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忠于谁
再看第二个理由:忠诚。
诸葛亮忠诚,这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别的不说,一篇《出师表》,感动了多少忠臣义士。古人云:“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也。”(南宋赵与时《宾退录》)你读《出师表》居然都不哭,你肯定是个奸臣。
但实际上,即便以诸葛亮的赤胆忠心,也并非没有人怀疑。
诸葛亮死后,有个丞相参军,也就是诸葛亮自己的参谋长,叫李邈,立刻给后主刘禅上书庆祝。他说: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刘禅说:喜从何来呢?李邈说,诸葛亮“身杖强兵”,常年在外打仗,把全国一多半的军队都给带走了,把皇上您给架空了。而且他“狼顾虎视”,像狼一样贪婪,像老虎一样对皇上您虎视眈眈。所以现在他死了,这是一件好事,值得庆祝。刘禅听了,赶紧把李邈给杀了(《三国志·杨戏传》注引《华阳国志》)。
那刘禅是不是从不怀疑诸葛亮的忠诚呢?应该也不是。诸葛亮于刘禅,名为君臣,形同父子,手握强兵、义形于色,给刘禅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所以刘禅对诸葛亮也难免有微词。举两个例子:
第一,诸葛亮死后,很多人说,诸葛亮这么伟大,咱们在首都成都建个武侯祠吧。一来纪念诸葛亮,二来给后世创造一个名胜古迹。刘禅坚决不同意。后来经过妥协,在今天陕西勉县,也就是诸葛亮坟墓的所在地,建了一个武侯祠。今天成都武侯祠天下闻名,但历史上第一座武侯祠是建在陕西勉县的。那么,刘禅为什么不同意在成都建武侯祠呢?
第二,诸葛亮生前,官居丞相,诸葛亮一死,刘禅就赶紧把丞相这个官职给废了,朕再也受不了丞相了!以后蜀汉再也不要有丞相了!刘禅为什么废掉丞相一职呢?
其实,诸葛亮活着的时候,刘禅压力山大,一直生活在这位伟人漫长的阴影之下。别的不说,你就读《出师表》,诸葛亮教育刘禅“不宜妄自菲薄”“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不宜偏私”,这个也不应该,那个也不应该,在古代,有几个臣子敢对皇上这么说话的?所以,有诸葛亮这样的手下,作为领导,限制很多,压力很大。诸葛亮能成为最完美的政治家,真的是因为他忠诚吗?
换个角度来想,诸葛亮忠于谁?忠于蜀汉,忠于刘备父子。忠于一个割据的小朝廷,忠于一家一姓,这样的人在历史上车载斗量,有什么值得我们敬仰的呢?所以诸葛亮忠诚是没错,但是他忠于蜀汉,忠于刘氏父子,都只是表象。诸葛亮为什么选择刘备从而效忠于他呢?诸葛亮的内心深处到底忠于什么,从而赢得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景仰?这是破解“百岁小吏之问”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