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剂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糖浆剂

一、糖浆剂的含义与特点

糖浆剂(syrup)系指含有原料药物的浓蔗糖水溶液。糖浆剂中的糖和芳香剂(香料)主要为矫味剂,能够掩盖某些药物的苦、涩等不适气味,改善口感,因此深受儿童欢迎。并且其服用量小,吸收较快。但因其含糖量较高,在制备和贮存过程中极易被微生物污染,制备中需加入防腐剂,并且不适于糖尿病患者。

糖浆剂根据所含成分和用途,可分为以下几类。

(1)单糖浆 为蔗糖的近饱和水溶液,其浓度为85.0%(g/mL)或64.71%(g/g)。不含任何药物,除供制备含药糖浆外,一般供矫味及用作不溶性成分的助悬剂。

(2)药用糖浆 为含药物或药材提取物的浓蔗糖水溶液,具有相应的治疗作用,其含糖量一般为45%(g/mL)以上。

(3)芳香糖浆 为含芳香性物质或果汁的浓蔗糖水溶液,主要用作液体制剂的矫味剂。

二、糖浆剂的制备

(一)制备工艺流程(图5-2)

图5-2 糖浆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二)制备方法

原料药的浸提与纯化与合剂的方法一致,配制方法根据药物性质的不同一般分为热溶法、冷溶法和混合法三种。一般将原料药经浸提、纯化、浓缩至适当程度,选择合适的配制方法加入蔗糖或单糖浆,还可根据情况适量加入防腐剂、矫味剂、着色剂(着色剂应先用适量水或乙醇溶解后再加入)等混匀,加水至全量,静置,滤过,即得。

制备糖浆剂所用的蔗糖应符合《中国药典》现行版四部的标准,应为无色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的松散粉末;无臭,味甜。在水中极易溶解,在乙醇中微溶,在无水乙醇中几乎不溶。药液中加入蔗糖的方法有以下三种,可酌情选用。

1.热溶法

将蔗糖加入沸水或药材的浸提浓缩液中,加热使其溶解,再加入可溶性药物混合溶解后滤过,从滤器上加水至规定容量即得。

此法中蔗糖溶解速度快,糖浆易于滤过澄清。蔗糖中所含少量蛋白质可被加热凝固而除去,同时也可杀死微生物,使糖浆利于保存。但此法加热时间不宜过长(一般煮沸5min左右),温度不宜超过100℃,否则蔗糖易水解转化为葡萄糖和果糖,后者易被氧化而使成品颜色变深。故配制时最好在水浴或蒸汽浴上进行,溶解后立即趁热过滤。本法适用于单糖浆、不含挥发性成分的糖浆、遇热稳定的药物糖浆和有色糖浆的制备,不适用于挥发性及遇热不稳定的药物。

2.冷溶法

将蔗糖在室温下溶于水或药材的浸提浓缩液中,待完全溶解后滤过即得。

此法制得的糖浆色泽较浅,转化糖较少。但蔗糖溶解温度低,耗时长,制备过程中易受微生物污染,故应在密闭容器中操作。此法适用于单糖浆和不宜用热溶法制备的糖浆,如含挥发性成分或遇热不稳定药物的糖浆。

3.混合法

混合法系将药物或药物的液体制剂、浸出制剂的浓缩液等直接与单糖浆混匀而制得。中药糖浆剂多用此法制备。根据药物的性质有以下几种混合方式。

(1)固体药物 水溶性固体药物可先用少量水制成浓溶液后再与单糖浆混匀;在水中溶解度较小的药物可酌情加入适宜辅助剂使其溶解后再与单糖浆混匀;不溶性固体药物应先粉碎成细粉后加入少量甘油或其他适宜稀释剂,在研钵中研匀后再与单糖浆混匀。

(2)液体药物 水溶性液体药物可直接与单糖浆混匀,必要时过滤。水不溶性液体药物,如挥发油,可先溶于适量乙醇等辅助剂或其他增溶剂溶解后再与单糖浆混匀。

(3)含醇制剂 酊剂及流浸膏剂与单糖浆混合时往往发生浑浊不易澄清,可加入适量甘油或其他适宜稳定剂,或加滑石粉等助滤剂滤净即可。

(4)水浸出制剂 水浸出制剂因含蛋白质、黏液质等易致溶液发酵,或发生霉变,可先加热煮沸5min,使其凝固滤去,滤液再与单糖浆混匀。必要时可将浸出液经浓缩后用醇沉法处理,回收乙醇后再加入单糖浆混匀。

三、糖浆剂的质量检查

(1)装量 单剂量灌装的糖浆剂,照下述方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检查法:取供试品5支,将内容物分别倒入经标化的量入式量筒内,尽量倾净。在室温下检视,每支装量与标示装量相比较,少于标示装量的不得多于1支,并不得少于标示装量的95%。

多剂量灌装的糖浆剂,照《中国药典》现行版四部通则“最低装量检查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2)相对密度 照《中国药典》现行版四部通则“相对密度测定法”测定,结果应符合各品种项下的有关规定。

(3)pH值 照《中国药典》现行版四部通则“pH值测定法”测定,结果应符合各品种项下的有关规定。

(4)微生物限度 照《中国药典》现行版四部通则“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四、举例

例5-3:川贝枇杷糖浆(热溶法)

【处方】川贝母流浸膏45mL,桔梗45g,枇杷叶300g,薄荷脑0.34g。

【制法】以上4味,川贝母流浸膏系取川贝母45g,粉碎成粗粉,用70%乙醇作溶剂,浸渍5天后,缓缓渗漉,收集初渗漉液38mL,另器保存,继续渗漉,待可溶性成分完全漉出,续渗漉液浓缩至适量,与初渗漉液混合,继续浓缩至45mL,滤过。桔梗和枇杷叶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2.5h,第二次2h,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加入蔗糖400g及防腐剂适量,煮沸使溶解,滤过,滤液与川贝母流浸膏混合,放冷,加入薄荷脑和含适量杏仁香精的乙醇溶液,加水至1000mL,搅匀,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红色的黏稠液体;气香,味甜、微苦、凉。

【功能与主治】清热宣肺,化痰止咳。用于风热犯肺、痰热内阻所致的咳嗽痰黄等。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0mL,一日3次。

例5-4:橙皮糖浆(冷溶法)

【处方】橙皮酊12.5mL,蔗糖205g,枸橼酸1.25g。

【制法】取橙皮酊、枸橼酸与滑石粉4g置研钵内,缓缓加蒸馏水100mL,研匀后,反复滤过,至滤液澄清为止。将研钵与滤纸用蒸馏水洗净,洗液与滤液合并,约达120mL,加蔗糖于滤液中,搅拌溶解后(不能加热)用脱脂棉滤过,自滤器上添加蒸馏水适量,使成为250mL,摇匀,分装即得。

【性状】本品为浅褐色的黏稠液体,味甜,气香。

【功能与主治】芳香矫味药,亦有健胃、祛痰作用。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2~5mL,一日3次。

例5-5:百咳静糖浆(混合法)

【处方】陈皮96g,麦冬48g,前胡48g,炒苦杏仁48g,清半夏48g,黄芩96g,蜜百部72g,黄柏96g,桑白皮48g,甘草48g,蜜麻黄48g,炒葶苈子48g,炒紫苏子48g,炒天南星32g,桔梗48g,炒瓜蒌仁48g。

【制法】以上16味,炒紫苏子、炒瓜萎仁粉碎成粗粉,装入药袋内,与陈皮等14味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2h,第二次1h,合并煎液,滤过,静置,取上清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60℃)的清膏。另取蔗糖650g制成单糖浆,与上述清膏混匀,加入羟苯乙酯0.1g、香精1mL,搅匀,加水至1000mL,混匀,即得。

【性状】本品为黑褐色的黏稠液体;气香,味微苦涩。

【功能与主治】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咳嗽、咳痰等。

【用法与用量】口服。1~2岁一次5mL;3~5岁一次10mL;成人一次20~25mL,一日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