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剂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概  述

一、中药制剂前处理的含义

中药制剂前处理系指中药制剂成型前所进行的粉碎、筛析、混合、浸提、分离、纯化、浓缩与干燥等单元操作的总称。中药制剂前处理是制剂生产的重要工序,是保证中成药质量的关键环节,关系到方剂药效物质基础及制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中药与化学药品、生物制品相比较,其主要区别在于药物原材料的不同,中药多来源于植物、动物,用量大、体积大、口感差。在制剂成型之前一般都要经过前处理工序以改变物料性状,富集有效成分,降低或去除毒性成分及杂质,减少服用量,为成型工艺提供高效安全、质量可控的半成品。

二、中药原料的准备

药材品种繁多,来源复杂,即使同一品种,由于产地、生态环境、栽培技术、加工方法等不同,其质量也会有差别;中药饮片、提取物、有效成分等原料也可能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为了保证制剂质量,应对原料进行鉴定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投料。

一般药厂的药材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购进原药材,进行净制、炮制等前处理工序,以满足制剂需要;另一种是直接购进饮片进行投料。两种原料都必须符合《中国药典》等法定标准的要求。各中药生产企业在GMP改造过程中,应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合理设置中药前处理车间。

多来源的药材除须符合质量标准的要求外,一般应固定品种。对品种不同而质量差异较大的药材,必须固定品种,并提供品种选用的依据。药材质量随产地不同而有较大变化时,应固定产地;药材质量随采收期不同而明显变化时,应固定采收期。规模较大的药品生产企业一般有自己的种植基地或与农户合作种植。对于列入国务院颁布的《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中的28种药材,应提供自检报告。涉及濒危物种的药材应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并特别注意来源的合法性。提取物和有效成分应特别注意有机溶剂残留的检查。

需自行炮制的药材,应根据处方对药材的要求以及药材质地、特性的不同和提取方法的需要,对药材进行必要的炮制与加工,即净制、切制、炮炙、粉碎等。炮制方法应符合国家标准或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制定的炮制规范。本章论述除炮制以外的前处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