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可怕的徐道覆
刘裕在平定南燕之后,本想乘胜继续经略中原,但是,东晋后方却出了大问题。这使得他不得不打消计划,领兵回到江南。
卢循、徐道覆终于做足了准备工作,扛起了造反的大旗。
卢循不可怕,可怕的是徐道覆。
早在刘裕兵围广固之时,徐道覆就写信劝卢循偷袭建康,以成大业。但是,卢循不听。
徐道覆心中着急呀,他看得很清楚,知道刘裕终究不会放过他们这帮被视为邪教的家伙的,与其被人宰割,不如主动出击。而现在,正是大好的时候。
但毕竟卢循是个正主,他徐道覆只是个副手,没有正主儿的同意,他也不能一个人单干。为了坚定卢循的信心,徐道覆亲自跑了一趟,他劝卢循说:“我们现在被安顿在岭南,您想一辈子呆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吗?以前我们只不过是担心不是刘裕的对手罢了。现在刘裕将大军屯集在广固城下,也不是一时半会能攻克的。我们用手下这些为了回到故乡不惜牺牲性命的士兵,突然进攻何无忌、刘毅这些小辈那那还不是易如反掌。不趁此大好时举事,只想保住一时的平安,哪有那么容易呢?等刘裕得胜回来,休整一两年,再来收拾我们,那时可就悔之晚矣!”
的确是一番无泄可击的说词,卢循听了也觉有理,于是下定决心,誓师北伐。
在长期的准备工作中,卢循、徐道覆造了一批非常经久耐用、性能优良的豪华大舰,这时候也派上了用场。
公元410年二月,就在刘裕攻克广固的同时,卢循大军兵分两路北伐。东路军由徐道覆指挥,顺赣水而下,攻打南康、庐陵、豫章诸郡。西路军则由卢循指挥,由湘江北上,攻打长沙等郡。
听说卢循起兵的消息,东晋朝廷乱作一团,没有刘裕,他们不安心呀。在众人的催促下,安帝给刘裕发了急报:快回来吧,留在国内的这些只知道吃饭的将领抵不住了。
这些将领确实没抵住。
南康、庐陵、豫章等郡的官员纷纷弃官而逃,根本没有组织起什么像样的抵抗。此后徐道覆气势旺盛的顺赣江而下,直到寻阳,他才遇到了一点小小的麻烦。
何无忌,寻阳主将。
此前何无忌跟随刘裕,经历了大大小小多次战役,从来都是有胜无败。这一次,他相信自己也会取得最终的胜利。但,他错了。
面对徐道覆精良的水师部队,何无忌准备正面硬撼。左右都劝他固守寻阳,以逸待劳,何无忌不听,执意出兵。
两军在豫章城外相遇,分别在赣江左右两岸驻兵。何无忌军驻守在西岸,而徐道覆则驻守在东岸。同时,从装备的优劣来看,徐道覆军全是准备好的大舰,而何无忌却只有小船。
战争开始后,徐道覆首先率领战舰由东向西发起攻击,同时派遣数百名强弩手登上西岸的小山拦腰射击东晋船队。何无忌军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况当中。
此外,何无忌的运气也不好,老天爷在此时刮起了猛烈的西风。何无忌乘坐的小船,经风一吹,竟然刮向了东岸,任他怎么努力向回滑,却始终奈何不了这股自然力。
眼见敌方主帅的战船落入己方阵地,徐道覆哪会放过这个大好机会,立即指挥部队呼啦一下子把何无忌的船围到了正中。
江对岸的晋军看到主帅杀出重围的可能性很低,而且他们也觉得面对高大的敌军战船,抢回主帅的可能性也不高,于是都如倒树的猢狲般四散而逃。
面对这种情况,何无忌知道自己就要在这里为国牺牲了,于是厉声对手下高叫道,拿我的苏武节来。
拿着苏武节的何无忌好似铁将军一般镇定的指挥手下抵抗。但是尽管他很勇猛,终究没有敌过人多势众的敌军,最终战死沙场。
接到何无忌阵亡消息的东晋朝廷又没了主意,很大一批人打算弃都逃跑,北上投奔刘裕。
幸好,刘裕已经率军往回赶,得到消息的朝廷那帮人才放弃了逃跑的计划。其实一开始接到卢循起兵的消息时,刘裕还不怎么着急,在他看来,何无忌足以抵挡叛军,可他没想到的是,何无忌只出了一次面,就被干掉了。
得此消息的刘裕大为震惊,开始担心起建康的安危了。于是下令军队士兵脱去铠甲,急行军向南赶。而自己先和几十个人骑着快马赶到长江北岸,向过路的人打听建康是否陷被攻陷的消息。过路的人一见刘裕大喜,然后对刘裕说,敌军还没有到这里,你如果回来了,便没有什么值得忧虑得了。
可见,对东晋百姓来说,刘裕已经成了他们心目中的战神,有他在,一切都有了寄托,有他在,一切都好说了。
回到建康的刘裕,由于军队刚刚南归,将士疲劳,又多伤病,船只也需要修理,竭力主张慎重行事。
他知道刘毅要出兵迎击卢循、徐道覆,写信告诉他说:你先守着,等我准备好了,咱们一同出兵。还怕他不听,又派了刘毅的从弟刘藩前往送信。
刘毅呢,由于和刘裕前些时候争总理的事,使得两人间有了裂痕,面对刘裕的劝阻,他哪里听得进去,将书信掷到地上说:“当年我不过是将功劳让给了刘裕而已,他以为我真的比不上他了吗?”
于是,亲自率领两万水军,从驻地姑苏溯江而上,进兵寻阳。
他的确很想表现自己,为了压倒刘裕,他就需要表现出比刘裕更好的军事才能来。但是,事实告诉他,他的确比不上刘裕。
因为,他很快就尝到了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