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三视图
将物体置于三个相互垂直的投影面体系内,然后从物体的三个方向进行观察,就可以在三个投影面上得出三个视图,如图2-2所示。
图2-2 三视图的获得
2.2.1 三视图的形成
三投影面体系由三个相互垂直的正立投影面(简称正面或V面)、水平投影面(简称水平面或H面)、侧立投影面(简称侧面或W面)组成。
相互垂直的投影面之间的交线,称为投影轴,它们分别是:OX轴(简称X轴),是V面与H面的交线,它代表长度方向;OY轴(简称Y轴),是H面与W面的交线,它代表宽度方向;OZ轴(简称Z轴),是V面与W面的交线,它代表高度方向。
三个投影轴相互垂直,其交点称为原点,用O表示。
由前向后投射在正面所得的视图,称为主视图;由上向下投射在水平面所得的视图,称为俯视图;由左向右投射在侧面所得的视图,称为左视图。这三个视图统称为三视图。
为把三个视图画在同一张图纸上,必须将相互垂直的三个投影面展开在一个平面上。展开方法如图2-2所示,规定:V面保持不动,将H面绕OX轴向下旋转90°,将W面绕OZ轴向右旋转90°,就得到展开后的三视图,如图2-3所示。
图2-3 投影面的展开
在实际绘图时,应去掉投影面边框和投影轴,如图2-4所示。
图2-4 三视图
由此可知,三视图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固定的,即:主视图定位后,俯视图在主视图的下方,左视图在主视图的右方,各视图的名称不需标注。
2.2.2 三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
① 三视图之间的投影规律从图2-3中可以看出,每一个视图只能反映出物体两个方向的尺度,即:主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度(X)和高度(Z);俯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度(X)和宽度(Y);左视图反映物体的高度(Z)和宽度(Y)。
可见三视图之间的投影规律(简称三等规律)为:主、俯视图长对正,主、左视图高平齐,俯、左视图宽相等。
三视图之间的三等规律,不仅反映在物体的整体上,也反映在物体的任意一个局部结构上。这一规律是画图和看图的依据,必须熟练掌握和运用。
② 三视图与物体的方位关系。物体有左右、前后、上下6个方位,即物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从图2-4中可以看出,每一个视图只能反映物体两个方向的位置关系,即:主视图反映物体的左、右和上、下;俯视图反映物体的左、右和前、后;左视图反映物体的上、下和前、后。
作图和看图时,要特别注意俯视图和左视图的前、后对应关系,即俯、左视图远离主视图的一边,表示物体的前面;靠近主视图的另一边,表示物体的后面。
2.2.3 三视图的作图方法和步骤
根据物体(或轴测图)画三视图时,应先选好主视图的投影方向,然后摆正物体(使物体的主要表面尽量平行于投影面),再根据图纸幅面和视图的大小,画出三视图的定位线。
在画图时,无论是整个物体或者物体的每一处局部,在三视图中,其投影都必须符合“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关系。图2-5(a)所示的物体,其三视图的具体作图步骤如图2-5(b)~(e)所示。
图2-5 三视图的作图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