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清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我的老师袁行霈

崔承运

我的老师袁行霈,十七岁考入北大,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年高八秩,屈指在北大学习工作了六十六个春秋。北大的传统,北大的气象,北大的胸怀,北大的风范,特别是北大那大海一样深不可测的底蕴,深深地滋润了老师的身心,形成了老师独具一格的北大气派,人说那是学者中的学者派。作为个人,他待人亲和,处事澹泊,性格温韫,表里澄澈。作为学者,那是一种“真水无香,大美无言”(老子)的境界。他为陶渊明纪念馆写的楹联:“质而绮,真且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篱下菊,岂甘了此一生。”似乎透着他自己的影子。

袁先生七秩寿宴,与老师、师母合影

我与老师出身相距甚远,但感情却十分笃厚。他出身书香门第,五岁便习读诗文。而我却出身贫困农村,八岁方识人、手、口。长大又在军队生活多年,身上的土气可想而知。可老师对我不仅不嫌,反而视我如兄弟。不光在学习上细心指导,而且惦记我的健康,亲手为我煮过茶鸡蛋(这样的事,是他信手做来,肯定早已忘却,但在我心中却重若千钧,已深深地铭刻在记忆里)。我在北大读书的那个年代,从农村招来的学生特别多,袁老师对每个农村子弟,都怀着极高的热情,给以特别关怀。只可惜,“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蔡元培学训《诗·郑风》)。未名湖被人搅起的无名风浪,不但阻隔了他对那些农村子弟的关爱之路,而且使他无端地身遭险境。那时,我看得出,他虽身心疲惫,却时刻坚守着北大情结和北大的文化性格,在宏扬师道使命中坚守着个人的高贵品格,在真善美的追求里平衡着自己的心态。所幸,天理人性一直证明一个真理——仁者必胜。

袁老师为人、为教、为学,都达到了令人仰视的境界,成为北大学者的象征。他的课是北大校园的一景,听课者像追星一样跑来赶去,站着听,挤着听,不辞辛苦,因为那是难得的艺术享受。我的朋友,北京市委党校史继中,把老师的授课录像拿回家作为培养幼小女儿的必修课。老师给我们上课的时候,还只是大诗人、大学者林庚先生的助教,为此还得到“小林庚”的称号。就是这“小林庚”三字,使我顿生期待,期待尽早一见“小林庚”的风采:高高的个头,清瘦的身材,总是露着亲善的微笑。第一堂课,与同学打过招呼之后,转过身去,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刷刷写了三个大字——袁行霈,同学们几乎同时惊呼——王羲之!俊秀,飘逸,一副右军气派。加上粉笔与黑板摩擦,使板书更增加了力度和大气。一堂课下来,黑板上出现了一篇篇书法作品,我真恨不得能拓下来,拿回去欣赏。

当然,袁老师讲课的真正魅力,不在这些外在的形式上,而在那丰厚、深沉的内涵中。比如对古典文学的理解在传统中有着十分庞大而丰富的蕴藏,一代复一代砥砺着民族文化精神,营造着传统的人文气象。现时代的我们不仅要吸收这些营养,更重要的是,站在现代文化意识的高度上,反思和整理传统,在揭示和弘扬传统文化精神的同时,进行大胆的创新,给以符合当代科学意识的解释。在这一点上,袁老师无论在他的讲课中,还是在他的著作里都有其鲜明的体现,因为在他的内心里早已树起过一面旗帜——“守正出新”,并沿着这面旗帜设计的路艰难地行进着。1995年,他接受国家教委交付的任务,主编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文学史》,他提出三条撰写原则:文学本位;史学思维;文化学视角。真正体现了“守正出新”的原则。正因为有了这样高屋建瓴的思想作为指导,这部文学史才得到了学界的一致赞誉。同行们盛赞老师的作品“荦荦大端”、“非常大器”就是因为他治学,在指导思想上,有“守正出新”的原则;在全局把握上,有高屋建瓴的见地;在分析和考据上,有开阔而广博的视野;在抒发与表达上,有诗一样的气象。还是让我们温习一下前辈大师的评价吧。1987年,老师的《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一书出版时,林庚先生在序言中写过这样一段话:“人之会心,或囊括宇宙,或隐于针锋,灵犀脉脉,若相问答。行霈为学多方,长于分析,每触类而旁通,遂游刃于群艺,尝倡边缘之学;举凡音乐、绘画、宗教、哲学,思维所至,莫不成其论诗之注脚。”

周汝昌先生说过一段令我十分赞同的话:“喜爱书法,追求书道,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七八千年光辉历史的一个最有特色,最为高级的文化表现与文化要求。”袁老师就酷爱书法,他虽没有参加过这协、那会,却名副其实的是一位文人书法家。老师像所有具备文化教养的人一样,热爱中国字,喜欢写字,所写每一字都十分认真。无论板书、誊稿、小札、信函,都字迹清楚,中规中矩,而且讲究布局、谋篇。似乎从写字中享受一种雅趣和快乐。我对书法的品鉴十分愚钝,肯定言不逮意,但我却坚信,袁老师洋洋大观的书法作品中,展示了平和和清润的书卷气,透露着温秀与淡雅的学士风。这必将成为后学者所珍爱与追崇。

如今,袁门弟子已经桃李遍天下,有享誉海内外的知名学者,有重大岗位上负有重责的领导人。他们都工作繁忙,时间宝贵,唯我退休多年,时间宽裕,就自告奋勇,写了这篇小文,充当老师大作的前言。好在老师同意,大家也不嫌弃。言之所及,挂一漏万。盼望在老师九十大寿时,大家尽情地挥毫泼墨,一抒胸臆,写些有分量、有品位的佳作,给老师献一份隆重的寿礼。

(作者单位:天津民航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