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英语语言学多维探索与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语音学概述

一、语音学

语音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的双重属性,因此可以分别从这两个方面去对语音进行相对独立的研究。从自然属性出发,针对所有人类语言的语音研究,属于语音学研究;从社会属性出发,针对语音在某一个具体语言的系统中起什么作用的研究,属于音系学的研究。

虽然在约两千年前的印度就开始了对语音发音学的研究,在17世纪的欧洲把声音与物体的周期性振动联系起来的声学研究也已经起步,但以科学仪器为研究手段,明确以语音为研究对象的现代语音学及各个分支,却是19世纪中叶以后才发展起来的。首先,是在一百多年前建立了发音语音学,在X光等新手段的帮助下,从生理的角度大致弄清了语音是怎样发出来的。出现电子声学技术后,人们又抓住了传递中的音波,把它变为可视的图像,将语音的种种物理表现更准确地揭示了出来,并于20世纪40年代建立了声学语音学。50年代后,语音的研究开始向听觉的环节进军,研究人耳怎样接收语音,语音传到大脑的过程,以及大脑分析和感知语音的方式。如何弄清大脑处理语音的机制是听觉的研究中最复杂的,这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前沿领域。20世纪和21世纪之交,随着计算机科学,、医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语音的发音、声学、听觉三方面的研究都进人到了图形化、数字化的信息采集和处理的新阶段,这些研究的分析大多要依靠计算机软件。比如,发音时口腔、声带的动态变化(发音)、听音时的脑电波的动态采集(听觉)、声波各种参数的数字化处理(声学),等等。

语音学三个分支的研究都是自然科学和语言学的交界领域,都要大量地利用实验的手段和现代科学的仪器。其中,语音的生理、物理这两个方面的研究,属于对语音自然属性的研究,听觉方面的研究则主要是对语音心理属性的研究。语音学有着极为广泛的研究范围,涉及方面也很多。那么,对于初学者来说,什么是最基本而实用的呢?

我们认为,对于初学者来说,发音原理是最基本而实用的。发音原理是学习和研究语言的人应该掌握的最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如果不能熟练掌握这一重要的基础知识,在以后的学习中就会遇到诸多困难。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对语音进行识别。例如:只有先知道字的读音才能认字;学习普通话、方言、外语都需要先对语音进行识别。要掌握正确的发音,直接模仿别人,固然是一个办法,但是在模仿时,一定要有一个好的模仿对象,尤其要注意一些细微的地方,有时自以为模仿的是对的,实际上并不是那么回事。比方相声里有这么一个笑话,说上海人称洗头为“打头”。如果上海人听这个笑话,那么一定不认同这个说法,因为上海人说的是“汰头”而不是“打头”, “汰”伴有喉头的浊气流,而“打”没有浊气流,两者有很大差别。

我们常常听到一些同学说,发音原理既枯燥又难学。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如果你将掌握发音原理与深入研究一种语言或者学好一种外语的需要相结合,就会不再觉得枯燥。其实发音原理并不难学。我们的母语是人人都会说的,而我们的母语中包含好多在各种语言中里都有的常用的音素,这对于我们掌握发音原理是十分有利的。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很容易体会到发音的道理;碰到陌生音,就可以从它和自己会发的音之间的差别来掌握它。这个练习本身就是饶有趣味的。我们每个人都有着相同的发音器官,可以通过自身体验去领会发音原理,并不难学。尽管这样,语音学内容多、术语多,还要涉及其他学科知识,仅仅是课堂上讲解一下、练习一两次,并不能完全掌握。

二、语音学与音系学的联系

音系学的知识也是十分重要的。由生理器官产生的物理声音只不过是语言用来表示意义的物质材料。各种语言使用的材料,以及使用材料的方式,都是大不相同的。后面我们将会讲到,即使自然属性完全相同的声音,在不同的语言中也可能有完全不同的作用。如果没有音系学的知识,我们就无法了解一个语言中必须区别的音,不同的音的出现条件,它们的组合规律以及节律和语调的主要特点,自然就不能快速、高效地学好另一种语言或者方言。掌握语音在不同语言中的作用和组织方式,对于语言学习来说,其实更为重要。

音系学和语音学是具有各自独立研究领域又有交叉领域的两个学科。音系学与语音学相对独立:音系学的出发点在于语音在语言系统中的组织方式,属于语言学的核心部分;语音学的出发点在于语音自身的自然属性或听觉反映,与语言学的核心部分是间接联系。音系学和语音学的研究彼此无法截然分开:音系学研究的是有自然属性的语音在语言系统中的作用,这自然需要先搞清楚语音的自然属性;语音学研究的是语言中的声音和发出语言时的肌体动作,而不是自然界的声音或与语言无关的肢体动作,这就必然要在研究中关注语音自然属性在语言系统中的作用。

三、语音的最小线性单位——音素

要对看不见、摸不着的语音现象作出说明,进行分析,确实难度很大。语音研究的最早一步,是把连续的语音流离散为小的单元,并用见诸纸面的书写符号来表示它们。只有这样,语音才有了可以进一步分析研究的基础。这一步,最早始于文字的发明。

但不同文字离散出来的语音单元,有着不同的大小和记录语音的完备程度,因为发明文字并不仅仅是为了对语音进行记录和研究,它还要考虑语言中词义表达的需要。因此,语音研究还需要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小单位记录符号。

最小的语音单位是从成串的话语中切分、归纳出来的。一般人自然而然地感觉到的自己语言里最小的语音单位是音节。比如表示“社会”这个意思的词,汉族人感到汉语里的she hui是两个音节,俄罗斯人感到俄语里的o6 щe ctbo是三个音节。然而音节还不是线性音流的最小单位。我们可以用比较的方法来进行分析。例如汉语的“大”(da)和“杜”(du),开头的音都是d,只是后面的音不同,一个是a,一个是u。a和u不能再分下去,是两个最小的语音片段。从音流在时间维向上的线性切分来看,无论是发音还是听音,a、u都不能再被切分为更小的单元,由此可见,它们都是语音最小的线性单元。以语音的自然属性和人类语音共性为研究对象的语音学,称它们为“音素”。我们平常在生活中听到的音节,都是这些最小线性单位按照一定结构规则组合而成的。

从语音的自然属性看,无论男女老少,都有自己的发音特点,正因为这样,我们接到熟人的电话,往往就能够听出这个人是谁。一个人反复发同一个音——a,每次张嘴的程度,舌头的前后,用劲的大小,延长的时间等都可能有细微的差别,因此每次发出来的a也不是完全一模一样的。深究起来,每个人每次发出的a都是不相同的,但是我们没有必要把不计其数的不同的a都看作不同的语音单位。因为绝大多数a的差别都是非常细微的,只有仪器才能显示出来;有的差别,即使人的听觉能够察觉,也可能因为差别很细微而不必区分开来。可见,对语音的最小单位进行确定时,是有过一番取舍的。语言是交际工具,在交际中只要大家认为是同一个音,就没有再往下区分的必要。例如,撇开长短、轻重、高低的差别,北京人认为许多的a是同一个音。根据一个语言交际所需的必须区别而确定的语音小单元叫做“音位”。

但语言学家不仅要研究北京话,还要研究其他汉语方言和世界上的其他语言;即使是普通人,也希望能学会多种语言或方言。基于这样的目的,就不能仅仅只根据一种语言的交际需要来确定语音的小单元,还需要根据所有人类语言对语音小单元做更为精细的区分和归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全球各地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确定适用于所有人类语言的语音小单位,在19世纪末提上了语言学研究的日程。语言学家研究了好多种语言的音以后,经过多次修改,目前国际语音学会把语音区分归纳为120多个基本的小单元和30多个附加特征,这些语音单元和特征足以将所有人类语言必须要表达的语音对立都表示出来。根据这样的目的找出的语音小单元,叫做“音素”。也就是说,音素是人类语言最小的线性的语音单位(这一定义在第二节中还要有所补充)。比如,根据北京话的交际需求,不需要区分的那一个a,从自然属性看实际上是无数多个不同的a;而根据已知的所有人类语言的研究,被归并成前a(如“安”an中的a)、后a(如“刀”dao中的a)两个音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