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文化的渗透与呈现
一、技术与艺术的统一
动画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从技术导向型逐渐转换成文化输出导向型。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电脑技术几乎已经覆盖了整个动画制作行业,技术对动画产业劳动力的解放是空前的。但是观众对技术的好奇与艺术的审美是同时进行的,所以优秀的动画作品应该同时兼顾艺术与技术的紧密结合。
2016年上映的迪士尼真人动画电影《奇幻森林》是由1967年迪士尼的动画片《森林王子》改编而成,这部完全由动画特效所完成的电影一上映就引起了“特效热”,该电影的制作团队通过采用好莱坞的超写实动画技术、更加完善的动作捕捉技术及真人CG技术这三门技术打造了这一神奇的动物世界。影片只有小演员比尔·莫瑞和一群凭借使用3D打印技术和面部表情捕捉仪器的动作演员,并没有安排真实的动物,而这些包括场景都是由后期CG技术合成,最终我们观看到的画面。这部电影里,使观众在惊叹于动画特效技术的神奇背后,更多的是感慨演员表演技术的高超。而2006年上映的环球影视公司制作的动画《桃花源记》,虽然只有短短的十五分钟,但是其运用的皮影风格和对中国传统水墨画与工笔画的借鉴着实令人眼前一亮。该作品获得了中国国际动漫影视作品“美猴奖”大赛最佳短片奖、日本TBS电视台举办的DigiCon6+2数字作品大赛最优秀作品等大奖。观众惊叹其动画艺术表现形式的同时,在知道该作品是由3D电脑技术制作出来的时候,也无不感叹电脑制作技术的优秀。
动画的发展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彩色,从二维到三维,从单一信息输出到交互式体验,每一次技术的突破都为动画艺术的发展和表现形式带来更加广阔的空间。技术革新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它对文化产业的冲击是持续且深远的。无论技术如何发展,动画人应该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深刻地认识到动画艺术性的传承与发展。今天的我们更多选择用电脑技术来制作动画,那么类似于Mohu、Maya、Adobe Photoshop、ZBrush等相关电脑制作软件应该为动画创作者所熟悉,能做到熟知每一种相关软件所能表现出的效果,这样更加有利于动画艺术的创作与表达。
二、人文思想在创作中的体现
动画的发展史是技术的发展史,也是人类文明的进化史。
从世界上第一部动画作品《一种好啤酒》开始直到迪士尼动画产业的形成之前,动画的制作与传播一直以技术为导向,更多时候作为技术的科普和简单信息的传达展现在世人面前。直到1928年5月10日迪士尼在好莱坞阳光大道的电影院试映了第一部“米老鼠”作品《疯狂的飞机》,米老鼠这个形象逐渐进入大众视野。至此,动画作为一种带有娱乐趣味的影像艺术被广为人知。然后迪士尼又相继推出“米老鼠”系列动画电影《骑快马的高卓人》和《威利号汽船》,“米老鼠”的形象深入人心。迪士尼推出的“米老鼠”系列电视动画,使“米老鼠”形象作为一种带有娱乐性质的动画产业符号在全球传播。迪士尼创造了一系列表现“真善美”的动画电影,例如《白雪公主》《小鹿斑比》《狮子王》等动画作品,这些作品中主要表达的是弘扬善良、正义,摒弃丑恶、自私的社会价值观。在此之后的动画作品逐渐向“人性”靠近,大量的动画作品通过角色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与反思精神。例如著名的日本动画大师的作品《红猪》里面所表达的思想“与其让我做可耻的纳粹,那我宁愿做只猪”,作者就是想通过角色的表演来反映人性的自主意识。又例如宫崎骏的动画《风之谷》,表现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终将反噬于人类自己,这里面主要反映出创作者想通过情节来反思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类似于这样的作品还有很多,这些作品的背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盲目追求技术的发展而对自然的严重破坏,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些作品也是在唤醒人类的环保意识。在近些年的动画作品中,动画创作者往往一改宏大的叙事观,将作品的中心放在对平凡人物的心理刻画上去。这些对“人”的更全面刻画体现在动画《圣诞颂歌》《僵尸新娘》《你的名字》这样的作品中,这些作品中所刻画的形象皆是现实生活中平凡的人物,通过对这些小人物的刻画,来反映一定的社会现象和主流价值观。
类似于这样的转变,在国产动画中依然可见。相比较早期的电影美术片,富有教育意义与娱乐意义的动画有《小蝌蚪找妈妈》《乌鸦为什么是黑的》《皇帝梦》等,也有改编于经典名著或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动画作品如《大闹天宫》《神笔》《桃花源记》等。近年来,中国的动画作品也逐渐向探索“人性”这一块靠近,像之前的动画《大世界》《大圣归来》《大护法》等作品。《大圣归来》虽然改编于名著《西游记》,同样是讲经典形象“孙悟空”的故事,但这部作品借“降妖除魔”的情节,深入刻画的却是孙悟空这个角色的心理变化与性格转变。而在《大护法》这部作品中,对人性的刻画也审问也更加深刻,作品中关于“花生人”到底算不算人和对其屠杀这个深刻的话题是直接可以映射到许多社会问题上,同时引起观者对“人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