皿部
0523
盐块。《字汇补·皿部》:“,盐块也。音未详。《星槎胜览》:‘忽鲁谟斯山连五色,皆盐为盘盂,用盛食物,不复加盐矣。’”(2571A/2753B)
按:“”当是“鑿”字传刻之误,属下读。“鑿为盘盂”谓凿山石制成盘盂。《明史·忽鲁谟斯传》:“境内有大山,四面异色。一红盐石,鑿以为器,盛食物,不加盐而味自和;一白土,可涂垣壁;一赤土,一黄土,皆适于用。”明艾儒略《职方外纪》卷五:“近忽鲁谟斯处有山,五色相间,亦纯是盐。土人鑿山石,旋以为器,贮食物,则不须和盐,盖其器已是盐,自生咸味也。”明方以智《物理小识》卷七:“忽鲁谟斯在赤道北二十七度,地悉是盐,否则硫也。有山五色,皆盐,土人鑿石,旋以为器。”明陈耀文《天中记》卷七:“忽鲁谟斯国有一大山,四面各产一物,一面海边,出盐,如红矾,可末而食之,不潮湿,鑿之,一块有三四百斤者。一出红土,如朱。一出白土,可垩。一出黄土,色如姜黄。其王令人守视各处,人货而用之(《瀛涯胜览》)。”《格致镜原》卷二十三引《瀛涯胜览》:“忽鲁谟斯国有一大山,四面各产一物,一面海边,出盐,如红矾,可末而食之,不潮湿,鑿之,一块有三四百斤者,王令人守视,货之。”明茅瑞徵《皇明胥象录》卷五:“山五色,皆盐。鑿为盘碟,因飡焉。”明严从简《殊域周咨录》卷九:“山连五色,皆是盐也。鑿之,旋为盘碟碗器之类,食物就用,而不加盐矣。”明何乔远《名山藏》卷一百七《王享记》:“[忽鲁谟斯]国中有大山……一面产盐如红矾,鑿为盘,乘(盛)食物,不加盐矣。”《艺林汇考·饮食篇》:“忽鲁谟斯山连五色,皆是盐也。鑿之,鏇(音贱)为盘碟碗器之类,食物就用,而不加盐矣。”明嘉靖古今说海本《星槎胜览》卷五:“山连五色,皆是盐也。鑿之,鏇为盘碟碗器之类,食物就用,而不加盐矣。”明万历九年刻本慎懋官《华夷花木鸟兽珍玩考》卷八同。并其证。《字汇补》“”字训盐块,属上读,皆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