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6方 Fānɡ
方姓为中国第69常见姓。2010年统计,人口约有413万,约占全国人口的0.31%。约44%分布于安徽、浙江、湖北、广东4省(其中安徽省最多,约占14.7%),32.2%分布于江西、河南、福建、湖南、四川、江苏、广西7省、自治区(《中国四百大姓》,2013)。广东惠来方姓人口居全国市、县方姓人口之最,2006年统计,人口有17万多,约占全县人口的17%,全国方姓人口的4.155%。望出河南郡、新安郡。
方姓有白云堂、昌隆堂、承义堂、承裕堂、崇本堂、崇德堂、崇敬堂、崇让堂、崇仁堂、崇孝堂、重庆堂、垂裕堂、鹑睦堂、萃涣堂、大训堂、大有堂、德光堂、德仁堂、德馨堂、鼎山堂、敦本堂、敦厚堂、敦伦堂、敦睦堂、敦叙堂、敦雅堂、敦义堂、恩福堂、发祥堂、方世堂、富文堂、公稷堂、观礼堂、光启堂、光远堂、桂林堂、河南堂、龢乐堂、积庆堂、继善堂、嘉庆堂、鉴湖堂、敬爱堂、敬授堂、敬义堂、聚乐堂、聚远堂、立本堂、榴耕堂、六桂堂、伦叙堂、仁义堂、荣盛堂、善庆堂、尚礼堂、绍槐堂、绍远堂、慎德堂、绳武堂、世恩堂、树德堂、树福堂、双锺堂、思诚堂、思孝堂、四美堂、松柏堂、溯源堂、同仁堂、问源堂、五福堂、务本堂、显允堂、孝思堂、新安堂、序伦堂、叙伦堂、叙庆堂、逊志堂、阳牧亭、诒谋堂、遗经堂、义德堂、逸河堂、荫善堂、永思堂、永锡堂、友庆堂、余庆堂、玉粹堂、元老堂、正学堂、志仁堂、忠恕堂、忠孝堂、忠贞堂、壮猷堂、追远堂、滋本堂、尊文堂等堂号。
部分堂号出典如下:
相传舜友方回力推帝尧禅让,方氏族人以“崇让”为家族堂号。
周宣王时贤臣方叔,战功显赫,为周室中兴重要功臣。《诗经·小雅·采芑》赞曰:“方叔元老,克壮其猷。”又曰:“显允方叔,伐鼓渊渊。”方姓家族因以“壮猷”“元老”“显允”为堂号。
唐固始(今属河南)人方定范,定居莆田(今属福建)城厢方巷,封金紫光禄大夫。生7子,除幼子外,其余6子皆中进士,时称“六桂联芳”,子孙以“六桂”为家族堂号。
又一支“六桂”堂方氏,出五代时南唐莆田翁乾度(898—951)之后。翁6子,别为洪、江、翁、方、龚、汪6姓,后同举进士,时人誉为“六桂联辉”,亦以“六桂”为家族堂号。
唐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诗人方幹(809—888),大中年间流寓会稽(今浙江绍兴)鉴湖,自号鉴湖处士,子孙以“鉴湖”为家族堂号。
北宋莆田(今属福建)方渐,官梅州知州。家有藏书数千卷,专置藏书阁,名曰“富文阁”,子孙以“富文堂”为家族堂号。
南宋教育家方斵,乾道间于仙居创桐江书院。书院西南有三山状若鼎足,理学家朱熹(1130—1220)至此,峙立于前,每有紫气回旋其巅,以为钟灵毓秀之气,人文蔚起之兆,遂题“鼎山堂”匾额相赠,方斵子孙因以为家族堂号。
安徽桐城有“桂林堂”方氏,6世祖方自勉,5子皆贤,时人有“五龙”之誉,望江人都谏王瑞题匾额曰“桂林”二字于其门,子孙以“桂林”为家族堂号,其族因称“桂林方”。
明建文帝时大臣方孝孺(1357—1402),号逊志,其书室名“正学堂”,人称正学先生。其家族或以“逊志”“正学”为家族堂号。燕王朱棣篡位,方孝孺不肯为其起草登位诏书,灭十族。万历初,建表忠祠于南京褒录建文忠臣,方孝孺家族子孙以“忠孝”“忠贞”“忠恕”为堂号。
关于方姓的来源,历来有不同的说法。东汉学者应劭(153?—196)以方氏出上古方雷氏之后(《风俗通义》);元、明之际的学者宋濂(1310—1381)则说炎帝榆罔(第十二世炎帝)之子雷封方山,子孙以方为氏(《方氏族谱·序》)。两种说法都不可信。南宋学者王应麟(1223—1296)认为黄帝臣方明、舜友方回即姓方氏(《姓氏急就篇》)。方明、方回只是传说的人物,未必真有其人。商代的甲骨卜辞、青铜器铭都没有发现人的名字之前冠有姓氏,怎么能相信黄帝时代和舜的时代出现像方明和方回这样的方姓人物呢?
由于殷墟卜辞的发现,让我们知道,商代有一个方国(部族国家)叫方方(前一个“方”是这个方国的国号,后一个“方”是方国的简称),它就在今天山西省的中、南部(见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方国是由方部族发展形成。上古的部落多由单一的氏族组成,所以部落和氏族的名号一般都一致,这样的部落通常称为部族。部族发展形成方国(部族国家),原来组成部族的氏族逐渐消亡,社会性质与社会结构有了变化,氏族组织就不再是社会结构的基础,而代之以族氏组织。由部族发展形成的方国,其原来的氏族成为族氏。但是,并非所有的族氏都建有自己的国家;在商代,除了奴隶外,甚至庶民也有自己的族氏。为了区别于这些族氏,现代学者将方国族氏称之为“国族”。方方的“国族”就是方国族,或者简称为方氏。方方国由方部族发展形成,自然历史上出现过方氏族。至于这个氏族是怎样形成的,它是否出于传说的方雷氏之后,现在无从稽考,也就无须妄猜。姓方的人只要知道方姓有这么一个来源,也没有必要去跟上古传说的三皇五帝去扯上关系(据说炎帝和黄帝上代的上代也出于方雷氏之后)。
通常认为方姓出于周宣王时卿士,即《诗经·小雅·采芑》中提到的方叔(方)之后。有人说他是上古方雷氏的第63世孙,也不知道是怎么考证出来的。方雷氏部族的首领也称方雷氏。如果我们以黄帝妃女节的父亲算起,那应该是公元前30世纪的人了,而方姓的始祖方叔是公元前9世纪的人,您能相信他是所谓方雷氏的63世孙吗?《姓源韵谱》和《姓氏急就篇》说方氏为姬姓,应该不无根据。大概方叔是周宣王的叔辈,因为食邑于方,所以称为方叔。至于这个方邑在什么地方,只好留待历史学家去考证了。
还有一支方姓出于东汉及三国时期山越人之后。山越人是秦汉时期百越人的后代。东汉和三国时期分布在东南地区及今江西等地山区。三国时期东吴围剿山越,山越人自此消失,后来大部分融入了汉族。
六桂堂方氏是方姓中著名一支。南唐时有莆田翁乾度(898—951),本为闽国补阙郎中。南唐灭闽,为避战乱,隐居莆田竹啸庄(今福建莆田市荔城区北高镇),将其6子改为洪、江、翁、方、龚6姓,第四子处樸改方姓。宋初,兄弟6人,同举进士,时人誉为“六桂联辉”,因共以“六桂”为堂号。方处樸,宋开宝六年(973)进士、泉州法正。
方番为唐、宋时五姓番(龙番、方番、张番、石番、罗番)、七姓番(龙番、方番、张番、石番、罗番、程番、韦番)及明时八番(大龙番、小龙番、卧龙番、程番、洪番、方番、石番、卢番)之一。明、清时为贵州定番州方番长官司(治所在今惠水县东南方番坡)长官、上马桥长官司(治所在今贵州惠水县东北上马司)长官、上马桥外委(治所在今贵州惠水东北青崖河畔)千总,子孙后来融入汉族。
现代许多少数民族也有方姓,例如:
蒙古族方姓,本姓白新高沁氏。部分为融入蒙古族的汉族姓氏。
苗族有方姓。贵州黔东南地区苗族方姓,出自方(Fangs)氏族。
彝族有方姓。其中云南昭通一支,本姓法扎;新平有4支,源出白鸡氏族、獐氏族、交瓜氏族、猪槽氏族。其他地区彝族也有方姓,源出不详。
朝鲜族方姓,其先韩国温阳方氏。始祖方智,唐翰林学士,总章二年(669)出使新罗,后定居新罗。裔孙方云,因辅佐高丽王朝创建人王建征讨后百济有功,封温水君,后裔世居温阳。其后又分温阳、尚州、军威、新昌等支派。近代移居中国,为朝鲜族方姓。
满族方姓,其先清代八旗满洲方佳氏、舒穆鲁氏,八旗汉军、“高丽旗人”方氏。
傣族汉姓。云南德宏傣族方姓,明、清时云南芒市(今潞西芒市)放氏土司之后。1931年,第二十代土司方玉龙,始改方氏。
回族、壮族、布依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傈僳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仡佬族、毛南族等民族也有方姓。
方氏是安徽桐城(包括今桐城和枞阳)望族。有“桂林方”“鲁谼方(猎户方)”和“会宫方”3支。明代中叶以来名人辈出,以易学、古文名世。不但创造了以方学渐(1540—1615)、方大镇(1560—1629)、方孔炤(1590—1655)一家3代为代表的桐城方氏易学学派;还开创了主导清文坛200多年的,以方苞(1668—1749)、方东树(1772—1851)为代表的散文桐城派。方孔炤妹方维仪(1585—1668)是明末清初著名女诗人、画家;堂弟方文(1612—1669)更以诗名,与后世的方贞观(1679—1749)、方世举(1675—1759)并称“桐城三诗家”。方孔炤之子方以智(1611—1671),则是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3子:文学家方中德(1632—?)、诗人方中履(1638—?)、数学家方中通(1634—1698)。方拱乾(1596—1666)是方苞曾祖,崇祯元年(1628)进士、清内翰林院侍读学士、著名诗人。因江南科场案牵连流徙宁古塔(今黑龙江海林),赦归后撰《宁古塔》一书,为黑龙江第一部风物志;长子方孝标(1617—?),顺治六年(1649)进士,诗人、文学家,内弘文院侍读学士。曾撰《滇黔纪闻》一书,记其在云南、贵州所闻所见明末清初事。书中记南明事多用明年号。戴名世(1653—1713)著《南山集》多采用书中内容,后成为戴罪证之一;次子方亨咸,顺治四年(1647)进士,书画家。方式济(1678—1720)是清代著名学者、诗人;其子方观承(1698—1768),水利专家、书法家;观承子方维甸(1759—1815),清嘉庆朝军机大臣,也是一位诗人。方宗诚(1818—1888)是方东树族弟,散文桐城派后期名家;其子方守彝(1845—1924)、方守敦(1865—1939)都以诗名。方守敦还是一位书法家、教育家。方守敦之子方孝岳(1897—1973)是现代著名文学家、经学家、佛学家、音韵学家;其子方管(1922—2009),即现代文学家舒芜。女诗人、作家方令孺(1897—1976)、哲学家方东美(1899—1977)、新月派诗人方玮德(1905—1935)等都是桐城方氏著名人物。桐城方氏,是我国明代中叶以来最著名的家族之一。
马皇后(1332—1382) 本名不详,安徽宿州人。明太祖朱元璋的原配妻子,谥孝慈皇后。有文学作品称其为“马秀英”,史载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