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具有目的性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言

在理论层面上,我们完全可以把法治讲成一种宏大叙事;在价值层面上,法治梦想的实现的确也需要宏观的制度设计。但就我作为一个法律人的四十年的教学科研经验来看,法治在我心中并不完全等同于宏大叙事和宏观制度,它同时还是由诸多微观事件组成的社会实践,只要我们能耐下心加以细致的观察,就像滴滴朝露能折射七彩阳光一样,见微知著,这些微观事件也能细致地反映出宏大和宏观。其实,不少法学先哲在探讨法治时,都不是从抽象的蓝图出发的,而是着眼于社会践行法治的细节,从具体细微着手,阐述出振聋发聩的道理,这一点在卢梭、托克维尔等人的伟大作品中均可见一斑。

法治随笔可以讲出生活中的法治故事。在我国的社会背景下,法治更是多维度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法治实践表明,法治是一种理想的社会治理方式,它贯穿着人类治理社会的理念和价值,包括公平、自由、民主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对这些理念和价值的理解,当然可以从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的价值取向和未来的理想追求等大道理入手,但历史已告诉我们,细节更有力量,无论是对无锡冷冻胚胎案的思考,还是对随意乱停车现象的拷问,或者是对几位教师因AA制聚餐受罚的讨论,都揭示出具体事件对人们内心的冲击力,以及对法治进步的推动力。我个人通过教学观察,发现生活中细微的具体事件蕴含着大道理,它们本身就是中国故事,把它们讲好了,对广大学子和普通民众更有吸引力,更能让人感受到鲜活的法治实践。

法治随笔可以成为法治日记。近些年来,我在写理论文章和著作之余,也写了一些法治随笔。采用这种写作形式,完全出于个人的习惯。现在想来,写法治随笔,首先就像写日记,既记录下不同时期社会中发生的典型案件和事件,同时又记录下我的思考心得,算是雪泥鸿爪。但这又与写日记不同,日记纯属私人每日工作和生活记录,主要记载个人的生活琐事,属于个人隐私的范畴。而写随笔,主要还是想从看似生活琐事的细节中挖掘出一些法治道理,从生活琐事中感悟法治的道理,借此与读者进行聊天式的交流和沟通,以求为我国法治事业的进步提供助力。

法治随笔可以包容宽泛的法治主题。由于随笔的形式比较灵活,借此能讲题材不同的内容,除了社会中发生的具体事件,还可以探讨当前的改革热点,如对当前推行的立案登记制、法官员额制等制度的思考,就纳入这部随笔集中;不仅如此,除了现实事件,历史经验也能在同一主题下拉进来,比如,我对我国传统法制审视已久,在这部随笔集中,我分析了古代法家思想对现代法治建设的借鉴作用。当然,这部随笔中也记载了我对一些对日常生活点滴的法治思考,如从遛狗行为、公园钓鱼及游泳等现象中思考规矩的法律塑造问题等。法治随笔还有一项重要功能,就是通过法治的点滴实践,来思考法治体系性建设的问题。虽然上述内容看上去比较庞杂,但它们都围绕着法治及其在我国的发展而展开,故而,随笔集虽然不像教科书那样有严谨的体系性,但也不是碎片化的观点集合,正像文中所讨论的“法治是一项系统工程”一样,各种法治实践及其建设都有其内在的逻辑关联,都是法治系统工程建设的具体展开。

苏力说过,法学研究对社会共识的形成犹如一场场春雨,对法治建设共识的形成具有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法治建设不完全是国家层面的宏伟目标,也是一种植根于社会生活的文化,生活中的小事,往往隐藏着法治的影子。就像花木需要精心培育一样,法治也需要培育基础,夯实根基,法治思维、法治素养、法治文化都需要积少成多、聚沙成塔,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有形式多样的法治培育方式。与其他法学作品一样,法治随笔也可以起到法治培育的作用。作为法律人,我们都深刻体味到,普法是一项社会责任,这一点对从事教学工作的法律人更是如此。借助随笔的灵活形式,通过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和考究,管中窥豹,可以提醒人们从生活的点滴了解法治理想,进行法治观念的沟通。

近几年来,法律随笔的书出了不少,我写随笔似乎是在赶潮流、追时尚,但实则不然。我一直在思考中国的法治问题,从未懈怠,也收获了一些心得,日积月累,随感而发,随性而聊,此情此景无关风与月。而且,我认为,法治本身需要从生活、习惯中汲取营养,法治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我希望能从细微处去观察法治、体验法治,从生活中思考法治。正是在思考和写作过程中,我不断发现生活习惯中所蕴含的法治营养,也正是通过对每一个生活细节的深度检视,反过来也有助于我认清法治现状,同时也对法治的未来产生了不少憧憬和期盼。

苏洵曾道出他写作的冲动:“时既久,胸中之言日益多,不能自制,试出而书之,一而再三读之,浑浑忽觉其来之易也。”(《上欧阳内翰第一书》)我对此深有同感。这部随笔集不过是我茶余饭后的点滴思索,是读报上网的灵光一现,是闲庭信步的随感心得,很难说是一种严谨的、系统性的思考,写出来也不是为了成为网络大V,而只是为了向读者展示自己法治思索的心路历程。“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愿这部随笔集能和大家产生思想的交流和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