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设计以人为本
第一节 人对造物的需要
一、概述
设计成为一门学科,是以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瓦萨里(Giorgio Vasari,1511~1574年)于1563年在佛罗伦萨所创立的设计学院(Accademia del Disegno)为标志的。当时,意大利文中的disegno(设计)除了有在中世纪后期所特指的“素描”之意,又增加了一个含义——设计。不过,等到disegno作为学科名用英文中的design来表述,这要到1837年英国成立公立设计学院(Government School of Design)。但长久以来,“设计”一词在汉语中并不作为学科术语。英文中的design在汉语里面长期被译作“图案”,直到今天仍有此义。1904年11月,南京“三江师范学堂”开始设图画和手工课程,这正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文disegno的含义。今天作为现代汉语中的学科术语“设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学者从汉语中选定的汉字而确立的。尽管日语用汉字的“设计”来对应英文的design,但日文中却用片假名デザイン来作为设计的学科名。虽然“设计”这一术语在汉语里面长期缺失,可并不等于没有设计行为。古汉语里一直用“经营”来指设计行为。
现代设计是一种具有实用性的创造活动,既有艺术性,同时也具有科学性,作为一门学科,它不但涉及广泛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具有深刻的哲学含义。从广义上讲,设计是一个沟通“思维”与“行为”、沟通理论和实践的活动。
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便出现了现存最早的设计理论,主要有《周礼·冬官·考工记》《墨子》和《庄子》。作于春秋时期的齐平公五年(公元前476年)的《考工记》(佚人,又说为战国时期齐国的作品),载述的主要是当时的工艺和分类(图1-1)。书中对“工”的解释是,“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烁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作车以行陆,作舟以行水,此皆圣人之所作也。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
图1-1 考工记
这里所提到的“天、地、人”之间的协调关系及其对“良器”的决定作用,与我们今天对设计师的“绿色设计”要求甚为一致。书中又将攻治木材的工匠分为七类,攻治金属的工匠分为六类,攻治皮革的工匠分为五类,画色装饰的工匠分为五类,雕琢磨光的工匠分为五类,制作陶器的工匠分为两类。而书中所记青铜冶炼“六齐”之说,切合合金配比规律,又为世界上最早的合金配比经验的总结。
中国自秦始皇统一之后的公元前221年始,在设计实践上的变化是,从度量衡到马车、战车的尺寸,都标准化了;有关设计的理论思考,也大致沿着具有本民族特征的思维轨迹而进行着。而在与西方设计理论相汇之前可视作有关设计的理论著述,最重要的是东汉王充的《论衡》(约公元97年)、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1086年)、宋代李诫的《营造法式》(1103年)、明代王圻父子编的《三才图会》(1609年)、明代计成的《园冶》(1634年)和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1637年)。
不过,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改革开放以前,与此时西方学者对中国设计史论的研究相比较,我国学者的研究相对滞后。正如我们知道的,现代汉语中对应于英语“design”的“设计”一词,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艺术教学中,真正对“设计”意义的重视,直到80年代后期才开始萌动;也是在这个时期,田自秉先生出版的《中国工艺美术史》(1985年),弥补了长期以来设计史教学的空白。
“天人合一”指人与自然的和谐、亲和的关系,体现了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和文化的精神追求。中国建筑、园林、工艺美术都表现出遵循于自然与人工的融合——将自然物性和人的巧妙思考相结合的东方哲学。“天人合一”一直根植于中国设计艺术思想之中,在中国绘画上,表现为描绘自然景色的山水画,而在设计上,其典型则表现为因地制宜,利用自然环境,组织借景、构造,布置建筑、花木的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园林设计。从哲学的角度来说,其返璞归真、清净无为、无雕饰的朴素之美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主张。
中国古代工匠力求充分表达材质的自然属性,竭力追求顺应自然,着力显示纯自然的天成之美,而尽量避免纯粹形式的规整性,以“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意境体现了中国园林设计最高层次的审美观念和艺术准则(图1-2),这成为中国古代设计的最大特点之一。
图1-2 苏州园林
19世纪工业革命以来,设计在西方国家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职业,产品的生产和设计的发展使得现代设计具有了社会性的意义。
二、人的需求
现代设计的对象是产品,而设计的目的则是满足人的需要,即设计为人而设计,设计是人需求的产物。其中,生理需要包括饮食、休息,而心理需要则涉及安全感、满足感、社会认可感以及文化艺术等方面。当代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行为由人的动机所支配,而动机的产生则来源于人的需要,人的行为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这种目的正是人的需要,其模式规律是:需要—动机—行为—目的。
(1)需要
需要指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和欲望,根本上说是一种心理现象,是产生各种行为的原动力。人为了生存生活,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需要,这是满足和保障人生存生活的要求,因此,人的行为也就表现为为了实现这些需要而做出的努力。例如,我们每天都要面对的衣食住行,正是我们日常所需。人的需要是需要的对象和需要的主体之间的状态,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状态是“失调”的状态,需要得到满足,这种状态就是“协调”的状态。
人的需要是由人的本性决定的,人的本性的需要,实质上是人的内在价值的反映。
(2)动机
动机是为满足某种需要而发生行为的想法和念头,是促成行为的内部的动力,也是激发人们行为的内因,即活动的动因。如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感到饥饿就会觅食一样,动机的产生源自于需要,当这种需要处于萌芽状态时,表现为在人的模糊意识里产生了不安之感,逐渐产生意向,这是一种趋向意识,随着需要的强弱而变化。随着需要的增强,意向转化为愿望,最终导致行为的产生。人的行为的特点在于人具有理性,有能力在具体情境也就是现实状况中进行判断,分析后果之后再进行行为区别。人的需要引发了动机,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原因;动机通过理性支配,和需要共同催生了行为。行为是人为了某种目的而进行的活动,而行为的指向则是目的,即目的性。
人的造物(设计)行为就是来自于人的生存和生活的需要,因此,需要是创造之母,人类的设计、创造的行为是在人类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必然结果。
动物的需要是天生的本能的需要,如捕食、挖洞、筑巢等需要,但人的需要除了这些天然的需要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人类社会所创造的需要。与动物不同,从人类发展的历史看,造物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虽然有些动物也能够简单造物,但是动物的造物与人类的造物有着本质区别,也就是需求的本质不同。
(3)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要理论”
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同时也是多层次的,当然也是发展变化的,具有阶段性。人的需要从最低级的需要开始发展到高级的需要,呈阶梯状,分为五个基本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归属与爱)、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图1-3)。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中所提出。
图1-3 马斯洛“需要理论”阶梯图
生理的需要:所谓“民以食为天”“食色,性也”,食物、居住、睡眠、空气、水、性是人类的基本生理需要,也是人类最强烈、最原始、最显著的需要。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推动人们行为活动的最强大的动力。
安全的需要:在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人类希望得到进一步的心理方面的满足感。如生理上、心理上、环境上、经济上等的安全的需要,寻求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秩序感和稳定感。
社会的需要:即归属和爱的需要。在前两者得到满足之后,人还具有社会性的需要——与人沟通,得到别人的支持、理解、安慰,与社会保持联系,获得他人的友谊、信任。人是社会的人,每个人都有一种归属于团体或群体的情感(归属感),希望成为其中一员并得到相互关心和照顾,使自身不感到孤独,因此,人需要社会交往。费希特认为,人只有在人群中才能成为一个人。如果人要存在,必须是几个人。所以说社会的积极意义在于保证个人的尽情发展和人与人之间的自由交往,人在社会里,不但要视自己为自身目的,更重要的是把别人也当作自身目的看待。只有当归属感和爱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人才会产生更高一层的社会需要,比如希望得到爱和爱他人,与他人建立友谊,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被团体所接纳,有归属感,等等。
尊重的需要:尊重包含了自尊和来自他人的尊重两个方面。自尊指获得信心、能力、本领、成就、独立和自由等的愿望。来自他人的尊重则是指威信、社会承认、关心、接受、名誉、地位。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会到自己生活在世界上的用处和价值。
自我实现的需要:即人类成长、发展、利用潜力的心理需要。马斯洛认为这种需要是“一种想要变得越来越像人的本来样子、实现人的全部潜力的欲望”,是一种高级的精神需要。这种需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胜任感,表现为人总是希望干称职的工作,喜欢带有挑战性的工作,把工作当作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为出色地完成任务而废寝忘食地工作。另一方面是成就感,表现为希望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并取得成功。例如画家努力完成一幅绘画、音乐家努力演奏好乐曲、指挥员千方百计要打胜仗等,这些都是在成就感的推动下而产生的。
由以上可以看出,人类有着不同层次的需要,从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到高层次的心理需要,而人的造物活动就是为了满足人类不同层面的需要而进行的。从最基本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到高级别的为了审美、装饰等的实用工艺品、工业设计产品、宗教和陈设欣赏品,适应了人类不同层面上物质的和精神的需要。
从造物的角度看,人通过造物来达到需要的满足,即目标的实现。而造物和设计的目标的实现又成为下一个创造活动的基础,继续满足新的需要,人类的造物活动(设计创造)就是以这样的一种形态来不断发展前进的。不同层次的需要表现出人类需要的变化和多元性,从一般的生产生活用具到具有艺术性质的创造,反映出人类需要的上升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