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无视他们?我不相信!
现在,你已经知道为什么你的孩子难以管教了。他们这样做就是为了引起注意——任何形式的关注都比没有关注强。因此,孩子们学会了埋怨、哭泣、哀求和讨价还价,这些都能让他们得到想要的东西。我们也知道了,父母为应付这些令人厌烦的行为所采取的所有做法都是行不通的——父母惩罚孩子、给他们下最后通牒都无济于事,对他们大喊大叫也没有任何效果。
父母努力想要纠正孩子们的不良行为,一旦发现管教不起作用的时候,他们就会提高嗓门,大声吼叫。一项全国性的调查显示,90%的美国父母承认对孩子进行过严厉的斥责,这项调查包含了幼儿父母和那些与父母同住的青少年的家长。父母常常对孩子大喊大叫,是因为孩子们越来越难以管教。然而,事实上,即使是以“爱孩子”或“为了孩子好”的名义,父母们的做法也完全没有起到作用——他们对孩子反反复复的训斥不仅加重了孩子的抑郁情绪,还让他们的不良行为愈演愈烈。
大多数家长低估了吼叫对孩子以及亲子关系产生的严重影响。当家长们情绪失控之后,往往事后会感到后悔。然而,即使在充满温暖和爱的家庭里,严厉的话语仍然会让孩子对父母心怀敌意。而那些对父母产生逆反情绪的孩子更加容易表现出行为问题。这样便形成了类似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恶性循环。很明显,父母对孩子大喊大叫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
当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力量差异变得不明确,之前定的规矩也不起作用的时候,父母便会忍不住对孩子发火。他们对孩子们令人讨厌和寻求注意力的行为变得非常敏感,不停地告诫孩子停止抱怨或者乞求他们从地板上起来、别再发脾气了——这是件很累人的事。
因此,我建议家长们忽视孩子的这些行为,避免频繁地与孩子进行“日常的斗争”,转而有意识地采取其他方式与孩子相处。通常,家长们越是享受与孩子相处的时光,孩子们就会越喜欢同父母相处。
从常规意义上讲,重复做同样的事却期待得到不一样的结果,这是很不明智的想法。如果你之前的努力不能让情况得到改善,那么就应该尝试其他方法,这也许能够带来不一样的结果。
比如,我们可以试着无视孩子的某些不良行为。在下一章中,我将向你介绍这种方法如何起作用,以及为什么能够起作用。
本章要点回顾
■试图与孩子讨价还价的话,即使你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最终一定会以失败告终。
■你的任何关注都是对孩子不良行为的鼓励。
■孩子从小就会通过抱怨、哭泣和讨价还价来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
■年幼的孩子如果受到过多的束缚,他们会尽力挣脱这种束缚。
■对孩子过度的关注将培养出过于自我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