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桑
日出东南隅[1],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2],自名为罗敷[3]。罗敷喜蚕桑[4],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5],桂枝为笼钩[6]。头上倭堕髻[7],耳中明月珠[8],缃绮为下裙[9],紫绮为上襦[10]。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11]。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12]。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13]。
使君从南来[14],五马立踟蹰[15]。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16]。“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17]。”使君谢罗敷[18]:“宁可共载不[19]?”罗敷前置辞[20]:“使君一何愚[21]!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22]。何用识夫婿[23]?白马从骊驹[24]。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25]。腰中鹿卢剑[26],可直千万余[27]。十五府小史[28],二十朝大夫[29]。三十侍中郎[30],四十专城居[31]。为人洁白皙[32],鬑鬑颇有须[33]。盈盈公府步[34],冉冉府中趋[35]。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36]。”
【作者简介】
《陌上桑》是汉代的一首乐府诗,作者无考。最早见于南朝沈约编撰的《宋书·乐志》,题为《艳歌罗敷行》。南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也收载了该诗,题为《日出东南隅行》。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将该诗收入《相和歌辞》。
【注释】
[1]隅:靠边的地方,方向。[2]好:容貌美。[3]自:其。[4]喜:喜欢,擅长。[5]笼:竹制的圆形器物,盛物用,一说为篮子。系:带子,系在篮子上。[6]笼钩:行时可挑着篮子,采桑时可钩住桑枝的用具。[7]倭堕髻:又名“堕马髻”,发髻歪在一边,似堕非堕,是东汉时期流行的一种妇女发式。[8]明月珠:即夜光珠,因珠光晶莹似月光而得名。此处指用明月珠做的耳环。[9]缃绮:浅黄色的丝绸。[10]襦:短袄。[11]髭:嘴唇上方的胡子。须:嘴唇下方的胡子。[12]帩头:古代男子包头发用的纱巾,即帕头。[13]坐:因为。[14]使君:汉代称呼太守刺史,汉以后用做对州郡长官的尊称。[15]踟蹰:徘徊。[16]姝:美女。[17]颇:稍微。[18]谢:原意为告诉,这里为请问。[19]不:通“否”,不要。[20]前:走上前。[21]一何:多么。[22]居上头:指掌管千余骑,官位较高。[23]何用:即用何。[24]骊驹:黑色的马驹。[25]络:罩住。[26]鹿卢剑:古剑名。[27]直:通“值”,价值。余:表示整数后不定的零数。[28]府小史:即太守府小吏。[29]朝大夫:朝廷里的大夫。[30]侍中郎:朝廷中的一个官职名称。[31]专城居:指自己掌管一个城。[32]洁白皙:指丈夫皮肤洁白。[33]鬑鬑:须发稀疏的样子。[34]盈盈:举止、仪态美好。公府步:指踱方步。[35]冉冉:慢慢地。[36]殊:出类拔萃,优秀。
【赏析】
善蚕桑表明罗敷有才,对使君的态度表明罗敷有德,同时通过乡亲们见到罗敷时的反应说明其貌美。用行路人、耕种者、少年们滑稽又略显夸张的态度体现罗敷貌美,这种侧面描写的效果更胜于直白地描写罗敷外貌。同时罗敷跟使君的对话也很有意思,罗敷不一定有丈夫,但是却通过自己所描述男子的官位、外貌、能力等皆在使君之上来拒绝使君,更达到了羞辱使君的效果。整篇文章正面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向读者展现了一个美丽大方、聪明机智的姑娘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