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劝 谏
太政入道虽然拘捕了众多参与乱谋的鹿谷党羽,但还是觉得不放心,便在赤锦直垂的外头,又罩上一件黑丝腰甲,再贴胸放一面银制的护胸板。早年入道公担任安艺守时,曾拜神祈福,蒙神明示一灵梦,梦中见严岛大明神(1)赐给他一把用银箔卷边绕柄的小长刀。此刀平时悬于胁下、睡时置于枕边,今日则挂在腰间,威势迫人地来到中门廊下。他先召贞能近前,筑后守贞能身穿木兰色直垂,外罩绯丝铠甲,来到入道公面前候命。过得片刻,入道公开口道:“贞能,有件事要与你商量下。自保元时由平右马助(2)开始,我平家一门中大部分人,便效忠于崇德上皇,故刑部卿更是一宫的养父(3),所以平家本不该背叛崇德上皇。然而鸟羽院遗诫殷殷,无法违背,只好转为后白河天皇效命,此乃平家第一次灭私奉公。到了平治元年十二月,信赖、义朝挟持后白河院与二条天皇,围困大内,致使苍生不见天日。危急之际,是我入道舍生忘死,讨贼杀敌,又策反了经宗、惟方,方使大局转危为安。这是平家第二次灭私奉公。我为皇室奔走尽责、拨乱靖难,数度命悬一线,纵然有谗言进于天听,也不应轻易舍弃平家七代的赤胆忠心。但法皇却偏听偏信,只听了废物成亲和贱人西光的一面之词,就要剿灭平家满门。其举措轻躁若此,真是令人深感遗憾!此后若再有进谗者,想来法皇还会颁下讨伐平家的院宣。我等一旦变成朝敌,届时悔之晚矣。俗话说先下手为强,我想在此事平息前,将法皇移奉至鸟羽北殿(4),或者请他移驾西八条,你看如何?不过到时北面的武士,定会放箭阻拦,要让我方武士准备好应战。嘿嘿,我入道奉公为君的忠心,就到此为止了。大家备好马鞍,穿上盔甲吧!”
主马判官盛国见众武士备战,急忙策马来禀小松殿,喊道:“不得了啦!”话未说完,内大臣便惊问道:“啊,什么事?难道成亲被斩首了?”主马判官道:“不是。此刻入道公正集结军队,顶盔戴甲,准备向法住寺殿进攻呢。明里是说恭请法皇移居鸟羽北殿,其实是想软禁法皇,然后把他流放到镇西(5)去!”内大臣虽感难以置信,但回想起今早入道公神色不善,做下乱事也并非没可能。便急忙乘车飞奔西八条。
门前落车,步入门内一看,入道公身披腰甲,一门卿相、云客(6)数十人,穿着各色直垂,外罩铠甲,分成两排端坐于中门走廊中。另有诸国国司、卫府及诸司中人,难以计数,走廊里坐不下,都站到了院子里。他们手执旗竿,勒好马辔腹带,束紧盔带,一副即将奔赴战场的模样。小松殿却头戴乌帽子、身穿直衣、下着大花纹指贯(7),提着裤管,施施然地踱进来。相较之下,显得与周遭的氛围格格不入。
入道公目光向下,暗忖道:“内大臣还是老样子,固执己见,看来照例又要来一场劝谏了。”尽管来的是自己儿子,但内大臣内持佛教五戒,凡事慈悲为先;外守儒家五常,不乱礼仪。因此入道公感到若穿腰甲相见,颇为唐突,便拉过纸屏风,在腰甲外穿上一件素绢衣(8)。可是护胸板上的金饰仍有少许露出衣外,只得时不时扯扯衣领,以掩住金饰。
内大臣在弟弟平宗盛的上首坐下,入道公一时无话可说,内大臣也沉默不语。过得片刻,入道公才开口道:“成亲谋反一事别有隐情,实乃法皇亲自主谋策划。而法皇轻举生事,皆因猥鄙小人近侍宫闱,侥幸非望所致。今当徙法皇于鸟羽北殿,或恭请御幸西八条,以除祸本。汝意如何?”内大臣听罢,泪不可抑。入道公问道:“为何落泪?”内大臣悲道:“今视父亲大人举动,悲惧交至,顿觉平家渐已步上末途。一个人但凡命运将颓时,必以怙恶为始。瞧您目前的情形,已是飞扬跋扈而不自知。我朝虽系粟散边地,却也是由天照大神之孙(9)创立,由天儿屋根命(10)的后裔执掌朝政的国家。可现如今,太政大臣身居高位竟躬擐甲胄,当真有悖纲常礼仪。更何况您已出家入道,却弃三世诸佛解脱幢相之法衣(11)不穿,反而披甲戴冑,提弓携箭,内招佛教破戒无惭(12)之罪,外违儒家仁义礼智信之法。照分际而言,这番话我本不该说出口,但心虽惶恐,依然不得不说,请赦犯上之过。先贤言世有四恩:天地之恩、君皇之恩、父母之恩、众生之恩。其中最重者,皇恩也!古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那些颍川之水洗耳(13)、首阳之山采蕨(14)的隐士贤人,尚知礼仪,不敢背弃皇恩。更何况您以太政大臣之尊,位极人臣,此荣耀先祖所不曾及。就连重盛这等无才愚暗之辈,亦高居莲府槐门(15)之位。加之过半国郡,为我平家所领;田园土地,亦悉由平家支配。实在是皇恩浩荡,稀世罕有。而今却不念这莫大皇恩,竟欲冒犯法皇,则天照大神、正八幡宫必定神意难允。日本乃神国也,非礼之祭神明不受,吾族岂敢逆神乎?天神怒则必覆亡无日!再者,法皇担忧之事,亦非全无道理。想我平家一门讨灭朝敌,令四海安宁,无恶风逆浪,的确是忠勇无双、功勋卓著。然而族人夸功炫赏、骄矜傲慢,也的确到了旁若无人的地步。圣德太子《十七条宪法》有言:‘人皆有心。心各有执。彼是则我非,我是则彼非。我必非圣,彼必非愚,共是凡夫耳。是非之理,谁能可定。相共贤愚,如环无端。是以彼人虽瞋,还恐我失。我独虽得,从众同举。’(16)此次鹿谷密谋,只是由于平家气运未尽,逆党方才败露。如今与法皇密议的成亲已然被捕,即使法皇再想对平家不利,吾等又有何惧哉?所以此事最妥当的处理方式,是在处罚当事者后,再向法皇陈明利害,如此既奉公尽忠,对百姓亦能安抚宽慰;既能得神明加护,又不违背佛陀慈悲。神佛感应之下,法皇的心思也定会改变。重盛为人臣,亦为人子;若君皇与父亲争执,自是以君命是从。然而若是有理与无理争执,那肯定不论亲疏,唯理是从了。”
停了停,内大臣续道:“所以,法皇如此做法,也有他的道理。若父亲一意孤行,重盛不忍背皇恩,决将死守法皇御所法住寺殿。盖因重盛自叙爵起直至今日,身兼大臣、大将双职,皆系皇恩御赐。此恩深重,重逾千颗万颗之玉,深逾一染再染之红。为此,重盛决意全力守护法皇御所。那里尚有二百武士,皆为重盛麾下死士,定会拼死护驾。虽然率他们护卫法住寺殿,殊无胜算,但我等舍生取义,亦尽了人臣的本分。悲哉,重盛若尽忠吾皇,势必要抛却高过迷卢八万(17)之父恩;痛哉,若要尽孝吾父,不担忤逆之罪名,又将成为不忠逆臣。真是进退维谷、是非难辨。与其左右为难,倒不如请父亲先斩下我的首级。如此一来,既不用守护法皇御所,也无须跟随父亲做那犯上之事,诚可谓解脱矣。昔时汉臣萧何,殊功超越同侪,官至大相国,蒙恩准‘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可是稍微悖逆君意,高祖便严惩重罚。据此先例推而论之,富贵如云、荣华如云、皇恩如云、显职如云,举凡世间万事,物极必反、盈极必亏,皆有运尽之时。正如史书所言:‘常观富贵之家,禄位重叠,犹再实之木,其根必伤。’(18)重盛无幸,生逢乱世;又因生此乱世,遭遇不忠不孝之厄。这恐怕是我前生种下的果报吧!父亲大人,请您立即唤来武士,就在这院子里,将重盛斩首吧。此事轻而易举,不必犹疑。言尽于此,望诸位三思。”说着泪下沾襟,湿透了衣袖。在场的平家族人无不动容,哪怕是铁石心肠的人,也都热泪盈眶。
太政入道见一向信赖的内大臣这么说,深感失望,叹道:“唉,我绝无伤害法皇之意,不过是担心法皇听了那帮恶党的胡言,做出对平家不利的事来。”内大臣道:“无论做出何事,都不可冒犯法皇。”言罢起身,责诸弟道:“父亲衰耄,谋此不良。诸弟何不切谏,而反为赞成?”又步出中门,向众武士道:“适才重盛所言,字字句句,想来汝等都已听得清清楚楚。汝等当慎守我言,切勿妄动。今晨我便来过,试图阻止不义之事,汝等若嫌我一再告诫,太过唠叨,那么我先回去。可是记住,若汝等定要进犯法皇御所,请先斩重盛首级,然后再去!来人,回府!”说完,小松殿便乘车回府了。
(1) 严岛:位于濑户内海,俗称宫岛,日本三景之一。岛上建有严岛神社。平清盛在1146年担任安艺守后,严岛神社就成为平家时常参拜的地点。1168年,由平清源开始社殿的建造。由于平家日渐得势,使得严岛神社声名广播至整个贵族圈,香火鼎盛。
(2) 平右马助:指平忠盛之弟、平清盛的叔父平忠正(?~1156)。
(3) 一宫:指崇德天皇的第一皇子重仁亲王。平忠盛的侧室是亲王的奶娘,所以平忠盛名义上可算是养父。
(4) 鸟羽殿位于平安京西南方,依水而建,分作北殿、南殿、东殿。
(5) 镇西:九州的别称。
(6) 云客:即云上人,是殿上人的别称。
(7) 指贯:又称狩袴、奴袴,由六幅布做成,前四幅,后两幅。特征是肥大的裤管在脚踝部束起,看起来像灯笼。
(8) 素绢衣:白绢制作的法衣。
(9) 天孙:全名“天津彦彦火琼琼杵尊”,奉天照大御神之命,下凡统治地面的国土。他在云霞缭绕的日向高千穗峰竖起高大的神柱、盖起直冲云霄的宫殿,建立了“大和国”。
(10) 天儿屋根命:随同天孙从天上降临的五神之一,传说他是豪族中臣氏的先祖。中臣氏后来改为藤原氏,在古日本政坛上活跃近千年。
(11) 解脱幢相之法衣:袈裟的异名。幢是佛塔的标帜,袈裟则为出离解脱的标帜。求解脱之人,身披袈裟,不为邪所倾动。
(12) 破戒无惭:作恶而不感惭愧。
(13) 颍川之水洗耳:帝尧想把天下让给隐士许由,许由坚辞不受。尧又想让许由当九州之长,许由听了,十分厌烦,便去颍水中洗耳。
(14) 首阳之山采蕨:商末孤竹君有二子,伯夷与叔齐。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也不愿登位,兄弟俩先后逃到周国。周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采蕨而食,饿死于首阳山。采蕨,有版本作采薇。
(15) 莲府:中国南朝齐之文学家、目录学家王俭(452~489),为齐权臣,其才智学养皆备,又善鉴识人物,时常举拔人才到自己的幕府中,因此府中人才济济,时人称为“莲花池”,在他府里做事便是“入莲池”。由于这个典故,后来大臣的幕府,便称为“莲幕”、“莲府”。槐门:指朝廷三公。
(16) 圣德太子(574~622):日本飞鸟时代政治家,推古朝改革的推行者。他参照儒学经典中的观点和词句,再结合道教的宇宙观和佛教经典,制订了《十七条宪法》。《十七条宪法》原文以汉字写就,最集中地反映了圣德太子的政治思想。本段引文来自其中第十条。
(17) 迷卢:梵名,指须弥山。须弥山高八万由旬(由旬是古印度长度单位,1由旬大约11.2公里),故有“迷卢八万”之称。
(18) 语出《后汉书·皇后纪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