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论经典文化与大学生成长
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东方,源远流长五千余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虽然经历了盛衰变迁,但始终延续不绝。这就足以说明,中国文化必然有其优秀的传统。中国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博大精深,其中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历久弥新,堪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可被视为“经典”。
什么是“经典文化”?经典文化都包含哪些方面?一般认为,经典文化,指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被流传下来代表某一时期文化精髓的思想、理念以及相关的作品。钱穆先生在提到中国文化中的“精髓”时说道:
每一个国家的文化,定有它的“精粹”可以保留,我们该慎重地来看这些国粹,把它发扬光大。同时也定有很多经过了时代锻炼以后变成了渣滓。不仅中国,世界各民族各文化,都有它的精华,也都有它的渣滓。我们该来研究,甚么样的才是渣滓,该去,精粹该留。任何一个国家民族,都要有一批有知识人,来辨别来指导,使得这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可以不断向上,不断开展,这要有一批文化的导师来指点,来领导。(1)
我们所说的“经典文化”就是钱穆先生所指的精华。这些经典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是整个中华文明的根基,是中国文化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基石,所以,学习经典文化、传承经典文化、弘扬经典文化、创新经典文化,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使命。如何对待经典文化,不仅仅是一个文化的问题,更是一个关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大事。
中国古代经典文化对于大学生成长起着怎样重要的作用?如何通过经典文化的研习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从而引导大学生成长?
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问题,是指大学生如何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人和成长为一个有才能的人,事实上就是“成人”的问题。大学生不仅要成为一个有才能的人,更为重要的是要成为一个拥有健全人格的人、成为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人。
当代中国大学生首先是作为一个中国人,每个中国人的血液里都有着中国文化的积淀,这些积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思想、行为方式。研习中国经典文化,对于扩展大学生的视野、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民族文化尊严,起着重要的作用。朱自清在《经典常谈》中说:
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有一个外国教授说过,阅读经典的用处,就在教人见识经典一番。这是很明达的议论。再说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2)
然而,中国经典文化在当今中国高等教育中却一直被弱化甚至忽视。如何通过中华经典文化的学习来启发大学生的心智?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和“经典”内化为大学生成长中的养分?这是中国思想文化创新中一个绕不开的问题。
一、经典失落,人文式微
首先,近百年来,在西方文化的强势冲击下,西方的高等教育制度取代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制度,也削弱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和影响。在这种形势下,西方文化的标准、生活方式在无形中对大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许多大学生只看美剧和美国大片,不看本土拍摄的电视剧和电影;唯西方圣诞节、情人节等节日是尊,对中国传统节日则兴趣索然。我国有的学者甚至发出了“当代大学生正经历着文化殖民过程”的感叹。
很多大学生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如果中国传统文化这样伟大、这样优秀,为什么在近代遭遇危机呢?更有大学生直接提出:西方文化是当今世界上公认的最先进的文化,既然这样,为什么我们还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呢?
经典文化在学生心目中是落后、守旧的象征,这源于近代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彻底败给强势的西方现代文明,因此在“新文化运动”时期,高喊“反传统”“反孔”“反儒”的口号,标榜“民主”与“科学”,全面向西方学习。这种文化自卑和文化批判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导致很多大学生对经典文化持怀疑的态度,进而造成文化认同危机。
当代中国大学生面临着各种社会文化思潮的激荡和多种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汇,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普遍存在着文化底蕴不足和文化历史视野狭窄的现象,往往对中国经典文化传统缺乏全面认知,而对西方文化却盲目地追捧。
当然,中国近代遭遇传统文化危机,是由众多的历史因素所造成。然而,在笔者看来,一个最大因素是我们自己对自己的文化传统失去了“自信心”。如果我们不能恢复对本国经典文化的自信,那么这才是中国文化真正危机的到来。亨利·纽伯特爵士在一次演讲中说道:
作为一个伟大的国家,必然有自己的领土,这块土地边界清晰但却广阔,经过长久的占有和耕耘,具有进一步开发和增产的潜力。这样的国家可以安享自己的精神财富:作为其大众生活之结晶的文化传统,还有其独特的文化成就的总和。……如果丧失掉自己的传统,毁灭掉自己的文化,那就意味着其力量的衰退,最终可能会招致国家的崩溃。他又补充说:古希腊和古罗马就是因为其传统的消亡而衰亡的。(3)
钱穆在《中国文化精神》一文中指出:
一个民族的历史,就等于一个人的记忆。人不能失掉记忆,一个民族不能失掉了他们的历史。亡国先亡其历史,历史亡了,这个国家也快没有了。我们要破坏一个民族,先得破坏他们的历史。只要历史还在,纵在千辛万苦中,这民族还能奋斗、还能复兴。今天我们中国的最大病害,最大危险,就在我们对于自己以往的历史不看重,而慢慢地忘了,不知了,而我们又不自觉其是一件大事,这不仅是我们一个羞耻,乃是我们今天一个不治的大病。(4)
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失去了自己的传统文化,则会导致家不成家、国不成国。这就是文化的重要性。陈平原曾在《大学三问》中指出:
今天谈论大学改革者,缺的不是“国际视野”,而是对“传统中国”以及“现代中国”的理解与尊重。(5)
大学生如何对待经典文化,不仅仅是一个文化的问题,而且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中国经典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延续、不断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国经典文化,是我们走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深厚文化底蕴。中国的大学是文化传播的主要场所,应以传承和创造发展中华民族文化为己任。
其次,经典文化在高等教育中被忽视、在大学生中不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与高等院校的教育理念相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背景下,很多高校倾向于就业导向的教育培养模式,功利主义在教育中日益占据主导地位。中国从古至今就在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然而现在的大学教育缺乏“明明德”的引导,多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当代大学生的教育形势严峻:重视专业素质,唯专业第一;轻视思想道德素质,忽视人文素养的培养。在学习时间分配上,学生除了对本专业课程的学习外,绝大多数时间用于外语、计算机的学习,或者考取各种职业证书,以备就业之需。
现代大学盛行分科系的专业教育,使大学渐渐沦为仅为传授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场所,学生也以“找好工作”“有好待遇”为学习的目标。这样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只是一个掌握知识和技能的人,并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社会担当且品德高尚的人。
在当今中国的大学教育中,大多没有专门开设相关经典文化的课程,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思想的了解有局限。再加上对现代文化采取功利的态度,为了应付考试和找工作而读书,把知识分为“有用”和“无用”两大类,所以很少人对所学的知识真正心向往之。陈来在一次演讲中提到“文化”之于国家和社会的作用:
文化的价值和功用是不能以短视的功利主义者的角度去了解的。表面上看,文化的具体作用似不明显,其实文化的用是“无用之大用”。文化是一个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一个没有文化创造,没有文化品位,没有文化理想,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自利主义盛行,只知道追求物欲满足的社会,不过是一个暴发户的庸俗社会。(6)
不能以功利主义看待思想文化教育,不能把知识分为“有用”和“无用”,应该转换观念。有些看似“无用”的道理,却是异常重要的生活智慧。那些所谓“有用”的知识,却往往不能教会你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再次,经典文化不易接受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经典著作很难读懂。中国传统经典文化经过了上千年的积累和沉淀,纷繁复杂、浩如烟海、千头万绪,因此很难在短时间内一窥堂奥。现在很多大学生在学习上多讲求功利实效、立竿见影的学习方式,把知识当做商品,因此很多大学生认为学习中国传统经典文化知识“没有用”“与生活脱节”“不实际”。
由于中国经典大都特点鲜明,言简意赅却寓意深刻,内容广博却没有西方经典著作严密的逻辑,乃需细细体味与研磨其中深意方可窥其堂奥,因此初读中国经典时往往会摸不着方向。但如若身临其境,则定会回味无穷。美国著名的汉学家赫伯特·芬格莱特谈到阅读中国经典的体验时说:
初读孔子时,我觉得他是一个平常而偏狭的道德说教者。对我来说,他的言论集——《论语》,也似乎是一件陈旧的不相干之物。后来,随着逐渐增强的力量,我发现,孔子是一位具有深刻洞见与高远视域的思想家,其思想堂奥的辉煌壮观足可与我所知的任何一位思想家相媲美。(7)
在阅读经典文化过程中,必然存在对经典文化的重新解读,这本身就是一个开启心智和习得的过程。阅读经典,并不是将它们看做文化古董或过去的遗产,而是理解它们所阐述的基本思想和基本问题是超越时代的,是永恒的。
在学习和接受经典文化的过程中去梳理和理清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渣滓”,这本身也是研习、重新诠释“经典”的学习机会。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经典文化之所以被称为经典,乃因为“经典”能经得起不同时期的挑战。经典文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发展、不断回应新时代提出的种种挑战。
阅读经典并非易事。事实上,经典也许是最难的书籍,因为它们内容最丰富,也最为深奥。不要期望在第一次阅读时就能很好地理解经典,甚至也不要期望经过多次阅读就能完全掌握经典。阅读经典的难度在于要反复去阅读,这需要耐心和毅力,要求精神上的努力,因而可能会引起相当大的精神上的痛苦。但是正是经典难以阅读的特点,使得经典比其他书籍更具有可读性,也更值得阅读。因为经典书籍中所提出的问题能够激励我们去思考、去探索和去讨论。经典对我们的阅读技能提出了挑战,对我们的理解力提出了挑战,为我们提供了获得理解力和智慧的机会。
二、重拾经典,提升自我
大学阶段是人一生中思想最活跃、思维最敏捷、求知欲最强、最容易接受各种新事物的阶段,正是接受知识的黄金时期,因而也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展的成熟时期。在这一时期,应该深化大学生对中国古代经典文化的教育,使大学生感受和体验经典文化的魅力,获得对中国民族精神的认同,唤起对民族意识的觉醒。而这种民族精神认同和民族意识也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的根本。因此,大学生对经典文化的研习,不仅仅有利于个人品德的养成,更使大学生肩负起了热爱祖国、热爱中华、传承中国文化的重任。张岂之在《大学生文化素质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谈到关于中国经典文化对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时,指出:
第一,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优秀的思想文化。第二,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第三,开阔学生的思路,鼓励他们从多方面锻炼自己,不断取得有益的文化科学知识,不固步自封,不局限于一隅。第四,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性情,培养高尚情操。(8)
首先,中国古代经典文化历来重视人生境界和人格完善,通过对经典文化的研习,能够提高大学生的精神境界、健全大学生的人格,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更好地帮助大学生健康地成长和成才。台湾社会学家杨国枢教授指出:
大学教育必须同时达成五大类目标:(1)培养大学生对自己内在身心特质的了解;(2)培养大学生求取新知的方法与能力;(3)培养大学生适应个人生活所需要之较高品质的能力、情操及行为;(4)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所需之较高品质的能力、情操及行为;(5)培养大学生理解与关怀全世界、全人类所需之较高品质的能力、情操及行为。(9)
在中国经典文化的道德体系中,关于自我修养的内容极为丰富。中国的经典文化注重“成人”思想及人格的“自我完善”以及对理想人格和理想社会的追寻,这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标准,并以此来寻找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张岱年在《中国哲学大纲》中论述中国思想文化时,认为中国文化之精髓实为“人生论”:
孔子所以是中国哲学的开端,乃因为他是第一个提出一个人生论系统的。以后的思想家如孟子、荀子,也都不注意宇宙的研究,他们所讨论的问题,主要是关于人生的。北宋以后的哲学家,大都比较注重宇宙论,然其学说的核心部分,仍在人生论。所以人生论实是中国哲学所特重的。可以说中国哲学家所思所议,三分之二都是关于人生问题的。世界上关于人生哲学的思想,实以中国为最富,其所触及的问题既多,其所达到的境界亦深。(10)
钱穆在《中国学术通义》一书中提到:
中国人做学问,主要既在讲做人,尤其主要在求改进他自己,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此乃是一种极具体、极现实、逐步向前、人尽可行的大道,决非一种超越抽象之谈。自做人之共通理想进一步,遂有所谓“道”。道亦指人生实事言。人生实事之改进,则亦是极现实、极具体,自近及远,自卑登高,惟求其逐步向前,而无所谓彻底改造。故曰:“天理不外人情”、“忠恕为道不远”。忠恕是中国人所讲人生共通一大道。但若真讲忠恕,则此社会便很难有革命。因此中国人讲人道,注重在“教育”与“教化”,尤贵“尽其在我”。君子思不出其位,虽若是各就自己个人分内尽力,但也有一共同目标、共同方向、共同步骤。在这里,人人能知能行,而又不易出大毛病。此即是中国人之所谓“道”。学问主要目的,正在明道行道。而道亦可以变,可以进。但其变其进,却不必要革命。(11)
在钱穆先生看来,学习如何做人比学习知识更为重要。大学生接受和学习这些经典文化中的“做人”学问,对于塑造大学生品格、加强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增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信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学》开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12)
《大学》把修身看作一切的根本,把齐家、治国、平天下视为道德境界追求的最大目标,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由此可见,儒家的“修身之道”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道德经》的“无为而无不为”,《论语》中的“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周易》中的“与天地合其德”,都充满了人生智慧。
我们阅读传统经典,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也是为了一个悠久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这或许是寻求一个完善、独立的自我与品格的最好途径。(13)
大学生研习经典文化,主要不是知识性的学习,而是学智慧,是体验、丰富、提升人生的内涵与境界;是与思想、文化、哲学大师作心灵沟通与思想对话,即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洗礼。由此可以从中学会如何品鉴、欣赏经典文化,学会阅读经典、诠释经典。钱穆在《爱我中华——与青年书之二》一文中专门写给年轻人、在校的大学生的话值得细细品味:
可爱的青年们!当知在学校求学,不仅是求知识。求知识,亦不专在口头上、纸片上,主要能贵有知识修养。而在知识修养之上,尤贵有人格修养,心地修养。同一日光水分肥料,加在不同之根本上,发出异样的枝干,异样的叶,异样的花与结出异样的果。学问知识,亦如日光水分肥料;心地与人格,则是根本。同样的学问知识,施诸异心地、异人格,亦会开出不同的花,结出不同的果来。
若使一不仁之人,没有爱国家爱民族一颗真心,纵使获得甚高学问,甚深知识,亦将对国家民族无所补益,抑且有所伤害。而人格修养,心地修养,又贵在青年时培植根本,奠定基础。(14)
其次,中国古代经典文化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忱、有助于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和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提高。中国经典文化当中蕴含着优秀的精神品质,一旦与现代思想相结合,会对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如“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是这种植根于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力量,构成了中华民族浓郁的家国情怀和忧患意识。无数先进的中国人面对家国危机,选择了前赴后继,自觉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体现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传统的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辉煌,虽在近代经历了屈辱,但仍然坚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原因。
三、立足经典,走向世界
在中华民族艰难而辉煌的发展历程中,经典文化薪火相传、历久弥新,始终为国人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当代大学生肩负了传承经典文化、创造经典文化的历史使命。
那么,我们该如何承担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呢?
首先,寻回文化的自信。我们要重新拾回文化的自信,而这个民族的自尊自信就在中国的传统经典文化里面。钱穆在《中国文化精神》中提到:
我们可以这样说,中国人与中国,何以能到今天,有这样长的历史,广大的疆土与众多的人口,完全由中国文化所造成。那么就可证明中国文化一种内在的价值。我们纵不能详细指出这个内在的价值在哪里,可是我们可以看,五千年来中国到今天,那不就是这个文化价值之所在吗?以前这样,也可想以后,只要有中国人与中国存在,那么我们中国文化当然会存在。换句话讲,只要中国文化存在,我们中国人与中国也会绝对的存在。(15)
文化上的创新和发展既要跟上世界的潮流,同时又不能失去“固有之血脉”的传承。鲁迅先生在《坟·文化偏至论》一文中谈建设新文化时进一步说:
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人生意义,致之深邃,则国人之自觉至,个性张,沙聚之邦,由是转为人国。(16)
其次,应将中国经典文化置于世界文化视野中考察,应以开放的心态来对待经典文化。需要明白的是,尊重和传承经典文化并不是盲目地崇拜。当今世界日益全球化,任何国家和民族都不可能游离于世界之外,因此文化需要交流、融合和借鉴,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文化的发展。在文化的交流过程中,我们一方面可以加深对自身经典文化的解读;另一方面,也可以博采众长,发现我们自己文化中的不足之处。钱穆在《关于提倡民族精神教育的一些感想》一文中讲到:
窃谓提倡民族精神教育,决不是要把自己民族孤立脱出于并世各民族之外,抱残守阙,关门自大,遗世独立。所以要提倡民族精神教育者,乃为求把自己民族投进于并世各民族之林,释回增美,革旧鼎新,争取自己民族在现代世界潮流下,并驾齐驱,得一平等自由之地位。(17)
当代大学生只有通过对中国经典文化的研习,才能有辨识世界上其他文化的能力,从而形成一种文化自觉。这种“文化自觉”包含了对自我文明和其他文明的反思,更为重要的是当面对异域文化时能有一种“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态度。
最后,大学生研读经典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就是要把那些在历史上促进中华民族发展壮大,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的优秀传统精神文化发扬起来,并加以发展,以期实现中国文化的伟大复兴。钱穆在《在现时代怎样做一个大学生》一文中对大学生们说:
首先我希望,当前的大学生们,应该懂得珍重宝贵他眼前所获得、所享受的那一份自由。……如何珍重我们这一份自由?首先该珍重我们各自的前途。如何珍重我们各自的前途?至少不该专以谋求职业和解决私人衣食生活来作为进入大学唯一的目标。(18)
(1)钱穆.中国文化精神[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187.
(2)朱自清.经典常谈[M].北京:中华书局,2014:序页1.
(3)[英]庄士敦.儒学与近代中国[M].潘崇,崔萌,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158.
(4)钱穆.中国文化精神[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207-208.
(5)陈平原.大学三问[A].刘琅.大学的精神[C].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4:229.
(6)陈来.陈来讲谈录[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3:272.
(7)[美]赫伯特·芬格莱特.孔子:即凡而圣[M].彭国翔,张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序页1.
(8)张岂之.大学生文化素质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J].高等教育研究,1996:12-13.
(9)郭齐勇.大学的教育理念与目标[J].中国大学教育,2002:18.
(10)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71.
(11)钱穆.中国学术通义·新校本[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262.
(12)[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3-4.
(13)王余光.论阅读传统经典[J].北京: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8:116.
(14)钱穆.历史与文化论丛[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386-387.
(15)钱穆.中国文化精神[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217.
(16)鲁迅.坟[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41.
(17)钱穆.历史与文化论丛[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360.
(18)钱穆:历史与文化论丛[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356-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