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电影的产生和发展
微电影(Micro Film),即微型电影,又称微影、小型电影,指的是在电影和电视剧艺术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小型影片,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可观赏性。微电影兴起于草根——各种参差不齐的“小短片”,依托于各种相机、DV、手机,它从个人自拍的随性表达,渐渐登堂入室,上升到电影的层次。
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制造出“活动电影机”,公开放映所摄短片,这些短片如《火车进站》《工厂大门》《水浇园丁》都只有很短时间,利用短片去讲述一个事件,可以说这些短片都是现在微电影的雏形。
短片类型丰富,形式也各有不同,是电影中最令人眼花缭乱的一种形式,它既不是一种风格,也不是一个种类。短片也是影视专业的训练手段之一,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院长蒲剑表示,微电影的形式在电影教学中早就属于常规内容。学生们的想象力、创意,正是目前传统电影创作中普遍缺乏的,微电影的形式给了创作者很大的发挥空间。
2002年,旨在展示当代世界电影的最高艺术水准, 15位世界大师级导演应邀各拍10分钟短片,串成一部150分钟的电影。每位导演在10分钟内所选择的主题和题材不拘一格。其中,第7部就是由中国著名导演陈凯歌拍摄的10分钟微电影短片《百花深处》。这10部短片,完全具备现在微电影的特征,只是当时仅限于业内交流,没能被广大圈外人士所熟知。
2010年,吴彦祖主演的《一触即发》作为我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广告“微电影”,通过90秒展示了一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动作悬疑微电影广告(凯迪拉克公司)。全片场面宏大、制作精良,也是第一部大制作的网络微电影,堪称微电影时代的里程碑。
2010年,由11位当代青年导演中的翘楚执导的系列电影短片《11度青春系列电影》问世,其中压轴影片《老男孩》一经推出,立刻成为网络点击热点。以《老男孩》为代表的“11度青春”系列微电影席卷全国,开创了微电影元年。
2011年1月,著名导演杨志平先生率先提出了“微电影”概念,其被公认为“微影之父”。随后,各大门户网站推出自己的微电影计划,其中搜狐视频携手中影推出了“7电影”计划,腾讯视频联合湖南卫视推出了青春态度微电影、九分钟电影大赛等板块,爱奇艺推出系列微电影《城市映像》。各种微电影节应运而生,从此拉开了微电影时代的序幕。
微电影借助互联网的东风,利用各类新媒体平台,每年在微电影创作数量上,都会取得一个重大的突破,现在已经成为新媒体时代的重要信息资源。
如果说,我们把带有情节的视频片都作为微电影的话,那么,微电影范围将大大拓宽。例如:在婚礼上播放的视频片,我们称之为婚礼微电影;单集的动画片称之为动画微电影;带有情节的广告片,我们称之为广告微电影,等等。由于微电影创作隐藏的商机,为微电影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只要你会讲故事,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可以涉足创作微电影,我们已经进入了全民微电影创作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