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药鉴定技术发展简史
第一节 药物的起源
中药鉴定知识是人类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产生和丰富起来的。汉代古书《淮南子》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可以说,有了人类的出现,就有了医疗活动,便有了药物的产生,即所谓医食同源和医药同源。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在觅食充机遍尝各种食物的过程中,常遇到一些具有泻下、致呕、止血、镇痛等作用的物质。当人们产生疼痛、出血、腹胀以及食物中毒等不适时,就会根据自己或前人的体验来治疗。经过长时期的反复实验和经验积累,便逐渐产生了医药,故有医食同源之说。
第二节 本草的沿革
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药材商品鉴定知识也是在长期的实践中生产和发展起来的。我国人民在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尝试,逐渐认识了药物的功效,并学会了运用眼、耳、鼻、口、手等感官来识别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的形、色、气、味,从而辨别出哪些可供药用,哪些不可药用及有毒、无毒等。中药鉴定的知识随着中药的发现而产生,在没有文字的时代这些知识只能通过师承口授流传于后世。有了文字以后,这些知识就间接或直接地记录下来了。关于药物的记载,古人们经不断积累、发展,编出了相关著作,古代记载中药的著作称为“本草”。从秦、汉到清代,本草约有400种。这些著作包含着我国人民与疾病斗争的宝贵经验和鉴别中药的丰富史料,是祖国医药学的宝贵财富,有些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1.《神农本草经》
为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此书作者不详,成书年代大约为东汉后期(公元二世纪前后),它总结了汉代以前的药物知识,共载药365种,分为上、中、下三品,认为上品无毒,主养命;中品多无毒,主养性;下品有毒,主疗病。本书主要记载药材的性味、功能、主治和用法等,疗效大多确实。书中有“有毒无毒,阴干暴干,采造时月,生、熟土地所出,真伪陈新,并各有法。”这对药物的产地、采集时间、方法以及辨别药物形态真伪的重要性作了一些原则性的概括。本书记载内容虽然比较简略,但为本草学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我国本草学的启蒙著作。原书早已失传,但原文已收载于后代本草中,现有明代、清代的辑本。
2.《本草经集注》
作者梁代陶弘景,在《神农本草经》的基础上,参考《名医别录》一书的内容编撰而成。共载药物730种。全书以药物的自然属性分类,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有名未用7类,为后世以药物性质分类的本源。本书记载了药物的产地、采制加工、形态、鉴别等内容。原书已遗失,现存敦煌残卷。其主要内容散见于后世本草中。
3.《新修本草》
唐代李绩、苏敬等23人集体编撰,并由政府颁行,又称《唐本草》。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家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由国家颁发的药典,比欧洲地方性的《佛洛伦斯药典》早839年,比欧洲第一部全国性的《丹麦药典》早1113年。该书载药850种,其中新增药物114种,附有图经7卷,药图25卷。本书以“征天下郡县所出药物,并书图之”的方式,总结了全国各地的药物知识,在分类方法、内容、体例、图文并茂等方面都达到了新的水平,为后世图文兼备的本草打下了基础,为本草学的发展做了很大的贡献。原书已散失不全,现仅存残卷。
4.《本草纲目》
明代的本草甚多,其中对药学贡献最大者,当推李时珍撰著的《本草纲目》。李时珍参阅了经史百家著作和历代本草800多种,历经近三十年的采访和临床实践,编写成五十二卷,约二百万字,载药1892种,其中新增药物374种,附图1109幅,附方11099首的巨著《本草纲目》。本书以药物自然属性作为分类基础,各药分别以释名、集解、修治、气味、主治、发明、正误、附方等项论述。条理清楚,结构严谨,对药物的形态鉴别方法和内容也较为完善。如描述丹参谓:“处处山中有之。一枝五叶,叶如野苏而尖,青色皱毛。小花成穗如娥形,中有细子。其根皮丹而肉紫。”这些描述都比较逼真。对樟脑的记载:“状似龙脑,白色如雪,樟树脂膏也。”并介绍了加热升华精制樟脑的方法。可见其观察之细致、准确。
5.《本草纲目拾遗》
清代赵学敏编著。此书是为了拾遗补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而作,载药921种,其中新增药物716种,如冬虫夏草、西洋参、浙贝母、鸦胆子、银柴胡等均系初次记载。它是清代新增中药材品种最多的一部本草。
第三节 近代中药鉴定技术的发展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大量西药的进入,使得中医药受到了一定抑制,但广大中医药人员的努力还是使中药鉴定工作在此期间有发展的。如《增订伪药条辨》,由曹炳章编著,对110种中药的产地、形态、气味、主治等方面做了真伪对比;如《中药浅说》,由丁福保编著,从化学实验角度分析和解释中药,引进了化学鉴定方法。在传统本草学的基础上,欧洲出现了中药鉴定学的相关学科—生药学。生药学是从药物学中分离出来的独立学科,当时生药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生药的来源、鉴定商品药材的真伪优劣(品种和质量)。由于国外医药学传入我国,药物鉴定也受到了现代药学的影响。1934年赵燏黄、徐伯鋆等编著了我国第一本《生药学》上编,接着叶三多广集西欧及日本书籍的有关资料,于1973年编写了《生药学》下编。“生药”是指取自生物体(植物体或动物体)的全部或一部分,或采用其渗出或分泌物,经过简单的加工处理后可供药用的物质。“生物学”则是研究生药的来源、生产、鉴别、成分和功效的科学。上下两编《生药学》的内容,大多着重于介绍外国书中收载的或供西医应用的生药,对我国常用中药则收载甚少。但是它引进了现代鉴定药材的理论和方法,这对后来应用“生物学”的现代鉴定知识和技术整理研究中药,起到了先导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医药卫生事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和提高,取得了很大成绩,在中药生产、质量检查、教学和科研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1954年成立了中国药材公司,以后各省、市、自治区也成立了相应的中药管理机构,对中药的产、供、销实行有计划的统一经营。在20世纪50年代,相继出现了《中药材手册》《中药志》《药材学》等书籍,分别从中药材的来源、鉴别特征、质量标志、鉴定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为中药鉴定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为了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国家对中药的质量加强了管理,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部颁《药品标准》,各省区也先后出版了地方药品标准。《中国药典》有1953年版、1963年版、1977年版、1985年版、1990年版、1995年版、2000年版、2005年版、2010年版、2015年版等版本。2015年版《中国药典》分为四部,一部收载中药,二部收载化学药,三部收载生物制药,四部为通则和药用辅料。
为了满足生产、科研、医疗等工作对大量中医药人才的需要,我国在1965年创办了中医学院,1959年起又相继设置了中药专业,根据中药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中药鉴定学为专业课之一。在广大中药鉴定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全国中医学院试用教材《中药鉴定学》于1977年首次出版。
20世纪80年代,中药鉴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一大批专业学术著作陆续问世,如《中国常用中药材》《生药学》《中药材及饮片原色图鉴》《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与质量研究》《中药大辞典》《现代中药材商品通鉴》《天然药物化学》《中国中药资源志要》《中药商品知识》《中药材商品规格质量鉴别》等。
近年来,中药鉴定的方法不断更新,现在已经步入了生命科学时代。DNA条形码技术(DNA barcoding),即利用标准的、具有足够变异的、易扩增且相对较短的DNA片段在物种内的特异性和种间的多样性而创建的一种新的生物身份识别系统,从而实现对物种的快速自动鉴定。中药鉴定正朝着标准化、科学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