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平等”的家庭环境
鹿儿岛一到春天就会举办叫“木市”的集市。木市上除了摆放着一排排适合庭院栽种的树木、花草的盆盆罐罐,还有卖鸟和点心的小铺子,所以大人、孩子都很喜欢逛木市。
和夫也和母亲纪美一起来到木市。当他发现有一家卖小白兔的铺子后,便停下了脚步。纪美有种不好的预感,结果不幸被她料中。
“我要养小白兔!”
说完,小和夫便赖在货摊前一动不动,非要买小白兔,怎么劝也不听。
纪美拗不过他,只好屈服,但还是开出了一个条件:“那你一定要答应我自己喂养……”
心满意足的和夫蹦蹦跳跳地带着小白兔回家了。刚开始的几天,他确实按照和母亲的约定,跑到甲突川的堤坝上摘繁缕草,自己喂养小白兔。可是,没过几天,他就把约定抛诸脑后,不管不问了。就这样,原本就很忙的纪美又多了一项喂兔子的任务。(加藤胜美《一个少年的梦》)
兔子的繁殖能力很强,没多久兔子就添子添孙,满院子蹦蹦跳跳了。家里还养了鸡,在山上捉的绣眼鸟也关在鸟笼里。有段时间,家里还买了山羊,稻盛家的院子简直变成了动物园。纪美原本还在后院开辟了一小块菜地,没想到后来全被踩坏了,辛辛苦苦种的蔬菜都变成了小动物们的美食。
当时,政府用奖励的方式鼓励国民多生孩子。那个年代还没有生育率下降的问题,到处都是小孩儿。稻盛家也不例外,妹妹、弟弟相继出生,稻盛家不知不觉变成了一个有四个男孩和三个女孩的大家庭。
他们分别是长子利则(1929年)、二儿子和夫(1932年)、长女绫子(1934年)、二女儿美智子(1937年)、三儿子丰实(1941年)、三女儿照子(1944年)以及小儿子阿实(1948年)。
和夫他们的名字都是父母反复查看起名书,仔细推敲出来的。据说,那本厚厚的起名书后来在战火中被烧毁了。
稻盛家的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很好。大女儿绫子上小学时,一放学,利则和和夫总会去教室接绫子。那时候,和夫会径直走到教室里,而大哥利则会在教室外面等。
然后,他们让绫子在中间,三个人手牵手一起回家。
稻盛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也就是1939年(昭和1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两年后,1941年12月7日(当地时间),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稻盛读小学的时候应该是他们家日子最宽裕的一段时期了。
类似于现在的员工旅行,稻盛家会安排在店里帮工的大娘、大婶们去樱岛采枇杷。当时的樱岛漫山遍野都是枇杷园。大家伸手从树上摘下枇杷,先吃个够,再把背包塞得满满的,满载而归。
到了盂兰盆节和新年,稻盛全家还会一起去泡温泉。鹿儿岛县的温泉仅次于大分县,排在全国第二。稻盛家附近就有不少温泉。
他们最常去的是河头温泉,位于父亲畩市的故乡小山田。据说,那是岛津齐彬开设的温泉。孩子们只要听父亲畩市说“去河头”,就会立刻欢呼起来。到了温泉旅馆后,父亲一定会点上一份美味的寿喜烧,这应该是稻盛家最奢侈的享受了。
后来,稻盛一直特别喜欢吃牛肉盖浇饭,经常出入有乐町的吉野家。稻盛家好像有爱吃肉的基因,即便是平日里极为节俭的父亲畩市,偶尔弄到些肉,也先吃为快。到了晚年,父亲最爱的便是牛排。绫子她们说,大概父亲年轻的时候喜欢吃肉,可是想吃却吃不到,这应该算作他饱尝人生辛酸后给自己的一种补偿吧。
不过,当时的牛肉很贵。逢年过节,纪美就会把家里养的鸡杀了,做几道美味佳肴。她会将新鲜的鸡肉做成刺身,然后做玫瑰寿司,再用剩下的鸡骨头熬高汤,炖大白萝卜。这三道菜组成的“套餐”便是稻盛家最让孩子们难忘的“妈妈做的菜”。
稻盛上小学二三年级时,曾去甲突川河滩那儿帮着哥哥杀鸡。他掐住鸡脖子,用脚卡住脖子,哥哥利则负责拔鸡毛。
“记得那时我还小,总觉得把鸡脖子掐得太紧,鸡会很可怜,于是稍微松了松劲。没想到,那只快被拔光毛的鸡却突然发疯似的挣扎起来。我一紧张,手就松开了。结果,那只没剩几根鸡毛的鸡趁机逃跑了。大哥就急忙在后面追。”稻盛的童年不乏这样的经历。
“听父母说,我是个特别活泼开朗的孩子。比如,亲戚们聚在一起的时候,我常常会想办法逗大家开心。”(稻盛和夫《人生与经营》)
稻盛之所以能养成这种活泼、开朗的性格,原因之一大概是他潜移默化地受到了家庭氛围的影响。当年的鹿儿岛,封建思想还很严重,一般家里都特别重视长子,但稻盛家却完全没有这种想法。
虽然家庭只能说是一个很小的世界,但稻盛在其中充分享受了“自由和平等”,茁壮成长。所以,长大以后,稻盛绝不容忍损害“自由和平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