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试探行动
辽东叛乱。
公孙渊,自立为燕王。
于公元235年,蜀汉建兴十三年,曹魏青龙三年,八月一日,发生兵变,一时间,魏国举朝震动。
事情发生之初,曹睿误以为派人镇压即可,不曾想,数路大军争相讨伐,皆是徒劳无功,见魏军软弱无能,公孙渊开始南下。
群臣坐不住了,辽东乃是魏廷大后方,一旦后方火起,兵力最薄弱的地方将会土崩瓦解,洛阳便会受到威胁,霎时,群臣纷纷上书曹睿,要求调司马懿前往镇压,起初,曹睿以司马懿掌控荆襄战事为由推脱,直到公孙渊彻底打到了家门口,曹睿慌了,急令司马懿回朝议事,心中又不愿意放弃荆襄的战果,乃遣满宠都督战局。
古代信息传递很慢,直到事变的十几天后,司马懿接到了朝廷的旨意,吴军也了解到了这一情况。
公孙渊,同吴国,早有联络,后方举事,自然希望吴军正面配合一下,虽然,位于辽东的公孙渊并不知道,荆襄,已经是战火连天,但不得不说,这背后一刀,彻底挽救了东吴。
待到谢云耳语完,陆黎连忙后退一步,险些踉跄而跌倒,双目圆视,不可思议地看着谢云,大喜道:“速速升帐议事!”
就这样,那一车车粮草,闲置于营寨门内,陆黎直接带着面面相觑,不假思索的众将,往大帐赶去。
没有任何礼数约束,陆黎于案牍后一坐,众将列于侧,四人皆惊扰,王睿出列问道:“大哥,何故匆忙?”
陆黎满面红光,脸上带着前所未有的喜悦!
谢云解释道:“据细作探报,辽东的公孙渊,反叛魏廷,发兵南下,魏国形势紧张,现已召司马懿北上迎敌!”
王睿一怔,说不出话来,遂而大喜,惊讶道:“莫非!?此战可休?”
陆黎大喝:“非休不可!”
“但,曹睿断然不会放弃这一战果,定会派他人统军。”王睿分析道。
谢云笑笑,赞赏道:“人言王明杰善思,今日一见,果真如此,不出你所料,曹睿已将荆襄战事,悉数交给了满宠。”
宁启喃喃道:“满宠,亦是骁勇之将。”
这一话语被陆黎捕捉,陆黎大声昂扬道:“然今日之战局,非司马懿不能控!”
“我军当如何?”魏苘问道。
陆黎道:“整军备战,我军不能坐以待毙,当主动出击,迎击敌军!”
“我军目前位在吴地,怎可脱离吴军而单军奋战?”宁启忧虑道。
陆黎猝然起身,双目炯炯有神地看着帐外,伸手指向遥远山脉,高昂道:“我军定然成功!”
谢云颇为无奈地看了眼陆黎,上前拜道:“陆将军,在下要告辞了,此番前来,只为俱通其实,报完,还需回当阳驻防。”
陆黎连忙应道:“将军慢走。”
谢云遂去。
帐内,只剩下亲将四人。
陆黎渐渐恢复平静,咳嗽了两声,谓众人:“方才乃是我过激了,细想,今日之局面,需要有一突破口,引领三军反攻。”
王睿问道:“大哥可知晓那司马懿是否还在公安城内?如是诱敌之计,则汉吴两军休矣。”
王睿的话,平地而起,震惊众人,陆黎光沉浸在这突如其来的大好消息中,竟忘却了,消息可靠与否...
无论是细作,还是哨骑,皆不如一试为实,陆黎道:“可速速整兵,留二将守营,我亲领主力军,沿西南通道,涉险过江,直抵油江,南击武陵,观魏军如何应对,方知司马懿在否。”
宁启试问:“大哥可有把握?”
陆黎笑道:“可一试。”
众将无异议。
陆黎又道:“此事需从快计议,速速执行,满宠大军压境,幸得诸葛瑾于前阵御敌,一旦不测,魏军骤然而下,我军还需防御,此行,当抢在魏军南下前进行。”
王睿拜道:“今日拂晓有哨骑来报,称吴军柴桑主力前日大规模运动,昨夜三更,已在乌林同满宠交兵,两军僵持不下。”
陆黎颔首道:“如此说来,只有张虎单军南下。”
王睿点头不语。
陆黎听完拍案而起,大喝道:“点兵五千,今晚行动!”
宁启,魏苘大惊,慌忙问道:“是不是急了些?”
陆黎不语,二人会其意,不再言语。
“王睿,宁启留守大寨,陈记,魏苘随我出征。”陆黎点将道。
众将得令。
陆黎出寨,见夕阳偏西,正午已过,命申时造饭,待将士们饱餐一顿,即刻出征。
油江大寨陆逊所处,也听到了这个消息,陆逊同样跃跃欲试,但其沉稳之风使他没有轻动,手握五万精兵,只令哨骑四处查探,探得一个大情报:司马父子三人,于江陵北道口,引一千随从,往襄阳而去。
此举,乃是回朝?!
众将顿时愤然起来,纷纷请命,收复失地,但陆逊告慰众人:“兵法云:假假真真,真真假假,用兵之变化无穷也。”
司马懿如果是假走,那可就难办了。
陆逊求稳,不战,再探。
罗宪不一样,听闻司马懿回朝,本屯于川口,一下子前进二十里地,到了甚至能孰视江陵西门的一处坡地,蓄势待发。
晚间,黄昏已至。
陆黎已命众人饱餐一顿,此刻间,已经备好粮食,磨好刀枪的五千勇士,于营前集中,陆黎亲自训话。
陆黎戎装以穿,阔步于阵前,环视一周,大喝:“吾乃安国将军陆黎,年仅弱冠,幸得兄弟们抬举,受此官爵,日日夜夜,不能安寝,只苦于无功可居,甚不安心!今日,乃是天赐良机,贼首已然北窜,我军可趁势而攻,而今点兵五千雄师,只为一胜!”
言罢,底下发战士们杨旗呐喊:“杀敌!杀敌!杀敌!”
在所有军队机构中,像陆黎这种好声好气跟你说话的将军不多了,一般位居杂号将军的人,都不跟你唠,要打仗使唤一声,陆黎不愧是共产党的接班人,很重视思想工作,加抵诸葛亮治军多年,汉军素质普遍很高。
一席话结束,告别王睿,宁启,陆黎领大军出南门,往幽经而去。
伴随着震天的步伐声,蔽日的旌旗,在黄昏灿烂的金色暖阳下,陆黎,再一次踏上征途,这一次,他将改变战局!
陆黎动兵的消息,很快报给了诸葛瑾,此时的诸葛瑾,已经和张虎对了数阵,或败或胜,听陆黎出征,只是笑笑,道:“我相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