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设计与制作教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多媒体课件中的文字设计与运用规范

一、课件文字设计的基本要领

文字作为屏幕布局中视觉元素的一部分,放在何处、选用何种字体、以何种颜色以及何种方式显示都是颇需斟酌的事情。有主有从、完整和谐、生动清晰、符合规律是文字设计的重要原则。

1.文字作为画面的主体

文字在多媒体课件中分成两大类:标题性文字和说明性文字。通常,画面上的文字一般由文字和背景两部分构成,当背景图形充当文字的陪衬、文字是画面的主体部分时,文字应设计在屏幕的视觉中心位置上,同时调动大小、形状、对比、色调等造型因素进行突出和美化。此时,这个视觉中心并非屏幕的几何中心,应当在屏幕中央靠左(或靠右、靠上、靠下)1/3处。这样处理符合人们的审美习惯,便于减轻视觉疲劳,刺激大脑兴奋,醒目而完美,如图1-5所示。

图1-5 文字应调动大小、形状、对比、色调等造型因素进行突出和美化

2.文字作为画面的陪体

当用文字说明图形时,文字便处于与图形对等的地位,甚至退居陪衬地位。作为画面陪体部分时,文字设计应不争不抢、和谐自然,可以“面”或“线”的形式将文字安排在主画面的一侧或一角,使观者的视线首先集中在画面上,然后自然移向文字,进一步理解画面内容,如图1-6所示。

图1-6 作为画面陪体的文字安排在主画面的一侧

3.文字采用多种字体

采用不同字体和不同风格来修饰文字时,可取得较好的阅读效果。研究证明,混合字体文章的阅读速度快于文字风格统一的文章,这是由于混合字体的文字更易识别外形,从而易于辨认。提示信息、菜单、按钮等上的文字可采用混合字体,这是为了与邻近同类元素形成对比。

4.文字用作辅助信息

除了形式上的要求外,对于用作辅助信息的文字还要有文字语义方面的要求。首先,不要使用过于专业的行业词语或术语。其次,避免使用缩写、简写方式或使用负面词语,可使用简单的动词。通过这些方法保证屏幕上的辅助信息易于理解,避免出现歧义和令人费解。

二、课件字体呈现方式的选择

中国的文字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有不同的风格、不同的变化,甚至可以代表不同的思想感情。尽管计算机中提供的字体不能像书法家的作品那样以形传神、潇洒自如、千变万化,但几十种风格各异的常用字体足以满足设计者的各种需求。由于不同的字体风格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情感色彩,所以,字体的选择不是随意的,而是由内容和读者对象决定的。设计者可以根据不同的文字内容、不同的读者对象以及不同的位置,选择不同的字体。

1.标题与内容字幕的选择

汉字有正常体、粗体、斜体可供选择,一般使用正常体。标题、需重点介绍的地方可用粗体。图上的河流注名可用斜体。衬底图案杂乱时,应当用粗体且稍大一些。

对于标题字幕,即片头、片尾字幕,为了增强其艺术性,以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可以采用草书、隶书、行书等书法味浓的字体。而对于内容字幕则应以易认为标准,采用较正规的字体,如宋体、黑体等,这时字幕的意义在于体现教学内容,传授知识。还要注意标题文字与内容文字应采用统一的字体与颜色。另外,字体的大小也不容忽视,它影响着画面的均衡:若太大,容易破坏画面的和谐美;若太小,则看不清楚,容易使学生疲劳烦躁。

2.字幕呈现方式的选择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字幕呈现的特技功能越来越丰富,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字幕的呈现方式应根据教材的种类、内容和字幕出现的位置等来选择、确定。多媒体课件中的一些字幕是对画面的补充、说明和概括,是面向学生的,不能一闪而过,要给学生以消化理解的时间。因此,内容字幕的呈现方式多采用切入、切出式。片头字幕和一些次要内容的字幕多采用推出式,条片字幕多用来表现歌词、诗歌、对白等。

为强化演示效果,字幕还可采用自定义动画等呈现方式。对于一屏文字资料,文字内容要逐步引入,随着讲课过程逐步显示,这样有利于学生抓住重点。引入时,可采用多种多样的动画效果、清脆悦耳的音响效果,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显示较多文字时,可采用滚动文本窗技术,突出文字效果。

三、课件文字的大小设计

在多媒体课件中,汉字媒体的使用不仅需要恰当地选用字体,文字的大小、位置安排以及布局都要做到合情合理。如不能符合约定俗成的使用规律和艺术审美要求,便不能成为较完美的课件。

1.文字用作标题

文字的大小是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常遇到的问题。通常标题文字要大于正文文字,不过最多不要超过后者的两倍,因为比例太悬殊时有失和谐,看着不舒服。主标题和副标题的关系也一样(主标题字太少而副标题内容太多者除外),副标题文字的大小一般介于主标题和正文之间,如图1-7所示。

标题只有两三个字时最大高度是屏幕的1/3左右,只有一个字时也不能超过屏幕高度的1/2,如图1-8所示,否则,就要发生涨满现象(特殊情况除外)。

图1-7 标题文字的大小

图1-8 标题只有两三个字时,最大高度是屏幕高度的1/3左右

当然,不论是标题还是正文,文字也不能过小,以防影响观看。通常上下可以控制在8~12行之间(文字最小)。通常大标题至少选用36号黑体字,一级标题和二级标题可选用32号和28号字,如果需要更清晰些,可以进行加粗处理。

2.文字用作正文

在制作PPT课件时,要采用合适的字体、字号与字形,如图1-9所示。文字内容的字号要尽量大,标题一般用44号或40号;正文用32号,一般不要小于24号。不要将文字填充得太满,底部应留白。一行字数以20~25个为好,尽量不超过7行,最多为10行。要合理设定字间距和行间距,留出适当的空隙。成段文字的行间距不应小于字高的0.5倍,正文的每一段文字首行应当缩进(英文段落首行不缩进)。每行字数少于12时可缩进1个字,否则应缩进2个字。文字版式要符合规范和人们的浏览习惯,定理、定义、公式、上下角标等必须表达准确,要符合相关标准。

3.文字的颜色设计

文字颜色的作用在于使观看者的阅读过程更加轻松愉快。文字在每一个界面中正是通过自身的大小、形状、色相、明暗及纯度的变化,不断给观看者以新鲜、跳跃、运动的感觉,使其观看过程更加明快、轻松。

图1-9 用作正文的文字

文字的颜色也要认真设计,不同内容的文字颜色应有所不同。例如,淡色、暖色文字给人以扩张感,有跃出画面、呼之欲出的感觉;深色、冷色文字给人以收缩感,有后退、显现深远的感觉。文字的颜色要根据主画面的颜色来选择。主画面为亮色、艳色时,文字应以冷色、暗色为主;主画面深沉凝重时,文字则应以白色、浅色为主。在以图表、文字为主要内容的画面中,文字一般应选择前冲颜色,背景则应选取后退颜色。例如,背景以蓝、绿色为基调,文字以黄、红色为主;背景以灰色为基调,文字以白色为主,等等。

标题字体的颜色要和文本字体区别开来,同一级别的标题要用相同的字体、颜色和大小。一个句子内尽量用一种颜色,如果用两种颜色,要在整个课件内统一使用。文字颜色一般使用3种字体颜色,与背景形成对比,要求搭配醒目、和谐。文字和背景的颜色搭配要合理,字体的颜色选择和背景颜色息息相关,搭配要求醒目、易读,避免视觉疲劳。一般文字颜色以亮色为主,背景颜色以暗色为主。文字颜色与背景色要形成强烈反差,才能使字迹清晰显示。一般文字应选用暖色调或亮度较高的颜色,背景选用冷色调或亮度较低的颜色。以下是几种常用的颜色搭配方案:

通常,使用较多的文字与颜色的搭配关系是:深蓝背景白色字,白色背景黑色字,淡蓝背景黑色字,黑色背景白色字,深绿背景白色字,粉红背景黑色字,粉绿背景黑色字,淡黄背景黑色字,深红背景白色字。

4.文字的布局设计

布局也称章法,是包括字距、行距、天地、侧边和排列方式在内的总的布局。正文的字距一般采用计算机本身默认的字距。标题字少时,可以加空格以拉开一些,但字距不能大于题目两头至外框间的距离,不然就会造成题目布局松散。行距要大于字距,一般在字高的1/2至2/3之间时比较合适。

文字的行距和大小非常重要。以PPT课件宋体文字为例,为了达到清晰的辨读效果,而又不导致粗野的夸张,用Word编辑文档时,标题文字适合选择32~44号字并加粗,正文选择20~28号字并加粗,行距在1.2左右。

标题和正文之间保持一行至一行半的距离即可。两侧边宽度应该相等,至少不少于两字宽度(行数少于10的除外)。天地宽度可比侧边略大一些,至少等同于侧边。标题通常不占满行(超过正文宽度的3/4时就要变成两行),所以天边宽度为标题字高的1~2倍即可实现天宽一些的目的,如图1-3所示。

屏幕上只有单行标题时,其位置高度通常在黄金分割线上(上1/3至2/3交界处)或在上1/2区域内,这要视字的大小和是否题写人名而定,甚至还要根据有关内容或底图来确定,一般不写在中心线以下。注释类汉字(如所唱歌词或所演讲话语)属于陪体,则非放在下面不可,一般距下沿一字高左右。

在同一幅画面上同时使用几种不同的字体时,要根据画面内容和构图要求寻求它们之间的联系,获得最佳视觉效果。例如,主标题和副标题在位置、大小、字体及颜色上都应当有所变化、有所呼应,既要表现出它们之间的对比效果,又给人以恰当的节奏韵律之感,如图1-10所示。

图1-10 主标题和副标题的呼应关系

在版面设计中,选用3~4种字体时版面视觉效果最佳。有时只需将有限的字体加粗、变换字体颜色、调整行距的宽窄或变化字号的大小就可达到较好的视觉效果。字体种数越多,整体效果越差。

多媒体课件离不开文字的展现,文字有信息负载量大、传达快捷准确的优势,适合教学的反复使用和修改。文字设计更是多媒体课件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只要不断地学习与总结,就可掌握文字设计的基本要领,设计出更好的多媒体课件。

四、课件中文字使用的基本要领

1.文字在画面中的位置

文字在画面中的不同位置可以带给学习者不同的感受。标题性文字放在画面的上部或中上部时,给人以平衡的感觉;放在画面的下方时,会产生稳定的效果;如果放在画面的顶端,则会显得比较醒目。

2.文字在画面中的层次

为突出重点、美化版面,标题性文字和说明性文字在画面中应该以不同的层次来表达,这样既可以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又能够呈现不同的重点。标题性文字和说明性文字可以选择一样的字体,以大小的差异来区别,以不同的颜色来强调。如果有特殊的需求,也可以使用不同的字体来进行区分。

3.文字在课件中的可阅读性

课件中的文字要力求精练,教材上的大段文字阐述不必在课件中重复出现,即使出现也要尽量浓缩,以浅显、精练的文字归纳出要点。在课件中可多次重复目录页,每讲完一个大问题,可重复播放目录页,使思想不集中的学习者也能追上课程的思路。

课件中的说明性文字主要表达需要传递的教学信息,应使用通俗规范、清晰易辨的宋体、等线体、楷体等,给学习者以严肃、端庄、挺拔、宁静的感觉。在同一幅画面中,必须考虑文字的整体诉求效果,给人以清晰的视觉印象,避免使用种类繁杂、色彩斑驳的字体,以免冲击视觉,影响学习者对核心内容的注意力。

4.文字在课件中所占用空间的合理性

文字在画面中的安排要考虑到全局的因素,不能有视觉上的冲突,例如与图片的比例关系、与背景的对比关系、与颜色的搭配关系等。合理安排好文字和图形之间的交叉错合,既不要影响图形的观看,也不能影响文字的阅览。

5.文字在课件中的视觉美感

在视觉传达的过程中,文字作为画面的形象要素之一,具有传达情感的功能,能够给人以美的感受。在说明性文字的编排中,文字的行距应大于字距,这样可以使学习者的视线保持按一定的方向和顺序进行阅读。

不同类别文字的空间要作适当的集中,可以利用空白加以区分。为了突出不同部分字体的形态特征,要留有适当的空白,分类集中。在有图片的画面中,文字的组合应相对集中。如果以图片作为主体要素,文字应该紧凑地排列在适当的位置上,不可变化分散,以免因主题不明而造成视线的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