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事与节气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衣食以农桑为本”,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历代都极为重视农业。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勤劳而又智慧的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认真探索,勇于创新,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明。二十四节气就是众多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二十四节气源于我国黄河中下游一带,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早在春秋时期,聪慧的古人利用土圭(一种古老的天文器材)测日的方法,定下了仲春、仲夏、仲秋、仲冬四大节气。之后,通过农业生产实践,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成为指导农事活动的重要依据,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也成为现代农事必须遵循的气候变化的基本规律。

本书是笔者为传承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传统农业经济社会里,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创造的灿烂的农耕文明,以现代农事为主线,以各节气气候特点为依据,结合小麦等作物的生物学特性,按照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运用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的系统工程学理论,参阅一些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及农作物、园艺作物栽培学教材等编写而成。本书既介绍了二十四节气各节气的气候学含义,又从“土、肥、水、种、密、保、管”七个方面叙述了黄河中下游一带小麦、玉米、红薯、花生、棉花、苹果、梨、葡萄、桃、黄瓜、番茄、芹菜、大葱、大白菜等47种主要农作物在相关节气内的田间种植管理及操作技术,集系统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带领读者既追溯中国悠远农业文明源头,又感受现代农耕文明的魅力,是一部可长期保有的农业生产工具书。

本书编写,第一,较为全面地涵盖了黄河中下游一带主栽的主要农作物种类。第二,农事操作与节气两条主线相互融合衔接,依季节指导农事。针对每一种茬次,从播种前的一个或几个节气开始切入,讲述品种选择、整地施肥等农事,使种植者有充分准备时间,保证不误农事。第三,栽培技术先进、实用、量化。在茬次筛选上,除茄果类蔬菜选取了设施栽培茬次外,其他农作物都是选取黄河中下游一带最适宜栽培的优质高产茬次,凸显了笔者侧重优质栽培之倾向和目的,体现了“适地栽培”的最高栽培原则;对栽培农事历、施肥量、密度、植保等都尽可能采取了数字化定量描述;在品种、植株调整、保花保果、杀菌剂应用、产品贮藏等方面体现了技术的先进性、实用性。第四,语言简洁,可操作性强。从品种选择入手,接着整地施肥,伴随全程植保防病治虫,进行育苗、定植(播种)、植株调整、花果管理、肥水管理、采收、贮藏等全部农事活动。全是言之有物的农事操作方法、标准和要求,不涉及理论性的铺垫,是结合节气对以现代栽培技术进行农事活动操作的简洁描述。

在黄河中下游一带所栽培的47种农作物中,既有梨等多年生作物,又有玉米等一年生作物;既有一年一茬,又有一年多茬栽培制度;既有春、夏、秋、冬露地栽种,又有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设施种植。本书仅以某种作物的一种栽培制度的一个栽培方式为例,从该作物进行整地、播种的节气开始,至该作物收获贮藏的节气结束,叙述其栽培技术。若下一个节气的技术措施与上一个节气的技术措施相同或相近时,则描述为“参考‘××’节气”,不叙述该种作物其他栽培方式在相应节气内的栽培技术,其栽培技术可参考本书的参考文献的有关内容。

本书邀请农业生产、科研、教学、推广等部门的知名专家或学者,分作物对书稿进行了斧正审阅。“绪”由商丘市气象局冉献忠高级工程师审阅;“粮食、经济作物”由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杨青华教授、博士生导师审阅;“梨”由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李秀根研究员审阅,“葡萄”“苹果”“桃”“杏”“李”“柿”由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李道德、冯溪教授审阅;“蔬菜”由河南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王吉庆教授审阅;刘卫国推广研究员、杨批修推广研究员、吕中伟副研究员、路绪杰高级农艺师和杨谦俊高级工程师分别对全书的“病虫害防治”“粮食”“经济”“蔬菜”“果树”的作物栽培及“气候学含义”等提出了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李峰助理农艺师帮助进行了文字整理;此外,编者还引用、参阅了一些专家、学者的生产、科研成果及相关著作与文献,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有疏漏、不妥之处,敬希指正!

编 者

2015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