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文獻語言學國際學術論壇論文綜述
北京語言大學漢語史與古文獻研究所
2015年11月27日到30日,北京語言大學漢語史與古文獻研究所主辦了首屆文獻語言學國際學術論壇。與會專家七十餘位,來自五十多所高校和研究機構,共提交論文七十多篇,這些研究涉及漢語史方方面面。主要涉及四個方面:
第一,關於文獻語言學以及語言文獻的整理。論及兩個問題:一,如何理解、定義“文獻語言學”概念。魯國堯《簡論“文獻語言學”》主張“以文獻爲主要資源的研究語言的學問與以口頭材料爲主要資源研究語言的學問都應該受到尊重,互補相濟,可臻勝境”;汪維輝《語文學的功底語言學的眼光》認爲“研究漢語詞彙史須要有語文學的功底,否則難以駕馭複雜的文獻材料,不能準確地描寫詞彙演變的史實,想要進行高水準的詞彙史研究當然無從談起”,趙麗明《文字語言學與文獻語言學》以傳統的語言文字之學對應文獻語言學。二,如何利用文獻學方法整理語言學著作、解決語言學問題。李運富《傳世文獻的改字及其考證》、楊軍《盧文弨抱經堂本〈經典釋文〉再評價》、華學誠《戴震〈方言疏證〉校勘記》、張民權《萬光泰〈蒙古字括〉校釋》、萬獻初《顔師古〈漢書注〉三千五百條“音”考析》等,在這一方面進行了實踐。
第二,關於語音史和音韻學的研究。以新思路與新眼光重新審視前代韻學著作,如黄耀堃《讀〈古韻標準〉札記》提出了本屬考古派的段玉裁在《六書音均表》編制中實際運用了韻圖的理論,其關於斂侈的説法從理論上涉及陰、入分立。李無未《〈廣韻〉“新添類隔今更音和切”與等韻門法“正則”》,認爲宋代學者對《切韻》系韻書的修訂,不是簡單化地校讎和增損質正工作,而是按照新的等韻意識審定,並建立新的等韻化韻書模式的脱胎换骨過程。此類文章還有孫建元《〈洪武正韻〉的音韻構架和明清“官話”的内涵》、李軍《從〈于氏捷韻〉看直圖系列等韻著作傳承與創新的方式及其實際語音研究方法探微》等。此外,在挖掘音韻材料中的新現象或提出新理論方面也有創獲,如孫玉文指出古代學者在研究中有工作音系和对象音系,從理論和實際兩個方面提出了研究古方言和通語的途徑。張渭毅《慧琳上下字異調同韻類的反切及其研究價值》説明前人在研究慧琳反切中所忽略的反切上下字異調同韻的現象及其價值;竺家寜《論〈詩經〉的韻例問題》嘗試跳出押韻的窠臼,從音韻角度設想探討《詩經》用多少種不同的方式來表達音樂與韻律。丁治民、儲泰松、徐朝東、劉子瑜等均就具體音韻問題提出了新的見解。
第三,關於文字詞彙和相關文獻的研究。鄧福禄對新版《漢語大辭典》的義項進行了辯證分析,方一新、羅衞東、魏德勝、孟蓬生分别對出土文獻中文字問題作了細緻的考釋。汪啟明、邵則遂、謝榮娥等對古代方言詞彙進行了研究,張美蘭運用《官話指南》譯本從宏觀上探討了粵語、滬語的方言特點,等等。關於文字詞彙的理論建構方面,馮勝利通過對乾嘉學者學術成果的考察,試圖挖掘背後的理論,劉釗則把傳世文獻和出土文獻結合起來,清晰地演示了二重證據法的應用,展示了文獻語言學一條不可或缺的研究路徑。
第四,關於歷史語法和文獻研究。這類文章都能堅持立足於文獻作探索,如松江崇《試談唐五代的兩類量詞及其語義功能的差異》考察了唐五代敦煌文獻中八個量詞及其所構成的數量名短語,將其分爲兩類,指出這兩類結構承載了不同的語義功能。邵永海《〈韓非子〉中的“NP之所VP”結構》清晰地展示出《韓非子》中能够出現在NP和VP兩種位置上成分的句法語義特點。洪波《先秦漢語示意語力的增級與降級——以語氣副詞“曾、其”爲例》、魏兆惠《論艾約瑟對漢語詞類轉换問題的認識》、傅惠鈞《“你這(個)NP”的形成與發展》等,對語法史上相關重要問題提出了新的意見。
本屆論壇的論文有一個共同特點:無論是提出新見解,或是補正前人舊説,或深化已有研究,都基於傳世文獻暨出土文獻進行了實事求是的探索。
圍繞“文獻語言學”這個主題,本屆論壇匯聚了一批高品質的研究成果。這些成果中的絶大部分將陸續刊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