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颅脑外伤
一、脑挫裂伤
左额叶见片状高低混杂密度灶,边界欠清,轻压周围组织,中线结构无移位
【影像表现】
(1)脑挫裂伤CT表现为混杂密度,脑水肿为片状低密度区,其内见斑点状或小片状高密度,为出血灶。
(2)病变具有占位效应,边界不清。
(3)病情较重时脑水肿及脑内血肿范围广泛。
【影像鉴别】
根据外伤史及典型CT表现容易作出诊断。
【特别提示】
(1)脑挫伤病理为脑内散在出血灶,静脉瘀血、脑血肿和脑肿胀。
(2)如伴有脑膜、脑或血管撕裂,则为脑裂伤。
(3)二者常合并存在,统称为脑挫裂伤。
二、硬膜外血肿
左侧颞、顶交界部颅骨内板下见类半圆形高密度灶,密度欠均匀,边界较清,推压周围组织,左侧侧脑室受压变窄连同中线结构向右移位
【影像表现】
(1)血肿呈颅板下梭形高密度灶,边缘清晰,密度多较均匀。
(2)病变多位于骨折附近。
(3)因颅缝处硬脑膜与颅板连接紧密,故血肿一般不跨越颅缝。
(4)慢性期血肿往往呈等或低密度,若密度增高,有再出血的可能。
【影像鉴别】
根据外伤史及典型CT表现容易作出诊断。
【特别提示】
(1)多由硬脑膜血管损伤所致,脑膜中动脉受累最常见。
(2)血液聚集于硬膜外间隙,因硬膜与颅骨内板粘连紧密,故血肿较局限,呈梭形或双凸透镜形。
三、硬膜下血肿
左侧额、颞、顶交界部颅骨内板下见类新月形高密度灶,密度欠均匀,边界较清,推压周围组织,左侧侧脑室受压变窄连同中线结构向右移位
【影像表现】
(1)急性期血肿呈颅板下新月形或半月形高密度影,边界欠清。
(2)常伴有脑挫裂伤或脑内血肿,脑水肿和占位效应均明显。
(3)亚急性期血肿逐渐变为等密度;有时呈分层状,表现为上部是等密度或略低密度,下部是高密度。
(4)慢性期由于血肿内渗透压逐渐升高,液体不断渗入,故血肿体积增大。此时血肿逐渐变为双凸形或梭形,呈稍高、等、低或混杂密度灶,高密度为新鲜出血所致。
【影像鉴别】
根据病史及典型CT表现容易作出诊断。
【特别提示】
(1)多由脑表面桥静脉或静脉窦损伤出血所致,血液聚集于硬膜下腔,沿脑表面广泛分布。
(2)依据受伤时间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及慢性硬膜下血肿。
四、蛛网膜下腔出血
右侧额颞部内板下见带状密度增高影,边界较清,临近脑沟内见密度增高影。中线结构向左移位
【影像表现】
(1)表现为脑沟、脑池、脑裂内密度增高影,可呈铸形。
(2)大脑纵裂出血多见,表现为中线区纵行窄带形高密度影,边缘毛糙呈羽毛状。
(3)蛛网膜下腔出血一般7天左右吸收,此时CT检查阴性。
【特别提示】
脑外伤患者常见,出血多位于大脑纵裂和脑底池。
五、颅骨骨折
左侧枕骨、右侧颞骨岩部骨质结构不连续,见线样低密度,颅内及邻近软组织少许积气。CT VR三维重建可清晰显示线样骨折线
【影像表现】
(1)骨质的连续性中断、移位。
(2)颅缝增宽、分离。
(3)常累及颅底孔道,从而损伤通过的神经、血管。
【影像鉴别】
颅骨骨折需与颅缝、血管沟、蛛网膜颗粒压迹等正常解剖结构鉴别。
(1)颅缝:有特定部位,呈锯齿状,有硬化边。
(2)血管沟:呈条形凹痕,沿血管走行,表面光滑,有硬化边。
(3)蛛网膜颗粒压迹:典型部位在旁矢状窦、横窦,影像表现为颅骨内板局限性凹陷,颅板光滑、无骨质破坏,有硬化边。
【特别提示】
颅骨骨折应根据临床表现重点观察,避免遗漏;三维重建可立体地显示骨折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有利于手术治疗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