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革命与前程:大转局中的清末浙江学生(1901—1911)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历史大转局下的地方教育秩序

历史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它如同上苍的眼睛,时刻俯视着居住在大地上的人们。社会发展在时间的轴线上滚滚前行,它的转动时快时慢,有时还陷于停滞,不过在19世纪的上半叶,无论是世界还是中国,都明显感受到转局变动的加速。

1840年一般认为是改变中国历史的年份,“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将中国人推向了学习西方文明同时又饱受西方侵略的历史进程。由于落后,而导致民族自信心缺失,往往善于肯定西方而不善于肯定自己。中国传统社会的解体进程就是中国人“被近代化”的进程朱维铮认为:直到19世纪中叶以前,中国由于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将自行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说法,始终只是一种假设、一种可能性。可能性不等于现实性,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也早被宣称为反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唯物史观的起码要求,就是尊重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既然表示尊重历史事实,却又认定只有英国的大炮才将中国从中世纪的荒野打入近代文明的大门,那就无论如何不能不令人沮丧地推出下一个结论,便是中国人没有能力自己迈进近代化,只可能“被近代化”。见朱维铮:《走出中世纪》(增订本),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6页。。但历史往往又很嘲弄中国人,一些研究表明,在中国的传统社会里,东方的中国是西方世界的楷模。而这一往昔的普遍论断在近代由于我们的不自信给丢掉了。

浙江在近代中国是一个特殊的省份,由于地理关系、文化环境等一系列因素,浙江走在了中国近代化的前面。因此,浙江的学生群体较之其他省份往往更具有它的特点与光芒。尽管在历史学研究里,以结果来寻找过程的方法往往令历史研究者们感到不屑,但却又不得不为浙江学生群体中的为数众多的影响中国近代历史的精英们感到震惊以至于产生探究他们成长的兴趣。

“浙江”一词在地理学上具有多种含义。在自然地理上,浙江是水域之名,浙江即钱塘江;作为行政区名,唐代在境内设有浙江东道、浙江西道。“浙江东道领有越、衢、婺、温、台、明、处7州,浙江西道辖境相当于今江苏长江以南、茅山以东及浙江新安江以北地区。”林华东:《浙江通史》(史前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页。公元1366年,朱元璋攻占杭州并设置浙江行中书省,自此以后,浙江作为一个省级政区,辖境大致稳定下来,一直持续至今。浙江省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接安徽、江西,北通上海、江苏,全省陆地面积10万多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04%左右。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的发现,表明浙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由于隋唐时期大运河与浙东运河的开凿及唐宋以来经济重心的南移,浙江逐渐成为全国最繁华富庶的地区之一和历代政府财粮赋税的主要来源地。

悠悠历史长河中,学生群体作为近代中国一朵灿烂的浪花,引领民族行进的步伐。在东南一隅的浙江,由新学堂及留学潮而激荡出来的新生一代,因历史机缘开启了一个新时代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