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应用与实训:西门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任务三 用计数器实现长定时控制

【任务目标】

1.学习S7-200系列PLC的计数器指令。

2.掌握使用计数器指令进行编程的基本方法。

3.掌握任意周期脉冲形成电路的编程技巧。

4.学会通过改变定时器或计数器预置值进行用户程序快速调试的方法。

【任务分析】

PLC提供的定时器定时时间较短,如果需要长时间定时,通常采用定时器和计数器配合的方式,把需要定时的时间分成若干时间块来实现。

计数器长定时控制通过CPU224型PLC来实现控制,其硬件安装布局如图2-10所示。转换开关SA与PLC的输入端子I0.0相连,闭合时定时开始。按钮SB与输入端子I0.1相连,按下则定时时间清零。控制要求:合上SA,630min后点亮与Q0.0相连的输出指示灯HL。TX为端子板。

图2-10 计数器长定时控制硬件安装布局图

【相关知识】

一、计数器指令格式

计数器利用输入脉冲上升沿累计脉冲个数,S7-200系列PLC有递增计数(CTU)、增/减计数(CTUD)、递减计数(CTD)3类计数指令。计数器的基本结构与定时器基本相同,主要由预置值寄存器、当前值寄存器、状态位等组成。

计数器的梯形图指令符号为指令盒形式,指令格式见表2-19。

表2-19 计数器指令格式

梯形图指令符号中,CU为增1计数脉冲输入端;CD为减1计数脉冲输入端;R为复位脉冲输入端;LD为减计数器的复位脉冲输入端。计数器编程范固为C0~C255,PV预置值最大范围32767,PV数据类型为INT(整数)。

二、计数器工作原理分析

下面从原理、应用等方面,分别叙述增计数指令(CTU)、增/减计数指令(CTUD)、减计数指令(CTD)3种类型计数指令的应用方法。

1.增计数指令(CTU)

增计数指令在CU端输入脉冲上升沿,计数器的当前值增1计数。当前值大于或等于预置值(PV)时,计数器状态位C-bit置1。当前值累加的最大值为32767。复位输入(R)有效时,计数器状态位复位(置0),当前计数值清零。增计数指令的应用可以参考表2-20中示例程序理解。

2.增/减计数指令(CTUD)

增/减计数器有两个脉冲输入端,其中CU端用于递增计数,CD端用于递减计数,执行增/减计数指令时,CU/CD端的计数脉冲上升沿增1/减1计数。当前值大于或等于计数器预置值(PV)时,计数器状态位置位。复位输入(R)有效或执行复位指令时,计数器状态位复位,当前值清零。达到计数器最大值32767后,下一个CU输入上升沿将使计数值变为最小值(-32768)。同样,达到最小值(-32768)后,下一个CD输入上升沿将使计数值变为最大值(32767)。

增/减计数指令应用程序示例见表2-20。

表2-20 增/减计数指令应用示例

3.减计数指令(CTD)

复位输入(LD)有效时,计数器把预置值(PV)装入当前值存储器,计数器状态位复位(置0)。CD端每一个输入脉冲上升沿到来时,减计数器的当前值从预置值开始递减计数,当前值等于0时,计数器状态位置位(置1),停止计数。

减计数指令应用示例见表2-21。

表2-21 减计数指令应用示例

程序运行分析:减计数器在计数脉冲I0.0的上升沿减1计数,当前值从预置值开始减至0时,计数器输出状态位C-bit置1,Q0.0通电(置1)。在复位脉冲I0.1的上升沿,计数器状态位置0(复位),当前值等于预置值,为下次计数工作做好准备。

【操作指导】

1.画出接线图,安装电路

根据任务要求,采用S7-200 CPU224 AC/DC/RLY型PLC,计数器长定时控制电路I/O接线如图2-11所示。

图2-11 计数器长定时控制电路I/O接线图

在教师指导下,按图2-11计数器长定时控制电路I/O接线图完成电路的硬件接线。在满足一般电气安装基本要求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输入按钮、开关及输出指示灯按硬件布局图安装在按钮安装支架上,并通过连接电缆与主板接线端子相连。连接电缆应采用尼龙绕线管进行保护。

(2)为保证接线安全可靠,所有电器元件接线端子上,只允许安装最多两根导线,电气接点上导线较多时,可采用串联的方法进行连接。

(3)系统工作电源通过单相电源插头线接至TX后再接入小型断路器QS进线端。

2.自检

检查布线,检查是否掉线、错线,是否漏编、错编,接线是否牢固等。

3.编辑控制程序

在装有STEP 7-Micro/WIN V4.0 SP6编程软件的个人电脑上编辑PLC控制程序,编译后保存为“*.mwp”文件备用。计数器长定时控制电路梯形图程序见图2-12(a),指令表程序见图2-12(b)。

图2-12 计数器长定时控制电路程序

输入输出继电器地址分配如表2-22所示。

表2-22 输入输出继电器的地址分配表

其他编程元件地址分配如表2-23所示。

表2-23 其他编程元件的地址分配

简要说明:计数器长定时控制电路采用PLC内部编程元件定时器T37和计数器C10、C11、C12配合实现。

在图2-12所示计数器长定时控制梯形图程序中,网络1是一个典型的任意周期脉冲形成电路。每当计时时间达到设定值时,T37的动断触点(T37-bit)将断开一个PLC扫描周期,从而使T37复位。T37的动合触点则输出一个宽度为PLC扫描周期的针状脉冲,作为计数器C10及C12的输入计数脉冲。

网络2构成周期为1h的脉冲形成电路。C10的动合触点每小时输出一个宽度为PLC扫描周期的针状脉冲,该脉冲使C10复位并作为计数器C11的输入计数脉冲。

网络3为10h(600min)定时控制电路。

网络4为600min+30min定时控制电路。

网络5为输出控制电路,即630min定时时间到,输出线圈Q0.0得电,输出指示灯亮。

4.程序下载

① 在PLC断电状态下,用USB/PPI电缆连接电脑与S7-200 CPU224 AC/DC/RLY型PLC。

② 合上控制电源开关QS,将运行模式选择开关拨到STOP位置,通过软件将编制好的控制程序下载到PLC。

注意:一定要在断开QS的情况下插拔适配电缆,否则极易损坏PLC通信接口。

5.运行抢答器控制程序

① 将运行模式选择开关拨到TERM位置,使PLC进入暂态方式。

② 为快速调试程序,在编程电脑与PLC联机状态下,调整T37时间预设值PV=5。

③ 通过电脑使PLC进入RUN状态,合上转换开关SA,观察彩灯电否在315s后点亮。

④ 通过电脑将T37时间预设值重新调整为PV=600。试运行程序。

【课后思考】

1.在图2-12所示计数器长定时控制程序中,如果需要将定时开灯改为定时关灯,程序应作怎样修改?

2.单个定时器最长定时时间是多少?如果仅用定时器完成630min定时控制,需要多少个定时器?如何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