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台湾学者汉语音韵学综论与分论
一、汉语音韵学综论
(一)汉语语音史研究两个阶段
董同龢《近三十年的中国语言学》(1953;1974:376—377)一文认为,“近三十年汉语语音史的研究,可以说是直接以高本汉的《中国音韵学研究》为基础而发展的”;高本汉《中国音韵学研究》的地位很高,不同寻常,可以说“有系统的推求中国古音,以此为始;以语言的研究为目的来调查中国现代方言,以此为始;开创汉语语音学的研究”;而高本汉之后,以中国学者为代表的汉语音韵学研究群体,逐步完善研究理论与方法,也取得了超越前人的贡献,“就高本汉奠定的基础,精益求精,再由新材料获得新的启示,找出新的问题,我们对隋唐古音的认识会比高氏进步得多,就是很自然的事了”。林尹《中国声韵学概说》(1955)、伍崇厚《我国文字与音韵的研究》(1959)、陈新雄《六十年来之声韵学》(1973)、周法高《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学》(1973)音韵部分比较详细地介绍了中国汉语音韵学研究基本情况,但其中涉及的台湾学者研究成果过于简单化。
(二)汉语音韵学学习的语音学基础
董同龢在《国语与北平话》(1950)中,强调“国语不等于北平话……国语的形成固然有它的地域基础,同时,却也有它的社会基础。介绍国语时,凡音读、词汇、语法,都应该选取约定俗成的标准去介绍”,实际上是在说明国语规范性特点,语音当然也不例外。
谢云飞《语音学大纲》(1974/1987)“自序”称:因为指导学生学习中国音韵学时,发现学生们对语音的基本常识竟是全然不知,学习起中国音韵学来事倍功半,有说不尽的痛苦,因此起意编了这本语音学的入门书。该书在“绪论”一章里专门列有“分类语音学”内容,比如讲音位学、音响学、断代语音学、历史语音学、描写语音学、方言语音学、普通语音学、地理语音学、实用语音学、实验语音学、比较语音学、发音学;第五章是讲音素的鼻化与音素的结合;第八章讲音变;第十章讲汉语音韵问题,分声、韵、调、反切四节去讲。该书把汉语音韵学的基本知识纳入到了语音学当中来,强调了语音学与汉语音韵学学习的直接关系。这和一般的语音学理论教科书有所不同。
钟露升《国语语音学》(1979)是一本影响力很大的大学教科书。在“自序”中,他强调了大学生学习国语语音学的重要性:
要研究世界各国语言必须以国语为核心,时常作比较。要研究古代语音必须从现代出发,时常做比较,使“古为今用”。今年在师大增开一门“方言学”,也以国语为核心,照顾方言跟国语的比较。国语语音学是这些学科的基础,首先应当详细讲解。有了这些知识,更进一步读语言学、方言学、声韵学就容易得多。
具体内容是:第一章,绪论,内容为:语言、国语的演进、我国境内的语言、标准国语的需要、北平话成为国语的原因、标准国语的内容、国语与国文、台湾的国语推行、当前的国语教育工作;第二章,基本发音原理,内容为:语音的物理基础、语音的生理基础、记录语音的音标;第三章,国音声母,内容为:声母的意义、声母的分类、声母的发音;第四章,国音韵母,内容为:韵母的意义、韵母的三个幅度、韵母的发音;第五章,国音声调;第六章,拼音;第七章,变调,内容为:上声的变调、三音节的变调、“一七八不”的变调;第八章,轻重音,内容为:平常重音、对比重音、轻声;第九章,连音变化,内容为:“这那哪”的连音、助词“啊”的连音;第十章,儿化韵,内容为:儿化韵的作用、儿化韵的音值、儿化韵的变音条例、重叠字儿化韵的变调;第十一章,感叹词的念法;第十二章,语调;第十三章,同字异音,内容为:破音、正读又读、语音读音、常用破音字练习;第十四章,各式国音符号,内容为:注音符号、国语罗马字、威妥玛式、耶鲁大学式、国际音标。附录一:四篇关于语文的文章;附录二:国语书目提要;附录三:索引;附录四:国语朗读教材。最后是“国音常用字汇(表格式)”。附录二“国语书目提要”涉及了何容等《台湾之国语运动》(1948)、王炬《国语运动的理论与实际》(1951)、张博宇《国语发音及说话指导》(1955)、那宗训《国语发音》(1955)、朱兆祥《国音基本教材》(1957)、方师铎《五十年来中国国语运动史》(1965)等教科书和著作。所涉及的内容之丰富性、所网罗的文献之广泛性,非一般国语语音学类著作可比。
台湾师范大学国音教材编辑委员会编,何容修订《国音学》(1992),是台湾长期通用的汉语语音学教科书,由此亦可见台湾学者进行现代汉语语音教学的模式。其执笔者主要是张正男、黄家定、张素贞、张孝裕、叶德明等。据《编辑凡例》,该书安排内容,除了绪论与结语之外,以语音学发展的学理为依据,分为基本发音原理、各音节音素分析、各词句变音分析、一字多音及译音符号五大单元内容。具体来看:第一章,绪论,内容为:国音学的意义、民国以前国音史略、民国以来国音大事记、语言及国音的特点、怎样学习国音课程;第二章,基本发音原理,内容为:语音的物理基础、语音的生理基础、语音的社会基础、语音的音标;第三章,国音声母,内容为:声母的性质、声母的分类、从其他角度看声母、声母的发音;第四章,国音韵母,内容为:韵母的性质、韵母的分析、韵母的发音、四呼和结合韵;第五章,国音声调,内容为:声调的意义、国音声调的调值、国音声调的符号、国音声调练习;第六章,拼音,内容为:语音成分、拼音方法、拼音条例;第七章,声调的变化,内容为:上声的变调、多音节的变调、“一七八不”的变调;第八章,语音的轻重,内容为:国音的重音、轻声的形成、轻声的调值和调号、轻声的功用、轻声的分类;第九章,连音的变化,内容为:“这那哪”的合音现象、助词“啊”的连音变化;第十章,儿化韵,内容为:儿化韵的音值、儿化韵的变音条例、儿化韵的作用、儿化韵的变调;第十一章,一字多音,内容为:“正音”与“又读”、“语音”与“读音”、歧音异义字;第十二章,各式译音符号,内容为:国际音标、国语罗马字、耶鲁式系统、威妥玛翟欧斯式系统、邮政制罗马拼音、国语注音符号第二式、各种译音符号的缺失与注音符号的优点;第十三章,结论,内容为:语音运用与教学、朗读的技巧及实例、说话的艺术与语调、演说学简介、辩论法略说。附录一:朗读练习资料;附录二:国音学参考资料目录提要;附录三:索引。
在“绪论”第一节“国音学的意义”中,作者对“官话、国语、国音”的说明值得提出来(1页):
笼统的说,现在这三个词都是指北平话,是同一样东西:官话是国语的旧名,国语是全国统一使用的标准语言,国音是由国家颁定,为全国遵用的标准语音。仔细的分,这三个词的内容并不一样:官话是北平话成为官场通用语言的称呼,国语是国家统一的标准语言,包括声音、词汇、语法等各方面,而国音是国定的标准字音或语音。官话是自然形成的通语语言,国语跟国音是有意推广的标准语音。
这代表了台湾汉语语音学者的基本看法。
此外,美国华裔学者王士元在台湾文鹤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语言与语音》(1988),以及台湾史语所编《中国境内语言暨语言学2:历史语言学》(1994)1—20页刊载的《语言变化的机理》也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
二、汉语音韵学分论
(一)韵书通论
高明《中国历代韵书的韵部分合》(1980)提到了《切韵》一系以及相关韵书,还有其他方面的韵书的韵部分合情况,读者可以从中缕析出一些头绪来。这是比较系统研究韵书韵部“分合”线索的重要著作,从中可以看到中国韵书发展的基本脉络,对理解台湾汉语音韵学文献整体面貌十分重要。
(二)等韵通论
陈新雄《等韵述要》(1975/1995)“自序”称:
顾向来言声韵学者,于等韵部分,或语焉不详,或根本删除,欲窥全豹,殊不易得。因而,择诸家之菁华,笔一得之见,分为绪论、《韵镜》、《七音略》、《四声等子》、《切韵指掌图》、《经史正音切韵指南》,以及“附编”:内外转之讨论几部分构成。本书于等韵之内容与要籍,已大略论及,非有高深之研究,只供初学入门之参考耳!
《等韵述要》第一章,“绪论”理清了等韵基本理论问题:等韵与等韵图、四等之界说、等韵之作用、韵图之沿革等。其中有一些认识是很有价值的,比如对“转”的理解,认为“转”受佛经“转唱”影响,寓有以十二元音与各辅音相配之意;以一辅音与十二元音相拼合,大有流转不息之意,故名之为转。我国等韵学上之所谓转,即神袭此意而来(1—2页)。又如关于四等概念,在罗列江永、高本汉、罗常培的观点之后,根据黄侃“分等者大概以本韵之洪为一等,变韵之洪为二等;本韵之细为四等,变韵之细为三等”的观点,进一步提出“盖谓韵图之分等,实兼赅古今之音,开合之图各为四格,一二两等皆洪音,三四两等皆细音,但一四两等为古本音之洪细,二三两等为今变音之洪细耳”(4页)。第二、三章论及《韵镜》《七音略》,各有所侧重:谈《韵镜》,则重点在《韵镜》的分等及其对韵书韵母的措置、《韵镜》对韵书韵母的安排、《韵镜》与韵书系统的参差、《韵镜》的分等与《广韵》各韵关系的论述上;而谈《七音略》,则以比较《韵镜》《七音略》异同为主,举出七个方面:转次不同、重轻与开合名异而实同、内外有异、等列不同、声类标目不同、废韵所寄之转不同、铎药所寄之转不同。而后几章谈及《四声等子》《切韵指掌图》《经史正音切韵指南》,则重在韵图结构安排、韵书依据、语音性质等问题上,条理十分清楚。
何昆益《〈等韵述要〉阐微两则》(姚荣松等编《陈新雄教授八秩诞辰纪念论文集》149—164,2015)则针对陈新雄《等韵述要》“类隔门”的解说,进一步提出了补充与阐发的意见。他以“柱,丁吕切”为例,讨论了“类隔门”的基本内容,解释了《四声等子》“傍求则名类隔”以及《切韵指掌图》“类隔傍求韵”的内涵,并针对舌音的真假二等,揣摩陈新雄的基本意旨,疏解古门法学家说法的难点,将音切符合原本归字而不须要用类隔傍求的做法,称为“真二等者音和切”;而音切不符合原本归字,就须要以类隔傍求,称之为“假二等者类隔切”。
(三)汉语语音史个体要素音变方式与走向
周美慧《汉语入声之性质及其演化》(2003)对汉语声调中入声个体音变历程进行了探索。李存智《汉语语音史中的塞音声母》(2014)以声母个体为判断对象,研究其历时音变的进程规律,也很典型。而李千慧《试论汉语近代音中“浊音清化”的演变类型及其相关问题》(2016)则力图推衍出近代音演化的趋势及其地理分布、“基础音系”。
周美慧(2003)研究内容是:其一,介绍既有入声研究成果并说明本文研究目的。作者指出,入声问题一直是汉语语音史上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汉语语音发展史上,入声的变化多端,为汉语语音带来相当丰富且多样的变化。入声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都已经消失了,仅有少数方言仍保留着,另一方面其发音十分短促,和其他声调不同。试想,若能结合实际方言的调查语料,将此复杂丰富的历史演变过程做一个清晰的描写,相信对于我们解读音韵学的若干问题必能有所助益。
其二,指出学术界研究入声的局限性。她认为,前贤对于入声问题的研究建立在方言调查点的语料上,多将重点集中在单一方言点的相关问题上,鲜少提及综合性的方言整体入声问题。仅有少数一两篇论及官话地区中古入声到国语之间演化的问题,其论题焦点也仅在于中古音到国语之间的入声历时演变,至于全面且整理性地探讨入声问题,却很有限。由此观之,关于汉语方言的入声,无论在共时上还是历时上都有不少问题须要重新进行考察。
其三,提出入声研究的新思路。她利用大陆最新调查出来的系统性方言点调查语料(江苏教育出版社所出41册方言调查词典),来对入声问题作一重新的思考。共时方面分析相同方言分区的不同方言点,着重讨论其方言接触和扩散的过程,历时方面不仅找出单一的方言点入声和《广韵》系统的对应关系,上溯下推以求其由中古音到现代方言的整体性演化过程,还综合各方言之间的对应以说明古今语音的演变过程及规律。除了现代方言语料外,还扩展到汉藏系语言的范围,试图将论题作一全面性、整体性的关照,既能对问题有更清晰而完整的了解,同时也厘清前人有关入声的一些混淆概念,弥补传统研究的不足。
作者试图通过汉藏系各语言与汉语的比较以及汉语方言之间的比较研究突显出汉语方言入声方面的特点。比较一整群方言的语音变异及区域特征,除了可以从中寻求方言分区的条件,更重要的是厘清客观的语言事实,认清方言之间的亲疏远近关系,做出合理的解释。
其四,探讨与入声相关的许多议题,比如汉语中关于入声定义与性质的界定与理解;各方言点中,入声演化的历时过程、路线、规律与类型;汉藏系各语言塞音韵尾及短促声调的介绍及其与汉语入声问题的相关性;从汉语韵书和韵图各语料中,观察汉语入声问题的历时演变;同一方言分区中各方言点之间的接触与音变类型及其规律。
周美慧入声演变研究的意义是突出的,正如她所总结的那样:其一,入声定义及性质的厘清。借着前人对于入声问题的探讨以及语音学上发音位置动作的讨论,加上与英语、日语等语言相同发音位置与方法的互相比较,对于原本含混的入声性质进行了明确解释。据作者界定,入声音读表现出两方面的特点:一为韵母系统分配的塞音韵尾,二为声调方面入声调,包括调类、调值、调高方面的问题。其二,不仅从汉语角度出发,还扩大视野,考察了汉语入声与汉藏语系之间的亲疏远近关系,借以突显汉语方言入声的现象,并对汉藏系语言与汉语亲属关系做一连结性观照。其三,全面性探讨了入声韵与入声调的相关问题。作者在论文第四章中历时贯穿地将入声问题分为入声韵与入声调两部分来探讨,连结历史的入声演化轨迹,并对方言调查语料加以细部分析,借以得出现代方言入声的结构类型与其规律性。入声问题是汉语音韵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这里采取音变等多元理论和技术,既有横向结构规律的概括,也有纵向演变规律的总结,为入声问题做了一个全面且丰富的诠解。
李存智(2014)以出土文献通假字、传世典籍的声训、韵书的又音字、汉语方言异读层次为材料,讨论汉语语音史上塞音声母的音韵行为,且及于塞音与塞擦音、擦音、鼻音关系。具体观察具有原生特质双唇、齿龈(舌尖)、软腭(舌面后)部位的塞音,探讨调音(发音)移动、调音(发音)方法与发声类型改变所造成的塞音音变。了解[p][p‘][b][t][t‘][d][k][k‘][g]在发展与变化过程中,分化与统一的力量所产生的影响。以中古字母系统来说,李存智所讨论的塞音音变,涉及帮非端知章见与精庄各组声类。李存智认为,塞音塞擦化、擦化,与擦音字母的音变相伴相生,此中蕴含着音韵演变的普遍规律与语言演变的连续性。时间、地域、类型三位一体,是音韵层次的具体内涵,而音韵类型的差异,往往蕴涵着语音演变的逻辑次序,此即汉语方言的层次异读可用以解释历史音韵演变的认知基础。实验语音学的经验显示,凡是历史上发生过的音变,可经由控制某些语言参数让它在语音实验室里重现;社会语言学标举“用现在解释过去”,也是相同道理,从而验证语音条件俱足,音变会超越时空,在不同的语言(方言)中出现,体现语言的普遍性与一致性。李存智透过个体声母音韵行为,揭示汉语“音变”的显性与隐性规律,别开生面,具有重要的引导意义。
李千慧(2016)以“浊音清化”演变类型为出发点,力图厘清近代音中不同时期所反映的“浊音清化”演化的趋势。她把地理分布作为观察的落脚点,透过“浊音清化”类型及演变路向,检讨学者们有关近代音“基础音系”的种种观点,希望提出合理而接近事实的解释模式。“浊音清化”属于个体要素音变方式,但却与整体性音系格局走向相关,“以小见大”。本文可以与杨秀芳《论汉语方言中的全浊声母的清化》(曹逢甫、西慎光正编《台湾学者汉语研究文集:音韵篇》288—334,1997)相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