菇菌产品加工技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干制的方法

1.几种常用干制方法

(1)晾晒 一种自然干制的方式。包括晾干和晒干。晾干是将采收的鲜菇经整理和清洗后,摊放在竹帘、苇席和晾筛上,置于通风处,让流动空气使鲜菇的含水量逐渐降低,达到可以收藏的目的。晾干一般要3~5天,适于灵芝、茯苓、虫草等含水量小的菇菌产品的干制。晒干是将采收的鲜菇置于日光下,靠太阳散发的热能和空气的流动,使其水分蒸发,达到干燥的目的。晒干过程一般2~3天。干燥过程主要取决于光照强度和空气湿度大小。一般太阳强烈,空气湿度小,鲜菇干制快;相反,干燥过程延长。在摊晒工具上,鲜菇呈单层摆放,菇褶朝上等均同晾干法。这两种方式均不需要特殊设备,简便易行,生产成本低,适于家庭条件下小规模加工采用。晾干和晒干,干燥期较长,产品很难达到规定含水量标准,干燥过程中常易遭霉变和腐烂;产品优质品率较低。一切晾干和晒干菇菌类产品,最后都要再进入60℃条件下烘烤1~2小时。

(2)烘干 烘干是大多数菇菌产品干燥的主要方法。热源是烘干的基本条件。应根据资源集中程度、资金多少、经营方式、技术力量和能源情况等综合因素,配置不同加工能力的烘干设备。烘烤的热源可分为炭火、电热、蒸汽热能、太阳能和远红外线等,最好的能源为电热、蒸汽热能和远红外线加热等,这些热源稳定。山区和边远地区多采用炭火、煤炉和薪柴加热,但必须做到无烟、无火舌,并要隔火式烘烤。

菇菌产品干制是把鲜菇置于烘房、烘笼、烘干机中采用炭火、电热和远红外线等作热源,以尽快除去水分进行干燥的过程。烘干不受气候条件影响,干燥快,省工、省时,产品质量有保证;在烘干过程中,高温使菇体酶失活,呼吸作用停止,减少了后熟作用引起的产品质量降低;烘干制品色泽好,香味浓郁,外形丰满;烘干有利于商品价值的提高。烘干加工要建烘烤房和购买烘干机等设施、设备。

(3)冻干 这是一种全新的干燥方式,利用极低的温度,使鲜菇所含的水分在低真空条件下,通过升华,即冻结成冰的水分,直接由固态变为气态,不是冰融化为水后再蒸发。目前仅限于对蘑菇、草菇的干燥试验。基本方法是把经清理、洗净的鲜蘑菇、草菇放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抽取空气,降低温度,使其在低温、低真空条件下失水。有试验表明:蘑菇在-20℃,经低真空干燥10~12小时,可以除去90%的含水量。冻干蘑菇和鲜蘑菇形状很相似,只是质地很脆,必须用较坚实的包装物包装。冻干蘑菇,当浸在热水中几分钟,回复率为80%,据称其风味不错。冻干草菇是采用-30℃冰冻,然后干燥,失水率为鲜菇重量的75%,其干制品的感官质量比风干品好,重新吸水后的回复质量几乎和鲜菇无多大差别。由于用这种方式加工的产品分量轻,特别适合国际贸易。目前世界上已有中国台湾、美国、法国等国家采用冻干法来加工蘑菇产品。低真空、超低温处理产品时,能量消耗大,设备也受到限制,成本较高。目前,冻干法尚处在推广之中。

(4)膨化干燥 美国农业部的科学家研究成功一种蘑菇膨化干燥法。所谓膨化干燥,是将蘑菇鲜品置于膨化装置内,增加空气压力,再突然降压,使蘑菇所含的水分立即爆出。用此法干燥的产品可长期贮藏。食用时置于开水中煮5分钟即可,其鲜味、质地和维生素类能最大限度被保留,且比烘干法节约能量40%。

2.干制工艺

(1)原料选择 一般采摘的菌类,应先晾晒6~8个小时,再进行烘烤。供烘烤的原料,要求个体圆整、肉厚、卷边及剪柄(仅留1~2厘米)。且按照大小、厚薄进行分级,按级装筛入烘,分级有利于干燥一致,并有利于分级包装,使产品等级分明。

(2)装筛 将原料摆放于烘筛上,烘筛一般为尼龙纱帘或竹篾编织而成,菌褶朝向热空气来源方向摆放,要求单层摊开,不得堆积,以免影响干制速度。随着干制的进行,原料体积减小,应适当将烘筛合并,再度入烘。

(3)加温烘烤 烘烤温度由低到高。一般分为初始加温期,此期间内温度应控制在35~40℃,烘烤1~2小时;逐步加温期,此期间应烘烤1~2小时;高温阶段,最高烘烤温度不能超过65℃,否则,易造成菌体开裂、卷曲、色泽加深等。

(4)通风排湿 菌类干制时,因水分大量蒸发,烘房内相对湿度增加,会进一步影响产品的干制效果。为了加速菌体水分的不断蒸发,必须及时进行烘房通风排湿工作。通风排湿时间与菌类所含水分程度有关,刚入烘的菇菌类应加大排湿量和延长排湿时间。为了节约热量,多采取间歇通风排湿,每次排湿15分钟为宜。

(5)倒换烤筛位置 烘烤至中后期,应把先干燥的烘筛与不易干燥烘筛的位置互相倒换1~2次,使其干燥速度一致。

(6)成品包装 烘烤要按照不同的菇菌类的干制标准进行。首先要使烘烤后的成品达到标准含水量,才决定是否结束烘烤。经烘烤至干的菇菌类,要立即进行分级包装,以免吸潮。黑木耳、银耳等产品,出烘后要待产品适当回软后再分装,以免造成包装后运输途中因挤压、振动而引起碎裂。

3.影响干制的因素

不论采用哪种干制方法,均要求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达到安全含水量,这对于保持干制品的商品质量是十分关键的。干制的快慢,又与加工环境、原料种类及多种因素有影响。

(1)干制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影响 干制时水分蒸发的速度,与一定温度下的相对湿度有密切联系。一般干制环境温度为一定时,相对湿度小,水分蒸发快,干制时间短,产品色泽好,商品价值就相对的高。如果干制环境温度低,干制环境的湿度虽然不变,但水分蒸发慢,使产品容易腐败、变质和变色;而过高地提高温度,又容易把产品“煮熟”、烤焦,甚至完全丧失商品价值。正确的干制工艺:把烘烤温度调试到一定水平,同时降低环境的相对湿度,才能实现迅速脱水和干制的目的。

(2)空气流动速度的影响 在干制过程中,应注意通风透气,以便水蒸气及时外逸。干制空间,空气流动速度越大,水蒸气外逸速度越快,加速了被烘烤产品的水分蒸发,从而能加快干制过程的进行。所以一切干制设备均要留一定面积的透气孔,控制透气孔的开关程度,要根据干制温度和产品的含水量而定。透气孔关闭过大,湿热空气不能排除;关闭程度小,通风加快,热量浪费严重。

(3)被干制的原料种类和状态的影响 不同的菇菌类,个体大小、组织结构及其所含化学成分不同,干制的速度是不同的。香菇、银耳及猴头菇等个体硕大,细胞含水量大,一般较难干燥彻底;金针菇、毛木耳比较容易干燥。灵芝子实体含水量相对低,较容易干燥。一般乳菇属子实体遍布一层黏液,干制时间会更长些。即使是同一品种,加工形式不同,干制速度也会有不同,一般整菇慢,片菇快。片菇加工中,切片越薄,越容易被干制。

(4)加工原料装载量的影响 在一定的干制设备内,单位体积内所含装载的原料数量多,干制时间延长;反之则短。

(5)不同天气采收的产品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晴天采收的产品,含水量相对少,干制时,起始温度可以高些,干制时间会缩短;雨天采收的,产品含水量较多,干制起始温度要定低些,时间也会延长一些。在产品正式干制之前,应使烤房等干制设备,首先要预热到40~45℃,尽量减少烘烤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