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说明
《型世言》,全称《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是明末杭州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约刻于崇祯五年(1632)。原本今藏韩国汉城大学奎章阁。此书自明末清初以来,湮没已久,不为人知。明清文献中未见提及,王古鲁、孙楷第、郑振铎、大冢秀高诸研究家的著作书目中也未见著录。今所知唯一提到《型世言》之名的,是峥霄馆刊本《皇明十六家小品》。书中有征文启事两页,称“见惠瑶章,在杭付花市陆雨侯家中;在金陵付承恩寺中林季芳、汪复初寓”。其拟刻书目中提到:“刊《型世言二集》,征海内异闻。”此《型世言二集》是否最终刊成,尚不可知,但《一集》应当已经完成,它就是现在这部《型世言》。正是由于人们对《型世言》一无所知,导致在研究明代通俗小说尤其是话本小说时,遗留下不少未能解决的问题。因此可以说,《型世言》的发现,填补了古代白话小说史上的一个空白。所以,当1987年台湾东吴大学吴国良教授、法国国家科研中心陈庆浩先生在韩国汉城大学奎章阁发现《型世言》存本时,大有“洛阳纸贵”之势。
《型世言》与“三言”一样,是作者出于一种社会责任感创作而成的,作者旨在以自己的作品来教育读者、匡正世风。型者,模也,榜样之谓也。所谓《型世言》,就是教人应当怎样立身处世的一部书。由于它写得好,故事新奇,描写生动,体制也跟“三言”“二拍”一样,所以大约清初时有人利用残本进行覆刻时将其改名为《三刻拍案惊奇》。可以说,此书从思想内容到写作技巧都可与“三言”“二拍”并驾齐驱。
首先,《型世言》跟“三言”“二拍”一样,继承、发扬了我国话本小说的艺术传统,非常重视作品的故事性和吸引力。其中大部分作品都经过作者精心剪裁和巧妙编织,使故事曲折复杂,情节跌宕起伏,吸引读者非读下去不可。加之作者关心社会人生,注意观察各种人情世态,故能在自己的作品中将其描摹曲至,使人如临其境。语言洗练,笔调轻松,庄中带谐,读来极富情趣。
其次,《型世言》跟“三言”一样,注重作品的教化作用,写了不少忠孝侠烈之事,“以型为世”,为世人树立榜样。作者想通过这些作品的人物故事,特别是通过对这些人物故事的是非褒贬来教育、警戒世人,而其思想武器主要是儒家的忠孝节义、友悌智信等传统伦理道德。当然,这里面虽然也不乏传统美德,但也有不少封建毒素。此外,书中还夹杂一些因果轮回、荒诞迷信的篇章和情节。
但是,《型世言》跟“三言”“二拍”不同的是,它不像“三言”“二拍”那样或广泛搜集“宋元旧种”,或“取古今杂碎事”“演而畅之”,它写的全部是明代人的故事,其材料来源有的是来自明代名人传记资料,有的来自明代野史笔记,有的则直接来自当时的社会见闻,尽管经过作者不同程度的加工或生发,但仍全面、真实地反映了明代的社会历史生活。《型世言》最值得重视的是相当广泛地反映了明代的社会政治生活,真实而生动地描绘出一幅幅明代社会生活画面。最后几篇多写妖异灵怪之事,看似荒诞不经,但大都有寓意在。这种明写妖异灵怪而暗喻现实人生的借题发挥笔法在话本小说中还是比较少见的。
《型世言》十卷四十回,每回演一故事。据《奎章阁图书中国本综合目录·集部·小说类》著录,《型世言》今存十一册,无总序、目录、插图,仅存四十回正文。据陈庆浩先生考证,原书当为十一册,首册为总序、总目和四十页八十幅插图,另十册为正文,每一卷四回订为一册。首册已佚失,仅存正文。每回之前都有署为“翠娱阁主人”所作的“序”(或题“叙”“小叙”“引”“小引”“题词”“题辞”)。陆人龙,字君翼,是陆云龙的弟弟,除此之外,还写过题为“平原孤愤生戏草”“铁崖热肠人偶评”的通俗小说《辽海丹忠录》。
1992年11月台湾出版了《型世言》的影印本。本书即以台湾影印本为底本,影印本少数漫漶不清和缺字则以《三刻拍案惊奇》校补,个别无以校补之处则用□代替,明显笔误径改。总之,尽量保持原作面貌。如有失误或不当之处,希望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