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廷式诗选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 江夜对月杂诗[1]

其 一

万世一俯仰,沧波空渺然[2]。怀人在寥廓,遥夜此婵娟[3]。蓬鬓清霜外,芳兰短棹前[4]。悬知瑶瑟怨,不独为当年[5]

其 二

九华动云影,浩渺接匡庐[6]。闻道窈深处,仙灵万古居[7]。清辉照露冕,幽梦托江鱼[8]。激石泠风响,铿然似答余[9]

其 三

篙师飘素发,为说斗争时[10]。火气无飞鸟,风威拂大旗[11]。上游诚得势,苦战屡濒危[12]。卅载烽烟静,鱼龙睡不知[13]

其 四

苇岸笛声起,高云为尔停[14]。哀音兼旷志,不觉有人听[15]。寒气千峰峭,孤烟九派清[16]。呼童斟美醞,回复慰心灵[17]

【注释】

[1]这四首诗属于文廷式行旅诗,系江夜舟中对月即兴抒感。可能写于光绪十二年(1886)以前。“十年踪迹,泛梗浮槎”时期(见《文廷式集》(下)光绪十二年元月二十二日《旋乡日记》)。杂诗:《文选》中有杂诗一目。李善注:“杂者,不拘流例,遇物即言,故云杂也。”唐李周翰注:“兴致不一,故云杂诗。”文廷式五古多以杂诗标题。这四首诗虽都是江夜对月有感,但各首侧重点不同,故云。

[2]俯仰:本义为低头和抬头,古代诗人常用它形容时间极其短暂。曹植《杂诗》之四:“俯仰岁将暮,荣华难持久。”王羲之《兰亭集·序》:“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作者谓“万世”都只是俯仰之间,极言之。沧波:碧波。渺然:旷远无际貌。这两句时空对照,以旷远绵邈的沧波衬托人世极其短促。“空”字最传神,意谓人世既如此短暂,白白辜负了浩渺的沧波。

[3]寥廓:旷远广阔。《楚辞·远游》:“下峥嵘而无地兮,上寥廓而无天。”“怀人”既人“在寥廓”,那所怀就变得广阔无际,触目皆是了。遥夜:长夜。婵(chán)娟:形态美好。诗中表面指月,实际指所怀念的人。古人常对月怀人,唐许浑《怀江南同志》:“惟应洞庭月,万里共婵娟。”苏轼中秋词《水调歌头》结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怀子由”(苏辙)。从文氏该诗看,这两句也应该有具体所指,通宵怀念此人。

[4]蓬鬓:蓬松发鬓,与下句“芳兰”都是指代具体所怀之人。清霜外:意指遥远的地方。棹(zhào):本义为划船工具,也指代船。杜甫《赠十五丈别》:“北回白帝棹,南入黔阳天。”短棹,指轻舟。这两句写具体所怀。所怀之人,虽远在清霜之外,又恍惚若隐若现地在舟前,相思到出现幻觉。

[5]悬知:猜想,料想。瑶瑟:以玉装饰的琴瑟。陆游《月中过蜻蜓浦》:“缓篙溯月勿遽行,坐待湘妃鼓瑶瑟。”诗中的“瑶瑟怨”,暗指李商隐的《锦瑟》诗。元遗山《论诗绝句》之十二:“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锦瑟》尾联“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是追忆当年事。文氏将李商隐诗意推进了一步,猜想对方所怨的也应该包括现在远离。

[6]九华:指九华山,在今安徽省青阳县西南。山有九峰,原名九子山,李白游江汉,见九峰如莲花,遂改名九华,见李白《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序》。匡庐:即庐山。南朝宋释慧远《庐山记略》:“有匡裕先生者,出自殷周之际,……受道于仙人,共游此山,遂托室岩岫,即岩成馆,故时人谓其所止为神仙之庐,因以名山焉。”两句写舟行中仰视夜空辽阔,九华山的云影绵延到庐山,浩渺无际。

[7]窈(yǎo)深:幽深,深邃难测。仙灵:即仙人。这两句承上,引用传说,形容沿江山岫深邃神秘,渲染阴森夜景,引发玄思。

[8]清辉:明月清亮的光辉。杜甫在安史之乱中忆妻诗:“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露冕:隐者所戴的一种便帽。唐包佶《宿庐山赠白鹤观刘尊师》:“渐恨流年筋力少,惟思露冕事星冠。”时作者尚未取得功名,系平民身份,故用“露冕”。幽梦:隐隐约约的梦境,和前首怀人有关。李商隐《银河吹笙》:“重衾幽梦他年断,别树羁雌昨夜惊。”两句写月下舟中沉思,无可寄语者。

[9]激石:舟前进,浪花激石。泠(líng):小风,和风。《庄子·齐物论》:“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释文》:“泠风,泠泠小风也。”铿(kēng)然:象声词,指上述水石相激声、风声。结尾两句以景结情,从“幽梦”中回到实景。

[10]“篙师”句从该诗内容看,系写撑篙老船夫向诗人诉说当年太平军战事,太平军于道光三十年十二月(1851)在广西金田村起事,攻桂林、长沙失利后,进军湖北,于咸丰二年底(1853)占领武汉三镇,率水师一万余艘,水陆号称五十万人沿江东下。次年三月,占领并定都南京。从该年直到同治三年(1864)六月,曾国藩湘军攻克南京。这十一年间,清军与太平军战争,主要在长江中下游湖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等省及浙江进行。双方都水陆并进,都以枪炮为主要武器。下面四句都是篙师的诉说。

[11]火气:指枪炮火药。无飞鸟:形容战争的残酷。“风威”句,江风助威,吹拂清军的大旗。这句描写战争的壮伟场景。

[12]太平军定都南京后,为确保上游武汉、长江、安庆三大据点,与曾国藩湘军展开了长期反复争夺的“苦战”。咸丰四年(1854)七月,湘军攻破岳州,夺取武汉,入攻九江。守安庆的石达开驰兵救援,重创湘军。湘军水师主力驶入鄱阳湖遇袭,曾国藩的坐船被夺,投水遇救。石达开乘胜克武昌,曾困守南昌。“上游”两句指这类沿江展开的双方激烈反复的争夺战。诚:果然,确实。诗中的“得势”“濒危”都是对湘军而言。

[13]卅:三十。“卅载”句,太平军从1851年金田起事,到同治三年(1864)南京失陷覆灭,四年后(1868)它的残部和捻军的联合部队也完全被消灭,前后历时共十八年。“卅年”是指太平军乱到诗人创作该诗时大致有三十多年,只是个约数,难以确指。烽烟静:战事平定。鱼龙:表面写水底鱼龙,实质上喻品质不一的人。唐罗隐《西塞山》诗:“波阔鱼龙应混杂,壁危猿狖(yòu猴的一种)正奸顽。”太平军平定后,从中国内部说,清皇室基本稳定,李鸿章的洋务运动也初见成效,有人称之为“同光中兴”。末两句是诗人听了篙师诉说后的感受,带讽刺语调,是该诗点睛之笔。它的寓意是:三十多年了,烽烟平息,神州大地鱼龙混杂,都酣睡不觉,做承平梦。也许诗人已敏锐地预感到中国正处在暴风雨的前夕。

[14]尔:指笛声。“高云”句形容笛声嘹亮激越,化用《列子·汤问》中“遏云”典:“薛谭学讴于秦青……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15]哀音:指笛声音调哀婉凄厉。旷志:指笛声表达出开朗远大的胸怀。这四句写闻笛,所谓“哀音旷志”都是听者感受。“不觉”句看似多余,实即暗示诗人是借笛声抒自己的块垒;或者诗人在这种情境下的心志情怀,需要用慷慨的笛声表达。

[16]九派:指江西九江市的一段。长江有九个支流,故称九派。唐皇甫冉《送李录事赴饶州》:“山从建业千峰远,江到浔阳九派分。”九派也可以泛指长江。这两句是借“千峰”“孤烟”江干景物,渲染孤凄清冷氛围和悲凉心境。

[17]斟(zhēn):倒酒。醞(yùn):清醇的酒。回复:回旋反复。这两句写反复用美酒抚慰伤感悸动的心灵。

【读记】

文氏于光绪十二年(1886)《旋乡日记》的途中旅程,是六月初九从香港乘法国海轮到沪,逗留八天后,搭泰和轮从长江过通州、江阴到镇江、江宁、安庆,于二十三日晚达九江。这次旅途却是乘木船在长江航运,时间肯定远于光绪十二年以前,还是木船航运时代。

四首诗都是江夜对月抒怀,但侧重点不同。第一首怀人,由于开头两句时空对照,显得人世短促,而短促人生中偏多幽恨。这怀人不是伤别,而是伤离,是无法说或不能说的“瑶瑟怨”。这怨特别深广,弥漫在寥廓的天宇。芸阁诗里极少写儿女情,《江夜对月杂诗》其第一首,似属例外,写幽怨含而不露,却又沦肌浃髓,无处不在,不缠绵,却真挚。其二、其四着重在景物渲染上,形成幽凄孤峭境界。第二首“幽梦托江鱼”是怀人之继续。第四首实际是借“哀音”抒自我“旷志”,略嫌散了些。第三首借篙师的口叙太平军战事,用散笔却极精炼,说斗争事只中间四句,平平道来,统摄力极强。结尾点睛之笔,显示出政治家的卓越眼光、识力。

文氏五古一般古朴劲峭,师法汉魏风骨。这四首和他于《旋乡日记》中所记的《杂诗三首》之空灵清丽不同,而是古朴蕴藉。除第三首外,诗的五、六句都用精工对偶抒情写景,以散为主,散偶结合,保持了古朴基本风格。风物萧疏而不衰飒,是诗人早期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