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伽利略相对性原理
16世纪的欧洲发生过一场激烈的论战,支持亚里士多德托勒密地静说(地心说)的一派和支持哥白尼地动说(日心说)的一派吵得不可开交。这场论战持续了大半个世纪,直到开普勒发现行星运动三大定律,对行星的运动进行了符合观测的定量描述(见附录5),地动说才取得了胜利,被人们广泛接受。
在论战中,地静说有一条强有力的反对地动说的理由:如果真的是地球绕日运行,那么地球的运行速度会很高,为什么在地面的人们对地球的高速运动一点也感觉不出来呢?这是地动说不能回避而必须解答的问题。
1632年,伽利略(见图2-2)出版了《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一书,以对话的形式论证了哥白尼地动说的正确性。书中地动派的萨尔维阿蒂(伽利略自己的化身)有一段话对上述问题做了一个完整的解答。这一段话举世闻名,被广泛地流传。他说:“把你和一些朋友关在一条大船甲板下的主舱里,再让你们带几只苍蝇、蝴蝶和其他小飞虫。舱内放一只大水碗,其中放几条鱼。然后,挂上一个水瓶,让水一滴一滴地滴到下面的一个宽口罐里。船停着不动时,你留神观察,小虫都以等速向舱内各方面飞行,鱼向各个方向随便游动,水滴滴进下面的罐子中。你把任何东西扔给你的朋友时,只要距离相等,向这一方向不必比另一方向用更多的力。你双脚齐跳,无论向哪个方向跳过的距离都相等。当你仔细地观察这些事情后(虽然当船停止时,事情无疑一定是这样发生的),再使船以任何速度前进,只要速度是匀速的,也不忽左忽右地摆动。你将发现,所有上述现象丝毫没有变化,你也无法从其中任何一个现象来确定,船是在运动还是停着不动。即使船运动得相当快,在跳跃时,你将和以前一样,在船底板上跳过相同的距离,你跳向船尾也不会比跳向船头来的远,虽然你跳到空中时,脚下的船底板向着你跳的相反方向移动。你把不论什么东西扔给你的同伴时,不论他是在船头还是在船尾,只要你自己站在对面,你也并不需要用更多的力。水滴将像先前一样,滴进下面的罐子,一滴也不会滴向船尾,虽然水滴在空中时,船已行驶了许多拃。鱼在水中游向水碗前部所用的力,不比游向水碗后部来得大,它们一样悠闲地游向放在水碗边缘任何地方的食饵。最后,蝴蝶和苍蝇将继续随便地到处飞行,它们也决不会向船尾集中,并不因为它们可能长时间留在空中,脱离了船的运动,为赶上船的运动显出累的样子。如果点香冒烟,则将看到烟像一朵云一样向上升起,不向任何一边移动。所有这些一致的现象,其原因在于船的运动是船上一切事物所共有的,也是空气所共有的。”(见图2-3)
图2-2 伽利略(1564—1642)
图2-3 萨尔维阿蒂的大船
这段论述给出了一条重要的结论,那就是:在封闭的船舱里发生的任何力学现象,都不能确定船是在运动还是停着不动。现在称这个论断为伽利略相对性原理或者力学相对性原理。用现代的语言来讲,萨尔维阿蒂(匀速运动而不忽左忽右地摆动)的大船就是一个惯性参考系,伽利略相对性原理的现代表述就是:力学定律在一切惯性参考系中具有相同的形式,任何力学实验都不能区分静止和匀速运动的惯性参考系。或者说:力学定律对一切惯性系都是等价的。
关于运动及其相对性,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研究了,在古人的文献中有一些描述。公元前400多年的《墨经》中讲到:“动,域徙也”,“止,域久也”,“宇域徙,说在长宇久”,表明运动是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移动,静止是物体在一个位置上处有一段时间,物体的运动,与一定长的时间和一定大的空间密不可分。东汉成书的《尚书纬·考灵曜》中谈到地球的运动时说道:“地恒动不止,而人不知。譬如人在大舟中,闭牖(yǒu,窗户)而坐,舟行而人不觉也。”(见图2-4)意思是说:大地永远在运动不停,而人却不知道,就好像人坐在关闭窗户的大船中,船在行驶但是人却不察觉。人在船中随着船一起运动,人与船之间相对静止,如果看不到窗外参考物,根本不知道船是在行驶还是停止不动。这段描述与伽利略的论述极其相似,简直就是中国版的伽利略相对性原理,但是它的提出比伽利略早了1500多年。“地恒动不止”的说法也早于西方的地动说。有人提出,把伽利略相对性原理称作“舟行不觉原理”更为恰当,这有一定道理,从字面上看也更加贴切,易于理解。
图2-4 考灵曜之舟(舟行不觉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