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石
石刻文字极为丰富,主要分碣、摩崖、碑。
(一)碣
《说文》:“碣,特立之石。”李贤曰:“方者谓之碑,员者谓之碣。”(《后汉书·窦宪传》注)碣就是高石柱子,上小下大,形在方圆之间。如秦始皇琅邪台刻石,阮元《山左金石志》云:“石高工部营造尺丈五尺,下宽六尺,中宽五尺,上半宽三尺,顶宽二尺三寸,南北厚二尺五寸。”泰山顶无字石尺寸约略相当。大约在魏晋以后就被碑取代,较晚的碣是吉林省集安县高句丽墓群矗立的《高丽好太王陵刻石》(甲寅,晋义熙十年,414)。现存较早的是石鼓文,虽然较低,但仍是石柱,属于碣,共十鼓,各刻四言诗一首,咏秦国君游猎事,故又称“猎碣”,字体是秦统一文字之前的大篆,属于秦统一之前的刻石,具体年代有争议,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这是我国现存较早的刻石。
(二)摩崖
刻于崖壁,天然之石。秦刻石中的碣石,刻于碣石门,可能是摩崖。汉代著名的《石门颂》(全名《故司隶校尉犍为杨君颂》),记杨孟文修理石门道事,汉建和二年(148)十一月刻,王升撰,隶书。王昶称为汉人极作,习隶者必学范本。在今陕西勉县。唐代《纪太山铭》,在泰山东岳庙后石崖,开元十四年(726)玄宗撰文,亲以隶书书之,汉以来石刻之雄壮未有及此者。摩崖刻石因为简易速成,所以名山崖壁随处可见。泰山经石峪《金刚经》,属于大摩崖石刻,富盛名,书法隶楷兼半。
(三)碑
碑之名起于周朝,墓所之碑用木,以引绳下棺。庙门之碑用石,以丽牲(用于祭祀的牲系在碑上,以取毛血),以测日影。西汉开始有碑刻文字,但极少。东汉则忽然勃兴,现在说的汉碑,一般指东汉碑。蔡邕是写碑文的名家。碑的主体碑身部分是长方体的石块,所以又称“碑版”,上有碑首(东汉时与碑身连在一块),下有碑座。最高的明永乐皇帝为洪武皇帝凿刻的纪功碑(阳山碑材),碑身四十九点四米,全长近九十米。碑正面叫阳,背面叫阴,左右叫侧,首叫额,座叫趺(fū)。唐刘禹锡《刘梦得集·奚公神道碑》:“螭(chī,传说中的无角龙)首龟趺,德辉是纪。”说的是较华美的碑。碑额刻标题,碑阳刻碑文,碑阴、碑侧刻题名。这是通例。也有阴阳面各刻一文的,有阳面刻不完接到阴面的。僧人或信士碑,碑额有造像者。
墓碑立在墓前,又叫神道碑,是供人们瞻仰的。曲阜孔林随处可见。东汉时产生了墓志铭,记生卒年月、姓名、事迹,并系以铭(韵文赞语),内容与碑文相似,但埋在墓圹(kuànɡ,墓穴)中。魏晋南北朝时期曾屡次禁碑,原因是立碑刻文多虚美,且浪费钱财。禁碑刺激了墓志铭的发展,所以出土的六朝墓志铭特别多,这一时期墓志铭也极发达(参李士彪《汉魏六朝的禁碑与碑文的演变》,《中国典籍与文化》1999年第4期)。
碑除了大量用于丧葬外,还用于纪功纪事,表彰功德。修桥、修路、建庙、修观,都有碑记其事。
还有刻诗文法书、名人手迹的。
从唐代开始,还有进士题名碑,前面说的明清进士题名碑即是。
古代还把重要经典刻于石碑,作标准本。儒家经典屡经刻石:①汉熹平石经;②魏三体石经;③唐开成石经(在西安碑林);④蜀石经(孟蜀至北宋刻于成都);⑤北宋石经;⑥南宋石经;⑦清石经。
佛经刻石最著名的是房山石经,在北京房山区大房山云居寺。从隋代到清康熙三十年陆续刻成,历时千年之久,刻石一万五千余块,分藏石经山上九个石洞及云居寺西南佛塔旁边地穴中。包括佛经一千余部,三千四百余卷。其余摩崖刻石、经幢都为数不少。
道经自唐代亦有刻石,数量少于佛经。
石刻文字在国外要远远早于我国。例如古埃及新王国时代(约前1567—前1085)制作了大量墓碑、方尖碑等,重者达千吨。方尖碑方柱、尖顶,刻有象形文字及图画。古巴比伦国王汉穆拉比(前1792—前1750)把法律条文二百八十二条刻在高二点二五米的石柱上,叫《汉穆拉比法典》(今藏法国罗浮宫博物馆)。波斯大流士一世(前522—前486年在位)期内镌刻的“贝希斯顿铭文”,在石崖上修整出多幅长方形碑面,写刻了约一千二百行之多的长篇铭文(在今伊朗克尔曼沙阿城东三十公里的贝希斯顿村附近)。中国的石鼓文约在公元前2世纪,较国外晚得多。但中国石刻文献数量庞大,内容丰富,独具特色,有很高的史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