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时代印记
源说“四季青”
提起北京西郊的“四季青”,可谓家喻户晓。它既是一个行政区域的名称,也是一个广义的地名,虽然只有50多年的历史,但它形象地概括了一个地区在特定时期的农业经济特点。尽管行政区划几经调整,但其名称沿用至今。
1958年8月29日四季青人民公社成立
说到“四季青”,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四季青镇,倘若再往前推,是四季青乡、四季青公社,四季青社,曾是京郊著名的“蔬菜之乡”。而说起这一名称的由来,或许鲜为人知。
1952年李墨林成立了海淀区第一个农业高级社——“李墨林温室生产合作社”,并在简易温室里生产出了新鲜的黄瓜、西红柿,结束了京城百姓冬天只能吃到萝卜、白菜的历史。1955年5月李墨林社与远大社、金庄社合并,规模进一步扩大。四个合作社合并后叫什么名字呢?有人提出保留“李墨林温室生产合作社”的名字,因为李墨林是海淀区第一个农业高级社的创办人。有人提出叫“玉泉山农业生产合作社”,因为处于玉泉山下,而玉泉山是京西著名景观,更具有地域色彩。有人提出叫“红五月农业生产合作社”,因为四个合作社是五月里合并扩大的,更有纪念意义。有的人提出叫“米丘林农业生产合作社”,当时主要学习苏联的农业经验,而米丘林(伊万·弗拉基米洛维奇·米丘林)是苏联卓越的园艺学家、植物育种学家及“米丘林学说”的创始人。有人提出叫“四季青农业生产合作社”或“常青农业生产合作社”最好,意为“蔬菜生产四季常青”。最后社员们经过反复讨论,定名为“四季青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6年,四季青社进一步扩大规模,与蓝靛厂社、联华社、火器营社和光辉社合并,成为京西最大的农业合作社。1958年8月,经北京市委批准,四季青、西山、万丰、香山、玉泉、田村、沙窝、罗道庄八个社合并,建立了“四季青人民公社”。8月29日召开了成立大会,由此“四季青”作为一个行政区域的名称被正式确定。同年10月26日四季青人民公社与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东方红社结为“中保友好人民公社”。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以生产蔬菜为主及粮食、水果、畜牧、工副业生产为一体的“四季青人民公社”驰名中外。
1977年四季青公社一级核算大会
“四季青”的知名也源于媒体的广泛宣传。1956年5月作家白夜(原名费启,江苏省沭阳人),根据李墨林温室生产合作社开展冬季温室生产的事迹,创作的小说《四季青》由新文艺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由此使“四季青”产生一定影响。1965年2月中国评剧院二团又根据李墨林的事迹创作排演了评剧《四季常青》,在各地上演,从而使“四季青”的名声大振。
曾几何时,四季青人民公社生产的蔬菜供应了北京市民四分之一的吃菜需求。“四季青人”还将独特的蔬菜种植技术推广到华北、东北以及蒙古和东欧一些国家和地区等。六七十年代四季青人民公社生产的水果畅销京城,并远销到东北、内蒙古、香港等地区。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四季青镇的蔬菜、粮食生产基本消失,传统的果树种植面积也大为减少,留给人们的只有对绿色田园的眷恋与记忆,而作为区域性地名,“四季青”三个字已被广泛使用。
随着四季青镇被划入北京的第一道绿色隔离,如今的四季青,全镇绿化覆盖率超过70%,春季百花齐放,夏季绿树成荫,秋季五彩缤纷,冬季郁郁葱葱,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由此使“四季青”依然充满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