒的长度,并进行透视以确定环状支架固定于正确的解剖位置。
对于跨小腿和足部的外固定支架,应在小腿后方放置折叠的毛巾,让小腿和支架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避免因术后水肿而压迫肢体。通过透视确定位置正确后,经跟骨从内向外穿入一枚钢针作为起始标志,并借此标志确定足部与支架的关系。
在跟骨轴钢针之后,第二根钢针位于胫骨近端的固定环。这同样是一根轴向定位针,和跟骨轴钢针平行。以此两根定位针为基础,将外固定支架固定于肢体之上,此时在确保稳定性的同时也允许进行调整。调整时通过向前或后拧动固定钢针的螺栓便可将支架向前或后调节,直至小腿与足跟均位于适当的解剖位置。然后在水平方向上调整外固定支架向内侧或外侧移动,以保证肢体位于支架的中间。当上述步骤完成后,再沿不同的平面穿入第三枚钢针,以“锁定”外固定支架的位置。
其余的胫骨环可以通过轴向、中间或经腓骨的钢针固定,在选择时应根据具体位置和周围结构的解剖特点来决定。半针常用于固定并增强稳定性。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橄榄枝状钢针都可用于增加稳定性,通常可以将两枚或多枚橄榄枝钢针以相反的方向置入足跟和足部,以确保肢体在支架内被完全锁定。
在足部,钢针的放置方式取决于不同的畸形。足跟可以用两枚经皮钢针完成固定,有时可以辅以一枚半针,因为它可以通过“游戏摇杆”作用辅助矫形。根据具体需要,所有这些固定针可以与足底板或足跟环相连接。
前足和中足的固定取决于具体位置和解剖关系。如果矫形部位位于踝关节和后足,则中前足的钢针可以用于增加稳定性并维持中立位。在这些情况下,足底板固定就已经足够了,并通过三到四枚钢针固定前中足,以维持踝关节和足部处于中立位。
如果畸形矫形位于中足,则需要在手术部位增加稳定性。很多情况下,这是项艰巨的工作,因为前足可用于固定的剩余骨质太少。采用标准的足底板,可以两枚钢针固定跖骨而中足至少需要两枚钢针固定。以一枚钢针贯穿所有五根跖骨固定是很难做到的。为增加固定的稳定性,可将钢针穿过足横弓。多数情况下,一根钢针可穿过第一和第二跖骨,另一根钢针则在外侧穿过第五跖骨。钢针的角度和位置需要与支架向适应,以方便固定。
另一种可以选择的方法是用通常的方法固定后足和跟骨,但选用更短的足跟环。在这种情况下,前足钢针可固定于环绕前足的固定环上。这样可以留出更多的空间,方便使用额外的钢针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固定。当前足钢针与固定环连接完毕,接下来再将其与足跟环以螺纹连接杆相连接。进一步将前足环与胫骨远端环相连,可以提供三角稳定性。多数情况下,这种结构需要更多适当的固定并且需要在术后进行调节。
五、髓内钉的置入
髓内钉固定近年来不断进步,已经成为一种保肢的技术。髓内钉技术用于各种长骨创伤的治疗已经不是什么新观念了。但是在足踝创伤的治疗中很少用到髓内钉,只在最初用于踝关节融合的补救。近年来,在保肢手术中越来越多地采用髓内钉技术对后足和踝关节进行坚实的固定。
髓内钉本身的设计也随之改进。现在很多髓内钉都提供前后方向和角稳定的跟骨螺钉,同时也保留了传统的内外方向的胫骨螺钉。这样可以提高旋转稳定性有利于进行复杂的重建。在初次置入髓内钉后增加手术区域的压力方面也有所改进,另外不同长度和直径的髓内钉型号也更加完备,以方便手术选择。这使术者在进行手术时更具灵活性,也为畸形矫形提供了多种方法。
动力化是使用髓内钉必须掌握的原则。最开始置入髓内钉的时候需要保持稳定,这样可以在畸形矫正后牢固的固定各骨块。此时,髓内钉承受着所有的负荷。但是,当近端的静力钉去除时,部分负荷就转移至骨骼上了。固定的远端部分允许在融合面存在微动。这种微动只局限于轴向平面,而其余的螺钉和髓腔内的主钉可以限制旋转及成角位移。如果有的病例出现不完全融合,可以采用这种技术刺激愈合,这也是髓内固定的常用技术。
具体到髓内钉的置入技术,根据每种内固定器械的不同也有所差异,但基本的原则是通用的。在畸形矫正后,需要进行临时固定。临时固定物不能穿过髓腔,以免影响髓内钉的置入。导针或大的斯氏针在透视下从足跟底部穿入直至胫骨嵴。导针一定要维持在胫骨嵴以保证髓腔通畅。或者可以从胫骨前缘向远端顺行插入克氏针。临时固定需要将足和踝关节固定于合适的位置。然后再插入导针,通过透视来确定导针位于合适的位置。在前后位片上导针应位于距骨和胫骨髓腔的中央,在侧位片上应经距骨外侧突穿至胫骨髓腔。再于足底做一个长约5cm的切口。先用钻头钻入胫骨骨髓腔,用球形头的导针代替最初的导针,再进行扩髓。导针需要足够长,如果导针过短,可能会被挤入骨髓腔近端或在扩髓后随扩髓器脱出。骨髓腔末端进行扩髓时要比髓内钉的直径宽1mm。记住,扩髓器不能倒转,这是一个基本的原则。扩髓完成时,将球形头的导针换成平滑的导针,再将髓内钉插入。扩髓时并不一定要使用球形头导针,但是这样做确实可以避免扩髓器尖端磨损。但是在置入主钉前一定要将球形导针取出,否则在主钉置入后导针将无法取出。
在透视下置入主钉到合适的位置。钉尾的位置多数情况下由跟骨螺钉位置来决定。补救性融合和跟骨畸形时往往并不能保证主钉与跟骨轴平行。某些情况下,尽管主钉的位置偏跖侧,但首先要保证的是远端螺钉在跟骨内部。在螺钉全部置入之前要注意维持复位。即便在临时固定的情况下,足部仍可以跖屈或旋转,直到螺钉锁定以后方可达到稳定。踝关节要保持在中立位,第二趾需和胫骨脊在一条直线上。
主钉安放完毕后,在导向器的辅助下进行螺钉固定。将导针取出后置入远端螺钉。另外经跟骨从后向前再置入一枚远端螺钉以增加整体的稳定性。这需要重新摆体位或支撑患肢以暴露足跟后部。对于骨量丢失严重或骨质疏松的患者可以将螺钉固定至中足以增加固定强度。
接下来调整瞄准架进行近端螺钉的固定。多数主钉都设计有一个静力螺钉和一个动力螺钉。在适当的条件下,可在近端螺钉置入之前进行加压。在置入近端螺钉时要注意避免扭转瞄准支架。瞄准架可以使钻孔与髄腔内主钉上的钉道在一条直线上。如果过多地调整瞄准架会影响螺钉置入的准确性。
最后一颗螺钉置入后要进行全面透视,从近端开始向远端直至整个主钉,以保证内固定安放的位置恰当。前后位和侧位都要进行透视。近端的螺钉在前后位片上可能看上去位置理想,但在侧位片上有可能并未进入钉道而在主钉前方,这时就需要重新调整螺钉位置。这种失误会增加胫骨的应力,应尽量避免。
六、术后处理
术后处理的措施由手术和固定的方式来决定。而家人和朋友的支持是很关键的。保肢手术后常常需要长时间的制动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需要得到亲友的照顾并定期进行复诊。多数患者甚至每周都要来复查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负重锻炼要根据医生的经验及手术和固定的方式来决定。绝大多数此类患者在很长时间内都不能负重。尽管有些外固定支架可以限制并转移部分应力,但最好还是不要进行负重。神经病变会影响患者监控自身伤害的能力,因此手术和固定引起的应力增加常会导致并发症。使用内固定的话,在三个月内禁止负重,随后可以在行走石膏、步行靴或Charcot限制支具的保护下逐步地进行锻炼。外固定在患者可忍耐程度内应尽可能长地维持固定,一般在10~12周。在去除外固定后还需要再进行1个月的非负重保护并逐步进行功能锻炼。这些患者常需要长时间的非负重锻炼,并需要在一定时间内使用定制的鞋具和支架进行保护。
钉道的保护一般比较简单。每天或每隔一天用肥皂和水进行清洗并用干燥纱布覆盖。尽量避免钢针与皮肤接触面的移动和刺激,可以减少渗出和并发症。擦除外固定架周围的泡沫并将其包扎起来以保护对侧肢体,同时保持手术区域免受污染。
在整个康复过程中抗生素都不是必需的。可以在术后即刻使用抗生素,如果在随访过程中局部出现感染症状可以口服1周抗生素治疗。每次复诊时都要检查外固定支架,需要的话每颗螺栓都需要重新拧紧。因松弛或失去张力而导致的局部刺激会引起局部的感染症状或蜂窝织炎,这种情况需要紧急处理。如果渗出和局部红肿持续发展并伴有化脓症状,或红肿范围超过2cm,则需要对外固定架进行调整。上述情况在术前就需要与患者和家属交代清楚。而这种调整通常在门诊就可以进行,必要时需更换钢针或半针。

(俞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