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 灸肩髃穴、曲池穴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
肩周炎初期,患者肩部疼痛,穿衣刷牙都受限。时间长了,局部肌肉萎缩,两侧肩不在一个高度。多发生于50岁左右,因为此时人的肩周血肉结构薄弱,气血循环不畅,易受寒邪侵袭,故艾灸上肢及肩部穴位,可温通局部经气。
肩冻结,肩解。痛点灸,筋复柔。
《灸疗歌》
零基础 一灸就有效
穴位:肩髃穴、曲池穴。
灸法:疼痛时,可以采用艾条悬灸局部;缓解期建议再加配肩井穴等。悬灸时每穴10~15分钟,用艾粒直接灸时每穴3或5壮,每天1次,10次为1疗程。整体施灸,则用艾粒直接灸的方式。
1 肩髃穴(LI 15)
定位:在肩峰前下方,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凹陷处。
取穴:正坐,屈肘抬臂与肩同高,肩峰前下方呈现凹陷处即是。
多学一点:肩,肩部;髃,隅角;穴在肩角部。
肩髃穴
温通局部经气
2 曲池穴(LI 11)
定位:在肘部,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取穴:轻抬手臂,肱骨外上髁与肘横纹终点连线的中点处即是。
多学一点:曲,弯曲;池,水的围合之处、汇合之所。
曲池穴
疏风解表,搜风舒筋
第1次灸要注意
肩部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先灸健康侧肩膊,后灸患侧肩膊。肩周炎患者尤为适宜佩戴艾绒制成的护肩甲。
风寒外袭型肩周炎
患部怕冷,常自觉有冷气进入肩部或有凉气从肩关节内部向外冒出,热敷后疼痛能有所缓解,可判断为风寒外袭型肩周炎。
艾灸疗法
穴位:外关穴、肩髎穴、肩井穴。
灸法:悬灸时每穴10~15分钟,直接灸时每穴3或5壮,每天1次,10次为1疗程。
1 外关穴(SJ 5)
定位:前臂背侧,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之间。
取穴:抬臂,手掌向下,掌腕背横纹中点直上3横指,前臂两骨头之间的凹陷处。
多学一点:有助于清除一切六淫邪气在体表的症状。
外关穴
疏风散寒、调畅活络之血
2 肩髎穴(SJ 14)
定位:在肩部,肩峰角与肱骨大结节两骨间凹陷中。
取穴:外展上臂,肩峰后下方凹陷处即是。
多学一点:肩,肩部;髎,骨隙。穴在肩部骨隙中。
肩穴
温通局部经气
3 肩井穴(GB 21)
定位:在肩上,大椎穴与肩峰最外侧点连线的中点。
取穴:先找到大椎穴,再找到肩峰端,二者连线中点即是。
多学一点:肩,肩部;井,水井;穴在肩上,局部凹陷如井。
肩井穴
温经散寒
经筋失养型肩周炎
患部肌肉萎缩,不能抬高手臂,举臂时手不能过头,后旋时手不及背,此时可以判断为经筋失养型肩周炎,可按以下方法施灸。
艾灸疗法
穴位:大杼穴、养老穴、清冷渊穴。
灸法:悬灸时每穴10~15分钟,直接灸时每穴3或5壮,每天1次,10次为1疗程。
1 大杼穴(BL 11)
定位:在背部,第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取穴:低头屈颈,颈背交界处椎骨最高点向下推1个椎体,下缘旁开2横指处。
多学一点:横椎骨古称杼骨,上椎尤大,本穴在其旁,故名。
大杼穴
舒筋活血,强筋壮骨
2 养老穴(SI 6)
定位:在前臂背面尺侧,尺骨头近端桡侧凹陷中。
取穴:屈腕掌心向胸,沿小指侧隆起高骨往桡侧推,触及一骨缝处即是。
多学一点:《甲乙经》有云“肩痛欲折,养老主之”。
养老穴
疏调气血
3 清冷渊(SJ 11)
定位:在臂外侧,肘尖与肩峰角连线上,肘尖上2寸。
取穴:屈肘,肘尖直上3横指凹陷处即是。
多学一点:清,清凉;冷,寒冷;渊,深水。本穴具有清三焦之热的作用,犹如入清凉深水之中。
清冷渊穴
舒筋通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