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颈肌筋膜综合征
颈肌筋膜综合征是指源于颈肩部肌肉、筋膜、韧带、肌腱等结缔组织的疼痛综合征。本病临床上称谓颇多,诸如颈部肌筋膜炎、肌肉风湿症、肌筋膜纤维组织炎、纤维肌炎等。本病无明显器质性改变,间歇发作,可自愈。但由于其不会危及生命,故长期以来对本病研究认识不足。颈肌筋膜综合征的发病与职业因素、环境因素等有关。男、女均可发病,以女性为多见,比例约为1∶4,多见于中年以上。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一、临床表现
(1)症状
① 疼痛:疼痛为主要症状,可为隐痛、胀痛、酸痛,发生的时间长短不一,可为非持续性的疼痛,也可为突然性疼痛。多数病人可指出疼痛部位,痛可向远处放射,可由颈后部涉及头枕部,肩臂部及上背部,但并不符合周围神经或神经根的解剖分布。还可伴有自主神经症状,如头痛、头晕、耳鸣、肢体发凉、皮肤竖毛肌反应,甚至血压改变等。疼痛常因气候改变、劳累而加重,遇暖、休息而减轻。
② 颈部僵硬、活动不适:自觉颈后部僵硬感、紧束感或有重物压迫之沉重感,致使颈部活动不灵活。当静止不活动如早晨起床后,僵硬、沉重症状加重。活动后症状减轻,疲劳或过度活动后症状反而加重。
(2)体征
① 颈部患处有特定的压痛点,一般位置局限、较浅,触压此点,可立即引起剧烈疼痛,并可向一定部位扩散,称为激痛点。位于肌肉的激痛点,疼痛可布及全肌,位于肌腱附着处者,常有局限性痛。用0.5%普鲁卡因作激痛点封闭后,疼痛可完全消失或明显缓解。
② 颈项局部肌肉痉挛、僵硬,颈后可触及皮下结节、条索肿块,压迫此点可引起患者疼痛症状的再现。
③ 颈部活动常受限。长期发作性肌痉挛,晚期导致肌挛缩,可使关节处于失衡状态而影响关节功能。
④ 一般无皮肤感觉障碍,腱反射正常。
(3)辅助检查 X线检查无特殊发现,化验检查基本正常。
二、诊断要点
(1)慢性劳损或风湿寒冷病史。
(2)项背及肩部疼痛,常可因劳累或着凉受寒而加重。
(3)颈项部及肩背部可触及激痛点,甚则可激惹远处部位的传导性疼痛。痛点封闭后症状可减轻。颈肌痉挛,颈部活动往往受限。皮肤感觉及腱反射正常。
(4)X线检查及化验检查无异常。
【治疗】
一、中药内治
(1)风寒湿侵 表现为发病急,全身肌肉酸痛,项强不适,活动不灵,遇寒痛增,得温痛减。寒冷潮湿易诱发本病。风邪侵袭为主者痛无定处,湿邪侵袭为主者颈肩麻木不仁,身重如裹。舌质淡,苔白或腻,脉弦滑。
治法:祛风散寒,胜湿止痛。
方药:羌活胜湿汤加味(《内外伤辨惑论》)。
组方:羌活9g,独活9g,藁本6g,防风6g,甘草6g,川芎6g,蔓荆子3g。寒胜者加桂枝、川乌;湿胜者加萆薢、秦艽。若寒邪偏重者可加制川乌、制草乌各6g,桂枝10g,以散寒通络。若温邪偏重者可加秦艽10g,桑寄生12g,薏苡仁10g。
(2)气血瘀滞 表现为颈肩背疼,痛有定处,痛如针刺,夜痛甚,舌质暗紫,苔白,脉弦涩。
治法:活血行气,祛瘀止痛。
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医林改错》)。
组方:秦艽3g,川芎6g,桃仁9g,红花9g,羌活3g,甘草6g,没药6g,当归9g,五灵脂6g,香附39,地龙6g,葛根9g。
(3)脾肾两虚 表现为面色淡白,形寒肢冷,纳呆,四肢乏力,下利清谷,腰酸膝软,头项沉重。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苔白或腻,脉沉细。
治法:温补脾肾,强筋壮骨。
方药:四神丸(《内科摘要》)合当归四逆汤(《伤寒论》)加减。
组方:肉豆蔻6g,补骨脂12g,当归12g,吴茱萸6g,桂枝9g,细辛5g,通草9g,甘草6g。若以脾虚表现为主者可加茯苓10g,白术10g。若以肾阳虚表现为主者可加熟附子6g,肉桂10g。若症状久治不愈,反复发作者可加地龙12g,全蝎5g,以加强通络之功。
(4)肝郁气滞 表现为肌肉麻木胀痛,或震颤抽搐,或有肌肉萎缩,有时因情志改变而发作。舌质淡,舌边有瘀斑,苔白,脉弦紧。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通络。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景岳全书》)。
组方:柴胡15g,芍药12g,枳壳12g,甘草5g,川芎9g,香附9g。情志不舒者加郁金9g,桔梗9g,栀子9g;久病不愈者加当归9g,鸡血藤15g,桂枝9g。
(5)痰浊阻脉 表现为颈背疼痛酸胀,局部寒凉畏冷,得暖痛减,但过时如旧,并时有呕眩,舌质淡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祛痰化浊,通脉止痛。
方药:指迷茯苓丸加味(《指迷方》)。
组方:半夏60g,茯苓30g,枳壳15g,玄明粉8g,桂枝15g,附子9g。
(6)肝肾亏虚 颈肩背隐痛不绝,痛处泛泛,喜温喜按,劳则痛加,筋骨痿软无力,舌质淡,苔少,脉细弱。
治法:补肝肾,益气血,壮筋骨。
方药:健步虎潜丸加减(《伤科补要》)。
组方:龟胶12g,鹿角胶12g,首乌12g,杜仲12g,锁阳12g,当归12g,熟地黄12g,威灵仙12g,黄柏12g,人参6g,羌活6g,白芍6g,白术6g,川附子6g,葛根12g,甘草6g。
二、中药外治
(1)贴法 本病的急、慢性期均可选用具有祛风散寒除湿,活血化瘀止痛功效的膏药外贴。
① 麝香壮骨膏、狗皮膏、风湿止痛膏(中成药)外用。
② 化坚膏(《中医伤科学讲义》经验方):本方组成用法参见第二章第二节药物外治法。本方祛风化痰,用于损伤后期软组织硬化或粘连等。
③ 损伤风湿膏(《中医伤科学讲义》):生川乌4份,生草乌4份,生南星4份,生半夏4份,当归4份,黄荆子4份,紫荆皮4份,生地4份,苏木4份,桃仁4份,桂枝4份,僵蚕4份,青皮4份,甘松4份,木瓜4份,地龙4份,乳香4份,没药2份,羌活2份,独活2份,川芎2份,白芷2份,苍术2份,木鳖子2份,山甲片2份,续断2份,栀子2份,地鳖虫2份,骨碎补2份,赤石脂2份,红花2份,牡丹皮2份,白芥子2份,细辛1份,麻油320份,黄铅粉60份。用麻油将上药浸泡7~10日后以文火煎熬至色枯,去渣,再将油熬约2h左右,滴水成珠,离火,将黄铅粉徐徐筛入搅匀,成膏收贮1周,待去火气,外用摊于患处。本方用于跌打损伤及风寒湿痹。
④ 万灵膏(《医宗金鉴》):本方组成用法参见第二章第二节药物外治法。本方散瘀消肿,舒筋止痛,祛寒通络,用于跌打损伤或寒湿为患,局部麻木疼痛。
(2)擦法 本病急慢性发病中,局部酸痛不适,活动受限,均可采用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中药外擦,本方法简便易行。
① 正红花油、骨友灵等外擦患处。
② 活络油膏(《中医伤科学讲义》经验方):红花60g,没药60g,白芷60g,当归240g,白附子30g,钩藤120g,紫草60g,栀子60g,黄药子30g,甘草60g,刘寄奴60g,牡丹皮60g,冰片60g,生地240g,制乳香60g,露蜂房60g,大黄120g,白药子30g。上药置铁锅内,放入麻油4500g,用文火将药炸透存性,过滤去渣,再入锅武火烧熬,放黄蜡1500g,冰片60g,用木棍调和装盒。用手指蘸药擦患处。本方活血通络,主治损伤后期软组织硬化或粘连。
(3)热熨法 多采用温经祛寒,行气活血止痛的药物,加热后热熨局部,对于颈肌筋膜综合征急性或慢性期均适用。
① 热敷散(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经验方):本方组成用法参见第二章第二节药物外治法。本方行气活血,温通经络,兼祛风湿。治慢性颈肩腰腿痛、软组织慢性炎症,肌腱及关节粘连。
② 熨风散(《疡科选粹》):羌活、白芷、当归、细辛、芫花、白芍、吴茱萸、肉桂各等量,连须赤皮葱适量。药共为末,每次取适量,与适量的连须赤皮葱捣烂混合,醋炒热,布包,热熨患处。本方温经散寒,祛风止痛。主治流痰及风寒湿痹证所致的筋骨疼痛。
③ 熨药方(《伤科学》):荆芥、防风各15g,羌活、独活各6g,透骨草、桂枝、海桐皮、川楝子、桑枝、防己各9g。上药为末,装在布袋中,扎紧口袋,煎热,热熨患处。注意不要烫伤皮肤。本方活血舒筋止痛。
三、针灸疗法
本病的临床表现多与手足太阳经、少阳经密切相关,故选穴时应以太阳经上穴位为主,辅以少阳经穴位。治法则以温经散寒,调和气血为主。
1.毫针
(1)取穴
主穴:风池、大椎、天柱、肩中俞、后溪、昆仑。
配穴:阿是穴、秉风、肩井、阳陵泉、悬钟、天宗穴。
(2)操作 急性疼痛用泻法,症状缓解后用中等量刺激。肩中俞直刺0.3~0.6寸,使局部酸胀,大椎穴针尖向上斜刺0.5~1寸,使局部及两肩酸胀。针刺时可留针20~30min,留针期间每隔10min捻转1次,隔日治疗1次。
2.梅花针
(1)取穴 阿是穴、大椎、颈夹脊、肩井、肩中俞、天宗穴等。
(2)操作 阿是穴宜重叩,使局部皮肤发红或微出血。其他穴以中等强度叩击。叩后亦可在局部拔火罐。每日治疗1次。
3.耳针
(1)取穴 颈、颈椎、神门、肝、肾等相应部位。
(2)操作 以强刺激捻针约2~3min,留针30min,每日治疗1次。
4.电针
(1)取穴 同毫针治疗取穴。
(2)操作 以疏波或疏密波刺激,刺激电流输出量由小到大,以患者能忍受为度,每日治疗1次,每次30min。
5.腕踝针
(1)取穴 上5、上6。
(2)操作 取患侧穴,针体与皮肤呈30°角快速刺入,针体应在皮下浅表层,针尖向上,针深一般为1.4寸,一般无针感,不提插,不捻转,留针30min,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6.头皮针
(1)取穴 躯干感觉区、足运感觉区。
(2)操作 患者坐位或卧位,快速进针,刺入一定深度后,快速捻转,不提插。持续捻转2~3min,留针5~10min再重复捻转,反复捻转2~3次后即可出针。每日针刺1次,10次为1疗程。
7.灸法
(1)取穴 可同毫针法的取穴。
(2)操作 常可用艾条灸、艾炷灸、温针灸、温灸器灸。每次选3~5个穴,灸10~20min,每日1次,10日1个疗程。间隔2~3日可行第2个疗程。
四、推拿治疗
(1)手法 揉法、按法、法、拿法、弹拨法、点穴法、击法、扳法。
(2)取穴 风池、风府、大椎、后顶、肩井、肩中俞、阿是穴等穴位。
(3)操作 患者取端坐位,医者立于其后方,先以轻柔的按揉手法在项背部、肩部操作。然后以法在颈肩部痉挛的肌肉处广泛松解2~3min,找到颈肩部硬性结节或痉挛的索条后(激痛点)以轻重交替的揉捻法操作,并可在揉捻的过程中施用局部弹拨和戳按法,放松痉挛的软组织,疏通经络,松解粘连。再捏拿肩井,点按风池、风府、大椎、后顶、肩井、肩中俞、阿是穴等穴位。再用法、按揉等法施术于患部5min,然后以虚掌在肩背部行拍法,最后以颈部的旋转扳法,听到“咯噔”声后结束手法。
(4)注意事项 手法操作的力度宜先轻后重,结束时宜用轻手法。急性期时宜用轻手法,慢性期时手法可适当加重。治疗期间宜适当休息,注意体位调节及改变工作时的不良姿势。治疗期间配合针灸、理疗、封闭等其他疗法,可收到较为满意的疗效。
五、中药离子导入疗法
中药离子导入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之一。治疗时多采用具有行气止痛、活血化瘀、温经通络作用的药物,通过直流电离子导入,直接到达病损处,使局部血管扩张,血供增加,而起到治疗作用。
药液制备:草乌15g,威灵仙30g,当归30g,羌活30g,红花30g,桑枝40g,伸筋草30g,丹参40g,延胡索40g,五加皮40g,艾叶30g,刘寄奴40g。加水2000ml,煎至1000ml,过滤后浓缩至500ml备用。
操作方法:治疗时,患者仰卧位,将浸有药液的绒布放在装有铅板的衬垫上,然后置于颈部患处,连接电疗机阳极、阴极置于背部一侧天宗穴处。电源接通后患者以自觉治疗部位皮肤有针刺样麻灼感但可忍受为度,时间为30min,每日1次,急性期时治疗5~7次为1个疗程,慢性期时治疗10~14次为1个疗程,间隔5日后可行下1个疗程治疗。
六、小针刀疗法
对肌腱附着点或筋膜的激痛点,可用小针刀松解因筋膜处的皮神经受筋膜肥厚处卡压所致的疼痛。
七、封闭治疗
可利用活血化瘀类中药制剂加普鲁卡因浸润激痛点,阻断疼痛刺激,缓解肌肉痉挛,扩张血管,冲洗和带走炎性代谢产物,以起到治疗作用。常用复方当归注射液或复方丹参注射液加1%普鲁卡因或2%利多卡因,按病变范围抽3~5ml,可再加入泼尼松龙或用曲安奈德25mg,以促进炎症消散。注射越早,效果越好。
八、其他治疗方法
(1)物理治疗 可给予热疗,如红外线、蜡疗、热水袋、电疗垫等,在患处进行治疗,能起到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减少充血,解除肌肉痉挛的作用。如有条件者亦可行温泉浴。
(2)西药治疗 主要是对症治疗,以缓解疼痛及肌肉痉挛,可内服抗炎、镇痛及抗风湿药物。止痛药中,如同时具有局部及中枢止痛作用的药物则更好,如布洛芬、氯唑沙宗片等。巴比妥类药物可在睡眠前服用,以缓解肌肉痉挛及神经紧张,如苯巴比妥,每日3次,每次0.03g,或戊巴比妥钠,每日1~2次,每次0.1~0.2g。
病情严重者可使用激素,如地塞米松1.5mg,每日3次。也可用利尿剂或脱水剂,如呋塞米20mg肌注,每日1次,或20~40mg口服,每日2次。
(3)氯乙烷喷雾疗法 喷雾方向顺肌纤维方向,角度与皮肤呈30°角。主要喷在激痛点区,如有效可喷用数次,若无效可再予封闭。此药易挥发,接触部位迅速散热,使局部冷却,此法机制为借助寒冷刺激抑制脊髓后角细胞的冲动,同时也抑制了激痛点的向心传入冲动,从而抑制了传出纤维产生的痉挛作用。但必须注意,一次不可喷射过多,以防局部发生冻伤。此法目前较少应用。
(4)清除感染灶 病灶感染学说尚未被公认,但有报道说扁桃体炎、鼻窦炎患者同时伴有颈肌筋膜综合征者,经相应抗炎对症治疗后可以取得很好的疗效。似乎可以说明部分患者与感染有关。
【运动康复】
1.双手托顶:取站立或坐位,两手手指交叉相插反转,掌心向上,尽量向上伸直两上肢顶举,同时头部后仰,直视手背,使经常低头垂臂的工作姿势得以舒展平衡。
2.单手托顶:取站立位,两手手腕尽量背屈,一手向上挺举托天,另一手向下伸压地,使两上肢在腕背屈位形成上下对抗性伸展,同时头颈转向手压低的一侧。两手交替缓慢进行。
3.双手提颈:先将一掌置枕项部,拇指置一侧的风池穴处,另一掌压在另一手背上,拇指置另一侧的风池穴上,两掌及两拇指同时将颈后肌挤压并做提肌动作,挤提和放松反复进行,并上下移动。
【预后】
本病可经常发作,有一定的自愈倾向,间歇期及疾病治愈后可无任何后遗症状。治疗主要采取综合性的保守疗法,且绝大多数病例能收到满意疗效。当注射无效或痛性结节明显,经保守治疗无效,可行激痛点结节或痛性筋束手术切除术。手术可在局麻下进行,术前确定好痛性结节的位置,并做好记号,以免局麻药浸润后找不到。术中宜仔细寻找痛性硬节,并将其游离切除。
【预防与调摄】
为了防止本病的复发可采用与项争力、哪吒探海等练功方法加以预防。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导致本病发生与复发的因素,如意外损伤、过劳、单一而不正确的劳动姿势、不正确的睡眠姿势、枕头过高等。治疗口腔及上呼吸道感染,避免受寒及注意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急性期应注意休息,急性期过后应做些轻柔活动,慢性期宜经常变动体位。平时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如体疗、气功、太极拳等,可有针对性地进行颈部肌肉锻炼,可增强肌肉的抗损伤、抗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