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三国鼎立和西晋的兴亡
一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一)黄巾军的主力被镇压以后的形势
公元184年黄巾军的主力被镇压了,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地方割据势力增长,为封建割据创造了条件。
我们知道,封建社会里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因而即使是在统一的时期,也不可能消除封建割据的因素,而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这种割据的因素就有可能发展起来,形成公开的封建割据的局面。
黄巾起义爆发时,东汉朝廷的力量已衰落,无力镇压起义,因而它号召地主阶级组织武装来共同镇压起义军。于是各地的地主豪强都把自己的宗族和封建依附者——宾客组织起来,而各地的地方官刺史、太守等也极力扩大自己的军队。中央朝廷还认为地方官的权力太小,不能胜任镇压人民起义的任务,便采取了提高地方官职权的措施,派出朝廷大臣充任州牧。州牧和刺史一样,管理一个州的事务,但地位比刺史高,权力比刺史大。这样一来,地方豪强和地方官便形成为大大小小的地主武装集团,而这些武装集团又通过自相兼并和自愿依附而逐渐集中到少数大头子的名下。这些大头子有的是原来的地方官,有的通过组织地方武装起家之后也做了地方官,他们掌握了地方政权,于是便形成了封建割据的形势。三国的建立者曹操、刘备和孙权的父亲孙坚,他们都参加了镇压起义军的行动并在镇压起义军的过程中扩展了自己的势力。
我们认为,这种封建割据的形势只是东汉末年分裂形势的继续和发展。大家知道,早在黄巾起义以前,由于土地兼并,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地主豪强的势力早已经扩展了。加之,汉朝实行辟举制度,地方官如刺史、太守以至县令手下的掾属照例由长官自己委任,而掾属又照例用本地人,这样一来,便只有本地有势力的人最有可能充当地方机构里的掾属。所以地方上的地主豪强实际上早已掌握了地方政权。他们是后来封建割据的基础。
东汉朝廷在黄巾起义的打击下,实际上已经崩溃,它再也无力指挥地方了。而在这个时候,首都洛阳又爆发了最后一次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即传统的宦官和外戚、官僚集团之间的斗争。这个斗争,在黄巾起义刚爆发的时候曾经缓和过,而当起义军的主力被镇压后又突出起来(斗争的详细过程不多谈了)。在这次斗争中,外戚国舅何进被宦官所杀,看来好像是窦武故事的重演,但事件的发展和窦武时期的情况并不一样:宦官杀死何进后,官僚集团又将宦官全部杀光。因为这时洛阳的兵权掌握在几个官僚手里,官僚的首领是袁绍、袁术兄弟。袁氏四世三公,袁绍、袁术本人又是当时的名士。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结果使外戚和宦官两败俱伤。那么,是不是官僚集团获得了胜利呢?也不是。因为早在何进被杀以前,袁绍为要扫除宦官的势力,曾向何进建议,招四方将领带兵入洛阳,以增强自己的力量。这些将领中有野心的自然正中下怀,于是董卓进军洛阳。董卓是凉州的豪强,长期担任凉州军的军官,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带领凉州兵到了中原,驻扎于河东(山西南部)。这个人本来是有政治野心的,袁绍招他进京,正是他求之不得的事。由于他拥有作战能力相当强的军队,因而进京以后,便掌握了朝政。他废掉了少帝,另外立了一个皇帝,这就是以懦弱著名的东汉末代皇帝汉献帝。袁绍被迫出京。这就是历史上所称的“董卓之乱”,发生的时间是公元189年。
但是,董卓掌握政权以后,各地方并不服从中央的命令。这时的地方长官,都有自己的打算。他们本来就不服从中央的命令,现在朝廷既然为董卓所挟持,中央政权实际上变成了董卓的政权,因此,便以讨伐董卓为名,正式组织了军队来攻击董卓。当关东的军队向洛阳进攻的时候,山西地方的人民继续起义。董卓害怕义军切断了自己的后路(董卓的根据地在凉州,他带的军队是凉州军,兵士都是凉州人,其中有不少是凉州地区少数族的人),便强迫皇帝和百官迁都长安。不止如此,他还强迫洛阳的人民迁徙。很多人在迁徙的过程中遭到死亡,而繁荣的洛阳城市也被董卓放火烧掉。
可是,关东的军队并不追击董卓,他们只想占地盘,彼此之间也有猜忌,所以不久以后便各自解散了。他们把兵力集中在扩大自己的势力和继续镇压各地分散的人民起义方面。
董卓到了长安后,在一场政变中被杀。但是董卓尽管死了,他手下的将领仍旧继续占据关中,自相残杀。关中地区在这些凉州军的统治下遭到极为严重的破坏,死亡人口不计其数,土地荒芜,据说仅仅几年的时间,就搞得路上见不到人,呈现一片荒凉景象。西汉、东汉的两个首都(长安和洛阳)就这样在统治者的厮杀下遭到了破坏。而其他地方军解散回去以后,也同样互相兼并,大肆屠杀抢掠,形成了一个混战的局面,使生产陷入停顿。
董卓之乱以后(说得早一些是在镇压黄巾起义以后),社会经济遭到最严重的破坏,人口大量减少。举个例子来说,颍川郡是东汉时期人口最多的地方,其中的鄢陵县原有五、六万户,经过镇压黄巾起义以及后来的混战以后,只剩下几百户了。当时像这样的例子还不少。这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当时的社会生产大幅度下降,生产萎缩,出现了大量的荒地。在这种情况下,粮食问题便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当时不仅人民在饥饿线上挣扎,就是那些靠劫掠为生的军人也没有东西可劫掠的了。所以,袁绍虽占领了河北的大片土地,而他的军队只能靠吃桑葚来维持;袁绍的兄弟袁术占领淮南,其军队也只能靠吃蚌蛤来维持。这种情况说明当时的农业生产陷于停顿。第二个问题是人口大量减少。当时政府户籍册上的人口数字大量减少,与东汉时期比较,减少了六分之五。这减少的六分之五的人并不是都死亡了。当时死亡的人确实不少,但更多的人则是变成了地主豪强的依附者,即所谓的宾客、部曲。因为当时处在混战的形势下,人民无法从事生产,而要坚持生产,便不得不依靠地主豪强的军事保护。
我们应该指出:这一时期的人民起义虽然处于低潮阶段(从黄巾军的主力被镇压以后,人民起义便处于低潮阶段),但人民的斗争并没有停止。当时河北黑山军以太行山为根据地,活跃在河北一带,直到曹操占领冀州以后才解散;江苏和山东之间的青徐黄巾,也发展到几十万人,后为曹操所败,其中大多数被曹操收编为自己的军队。人民起义除这两支比较大的力量以外,用黄巾名义分散的义军不仅在北方,而且在长江流域,从四川一直沿江东下,到处都是。这些分散的起义军,从公元184年到204年一直坚持斗争,虽然分别为当地的统治者所镇压,但也教训了那些割据的“群雄”,迫使他们认识到:单靠镇压是不行的,必须另外考虑一些缓和阶级矛盾的办法。
(二)三国局面的形成
北方的封建割据集团,经过互相兼并和厮杀后,除了关中地区还有凉州集团的军人割据以外,只剩下了两个大集团:一个是袁绍集团,袁绍的势力很大,几乎占领了整个黄河北岸的河北、山西以及山东的一部分;另一个是曹操集团,占领了河南和山东的一部分。这两个大集团在黄河流域形成对峙的局面。公元200年,发生了“官渡之战”。按照当时力量的大小来看,袁绍的力量要强得多,他的军队多,财力也比较强,而曹操的军队却较少。看来曹操是打不过袁绍的。但是,战争的结果却是弱小的曹操打败了强大的袁绍。曹操为什么能获得胜利呢?从袁绍方面来说,当时政治非常混乱,在他的统治区域内,地主豪强到处横行,不纳赋税,全部赋税负担都落在贫弱小民的身上;袁绍手下的臣僚又各自形成许多派别,互相攻击,而袁绍的几个儿子之间也是不和的;袁绍本人出身于东汉时期最高的官僚家庭,所谓四世三公(他的上代四辈都是汉朝的三公),因而用人讲究门第,不能真正选拔人才。所以,袁绍的强大只是表面的。从曹操方面来说,他当时已经考虑到了军粮的供应问题,认识到军士光靠抢掠为生是不行的,因而实行了屯田制度。这样一来,军队的粮食供应就比较充分了。同时,曹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强势力,用人也不拘一格,并吸取东汉以来选举上的教训,注意选拔有才能的人。所谓有才能的人,就是说能帮助他统治人民,在军事上、政治上比较有作为的人。从袁绍和曹操两个方面来分析,可以看到:单纯从军队的数量和占领地区的大小来说,曹操是不如袁绍的;但是从政治这个角度来说,曹操确实占优势。因而在官渡之战中曹操得到了胜利。但是尽管如此,曹操并不能在官渡之战后,立即占领河北,彻底消灭袁氏势力。直到五年之后,他才利用袁绍死后(袁绍于官渡之战后气死)儿子们互相攻击的机会进军河北。公元205年,曹操占领了河北,彻底扫除了袁氏势力。这时,除了关中地区仍为凉州军阀占领外,曹操已经统一了北方。
曹操消灭了袁氏势力以后便统兵南下,攻打荆州。荆州原为刘表所占领。这时刘表已经死了,他的儿子刘琮,看到曹操的大军将至,便不战而降。但新野的刘备没有投降。刘备是汉朝的宗室,也是镇压黄巾军起家的,他一直想割据一块土地,却总是遭到挫折。当曹操统军南下时,他正寄居荆州,屯驻新野。刘备原和曹操结下了冤仇,是不可能投降的,同时他也不愿意投降;但因曹操来势很猛,他便向南逃跑。曹操垂手而得荆州,并继续向长江下游进军,想一举平定江南。当时正是孙权占领着江南。孙权的父亲孙坚是江南地方的小豪强,在镇压农民起义中起家,曾经一度占领了河南南部,但在一次战争中他被刘表手下的将领所杀。孙坚的大儿子孙策(孙权的哥哥),于公元195年带领父亲的旧部回到了江南(孙氏原为浙江人),赶走了汉朝派往当地的地方官,消灭了反对他的南方地主武装,占领了江南。孙策死后便传位给兄弟孙权。曹操统兵南下时,孙权的内部经过了一番争论(有人主张投降,有人主张抵抗),最后决定抵抗。于是孙权便和刘备联合起来,共同抵抗曹操,这就发生了三国时期著名的“赤壁之战”(208年)。这次战争和官渡之战一样,也是以弱胜强,强大的曹操被弱小的孙、刘打败了。当时曹操号称八十万大军(实际上是三十万人),声势浩大,而孙、刘两家的军队合起来也只有十几万人,但结果却是曹操失败了。曹操之所以失败有几个原因:第一,曹兵的主力是骑兵和步兵,不善于水战。他的水军是由新降的荆州军组成的,荆州军和他原来没有什么关系,都不愿意替他打仗,这支水军是不可靠的。第二,当时曹操的军队正逢大疫,兵士不服水土,大都生病了。第三,曹操统大军南下,北方空虚,而北方关中地区的凉州军始终没有平定,因而有后顾之忧。第四,这一场战争对曹操来说,打胜了便可以征服江南,统一全国,打败了也依然可以保守北方,不存在灭亡的威胁,所以可能有些大意;而对孙权、刘备方面来说,这一仗则是只能胜、不能败的,打败了就是全部势力被消灭,有生死存亡的威胁,因而他们拼力以争。战争的结果是曹操失败,孙权的江南得到巩固,曹操失掉的荆州被刘备占领,形成鼎足三分的局势。
据我个人看来,这次战争的正义性很难说是在哪一方面。虽说曹操统军南下是统一战争,但也不能说孙、刘抵抗曹操就是阻碍了统一。因为孙、刘也是要求统一的,只是希望由自己来统一罢了。所以,要分析这一战争,只能从军事上来分析曹操为什么失败,孙、刘为什么胜利。
赤壁战后,公元211年,曹操平定了关中。公元214年,刘备占领了益州。刘备占有荆州时,东吴是不愿意的,刘备答应将来取了益州,把荆州让给东吴。刘备占有益州后,公元219年,东吴乘镇守荆州的关羽进攻曹氏襄樊之机,发兵攻取荆州。明年曹操病死,子曹丕继位,代汉称帝,国号魏。公元221年,刘备也称帝,对东吴进行了反攻。于是发生了吴与蜀的“夷陵之战”。在这次战争中,刘备遭到陆逊的火攻而失败。夷陵之战后,三国的领土再也没有多大的变化了,荆州为孙吴占领,以后蜀也不再争夺。刘备称帝的同年,孙权称吴王,公元229年称帝。
三国的局面是通过三次战争而形成的:官渡之战曹操统一了北方;赤壁之战奠定了鼎足三分的局势;夷陵之战确定了孙、刘两家的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