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剂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 言

本教材为普通高等教育制药类“十三五”规划教材,供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药学、中药制药、中药资源与开发、中草药栽培与鉴定、制药工程等专业本科教学使用,也可作为从事中药生产与新药开发的科研人员参考书。

全书系统介绍中药药剂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及应用,力求突出中医药特色和当前中药制剂生产实际,充分吸收有关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辅料等内容,突出科学性、应用性和实用性,严格遵循现行国家有关中药管理法规。

全书在编排结构上,力求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制剂设计与应用的衔接,对章节顺序作出科学合理的组合。全书共分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和中药调剂基础知识,第二部分是中药制剂环境、前处理与传统剂型,第三部分是中药常规剂型,包括液体、半固体、固体、气体制剂,第四部分是中药制剂新技术,第五部分是中药制剂的稳定性、有效性、制剂配伍。

本教材编写主要体现如下特点:

(1)及时反映中医药行业与学科进展,如各剂型概念和质量评价均以《中国药典》现行版规定为依据编写。

(2)面向制药类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实际,满足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需求,突出中药制剂的生产过程,强调生产工艺和技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内容结构编排上,设置“学习目的”和“思考题”,便于学生自学和复习,突出实用性。

本教材编者都是中药药剂学教学一线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科研工作成效显著,他们为此书付出了艰辛劳动,在此表示谢意。第一章绪论由广东药科大学王岩编写,第二章中药调剂由长春中医药大学徐伟编写,第三章制药卫生由烟台大学药学院陈大全编写,第四章中药制剂的前处理由广东药科大学王芳、陈求芳,广东医科大学彭新生编写,第五章浸出制剂由华中科技大学周群、湖南中医药大学严建业编写,第六章液体制剂由辽宁中医药大学李学涛、成都中医药大学廖婉编写,第七章注射剂由广东药科大学王婴、海南医学院毛彩霓、河南中医药大学关延彬编写,第八章外用膏剂由广东药科大学时军,安徽中医药大学彭灿、储晓琴编写,第九章栓剂由陕西中医药大学宋逍编写,第十章散剂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张永太编写,第十一章丸剂由北京中医药大学陆洋、首都医科大学翟永松编写,第十二章颗粒剂由辽宁科技学院刘丹丹编写,第十三章胶囊剂由南京中医药大学严国俊编写,第十四章片剂由江西中医药大学王芳、广西医科大学叶勇、广西中医药大学黄秋洁、福建中医药大学黄群编写,第十五章气体动力剂型由广州中医药大学张英丰编写,第十六章其他剂型由山东中医药大学张华编写,第十七章中药制剂新技术由江苏大学许颖、暨南大学张兴旺、复旦大学戚建平编写,第十八章中药制剂的稳定性由天津中医药大学国大亮编写,第十九章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由第二军医大学鲁莹编写,第二十章中药制剂的配伍变化由湖北中医药大学张桂芝编写。

化学工业出版社与广东药科大学相关领导、编辑人员和各编委单位对本教材的编写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协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为编写好本教材,各位编委通力合作、发挥专长、合理分工、认真负责。教材中难免有不妥之处,希望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再版时修订完善。

《中药药剂学》编委会

2018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