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之心理要素
爱,不是一种单纯的行为;爱是一种气候,一种由心灵而形成的气候。
——惠特曼
精神心理在性学中始终居于重要地位。
100多年前,克拉夫特·埃宾出版了他的《性心理学》(1886),被认为是性学之肇始。1905年弗洛伊德的代表作《性学三论》问世,其精神分析学说是以性为核心的。20世纪40年代潘光旦将霭理士的《性心理学》翻译介绍给国人(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这是最系统、最全面的性心理学,至今亦然熠熠闪光,尚未有望其项背者。当然,涉及性的心理科学近年出现了很多分支,研究日趋深入,如遗传心理、生理心理、发展心理、神经心理、社会心理及教育心理等。性心理较之其他心理更为细腻、奇妙,由此引发和影响的意识与行为十分复杂、玄秘。本文只阐述以下三点:
第一,要重视性的心理影响。弗洛伊德毕竟发现了“新大陆”——人的下意识。他的学说向意识的深层投射了一束光亮,廓清了先前未曾涉足的黑暗领域,显示了其中潜伏着的某些控制人却不为人知的力量。但弗氏理论的最大弱点是过于武断地、无所顾忌地用性意识来解释人类行为的一切方面。实际上,他本人在后期也陷入无法解脱的困惑,因为社会关系对人的意识和行为有决定性意义,性爱也是可以渗入理智的。
不过,若是无视或者忽视性的心理作用,那可是一个不小的差误。比如,少男少女青春期的到来固然有月经及遗精为生理“里程碑”,但如春云飘忽而至的心理变化——审美的神妙,钟情与幻想,羞怯与偏拗,甚至对诗和艺术的爱好……这里有美善纯情,也会潜匿乖诞罪错。简单的说教、粗暴的阻扼将无济于事,或适得其反。此后,常见的性功能障碍,如性冷淡、早泄和阳痿,以及同性恋等,多数是心理因素影响或心理障碍造成的。这时若单纯追求性技巧或“春药”,亦如隔靴搔痒,是难以奏效的。求医者坦诚心理困扰,与医生合作,是获得治愈的必要条件。
第二,要减轻性的心理负担。所谓性的心理负担包括对性的知识缺乏、错误理解,陈旧的不合理观念以及封建迷信等造成的精神迷茫、心里压抑和焦虑。这在新婚时期尤为突出,这时所遇到的性交失败(或不能进行)、性交疼痛、阴道痉挛等,大部分是由于过分紧张、疑虑引起的,镇定和松弛是最好的心理治疗。必要的知识使人清醒明智,当人们的科学知识足以打破新婚的神秘的幔帐时,新人们领略的则主要是那幸福的心情和情境的和谐。正如在欧美,尽管婚前性行为司空见惯,但新郎新娘在结婚进行曲下迈入教堂并接受神父的提问,亦然是庄严神圣的!一首爱情诗把婚恋心理表达得淋漓尽致、亦谐亦庄:
初恋是雾,你是雾里的花卉,隔着青纱看你,你叫我心碎。我们结婚,雾已消退,揭开青纱看你,你是花卉里的玫瑰。
在夫妻生活中,轻快一点(甚至不妨来些幽默),对消除不良反应、避免下意识反抗和性关系危机的作用,真犹如餐食中的维生素!
第三,避免性的心理伤害。可以说,在性问题中,心理伤害造成的后果是最难解决的,尤其在人生的早期,对于青少年的保护应该包括避免性的心理挫伤。比如,儿童偷看了大人的性行为,结果给予不合理的解释;他们不自觉地玩弄生殖器,遭到了霹雳般的呵斥,都可能播下性犯罪感、自卑感的种子。手淫的危害若被夸大,那危害就是夸大而不是手淫。少女如遭强暴,世人们冷眼的伤害甚至不亚于施暴者!“性就是坏”的教育和色情宣传,是从不同方向对人性的攻击。即使是配偶间,若缺乏彼此尊重,也会引起很大的心理冲突——被强就的一方甚至如同遭奸淫之感,这是无法达到真正结合的,得到的将是厌烦与憎恶。
真正的爱在心里;爱的和谐在于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