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排便排汗护理百科全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PART1 大便护理篇:宝宝肠道通畅身体棒

第一章 “臭臭”是怎么一回事

便便的产生:消化系统及其运行

胃肠道小卫士:免疫与细菌

宝宝肠道内的微生物群及其重要功能

宝宝每天排便几次才正常

正确辨识宝宝便便的颜色和性状

便便的产生:消化系统及其运行

婴幼儿需要从食物中获取各种养分,以供身体生长发育的需要。从食物进入口腔,一直到变为废物由肛门排出,这个过程就是消化吸收的过程。了解消化系统的运行对认识宝宝的便便情况有一定的帮助。

什么是消化系统

宝宝的成长需要吸收营养物质,而营养物质的吸收又要依赖于消化系统。通过对消化系统的观察,不仅可以了解宝宝的吸收问题,还可以了解宝宝的排泄问题。那么,什么是消化系统呢?简单地说,就是人体自身对食物进行消化吸收的一系列特殊的生理结构。整个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1.消化道

说起消化道,可能有些父母会产生片面的认识,认为消化道就是食道。其实,整个消化道是一条自口腔延至肛门的很长的肌性管道,它不仅包括口腔、咽、食管、胃等,还包括小肠(十二指肠、腔肠、回肠)和大肠(盲肠、结肠、直肠)等。消化道犹如一个加工厂,为宝宝生产营养、排泄废物。

2.消化腺

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分解除了依靠胃肠的蠕动之外,还需要各消化器官分泌消化液。消化腺就是产生消化液的器官,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一般来说,小消化腺散布在消化道各部的管壁内,大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肝脏和胰腺。消化腺通过导管与消化道相通,使产生的消化液流入消化道。食物的消化过程见下页图。

整个消化系统,给宝宝带来营养的同时,也为宝宝排泄了体内的废物。可见,一个健康的消化系统对宝宝的成长非常重要。不过,由于婴幼儿时期,宝宝各个消化器官的发育尚不完善,其消化功能也比成人弱很多,因此,一旦宝宝的胃肠道受到轻微刺激,就很容易发生功能失调,如便秘、腹泻、尿频等。

婴幼儿消化器官的特点和功能

从前面内容我们了解到,消化系统是由一连串消化器官构成的。每一个消化器官起的作用都不一样,它们各自分工,将食物进行加工,吸收其养分,剩余的糟粕以便便的形式排出。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给宝宝的排便带来影响。

1.口腔

食从口入,口腔是食物消化过程中的第一道工序。食物进入口腔后,通过牙齿的咀嚼将其磨碎,这样就给胃减轻了负担。此外,在咀嚼的过程中,通过舌头的搅拌,食物和唾液均匀地混合在一起,唾液中的消化酶使淀粉颗粒变成易被肠道吸收的物质。

一般来说,婴幼儿口腔黏膜比较细嫩,血管丰富。3个月内的宝宝唾液腺发育还不完善,口腔黏膜会比较干燥,容易损伤和出血;3个月之后唾液腺逐渐发育完全,唾液的分泌量也会增加,5~6个月时显著增多。由于婴幼儿口腔较浅,所以经常发生流涎现象,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流口水。

2.食管

食管是食物由口腔进入胃的通道,它的主要功能是:食物进入食管后,刺激食管的神经肌肉,引起食管有次序地运动,推动食物进入胃部。

Tips:由于婴幼儿胃液分泌量比成人少,胃液中盐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均少于成人,而且消化酶的活力较低,所以消化功能差。因而给新生儿喂食应当少量多次。

新生儿食管开始于第3~4颈椎,长度为8~10cm,1岁时长度达到11~12cm。婴幼儿的食管呈漏斗状,黏膜纤弱,腺体缺乏,弹力组织及肌层尚不发达,因此容易发生溢乳。

3.胃

胃是受纳器官,它的生理功能主要是分泌胃酸和消化酶,并通过其自身有节律的运动,将食物进一步磨碎,并使其与胃液充分混合,成为食糜,然后送入肠道。

正常婴幼儿的胃呈水平位,直至会走时才逐渐变为垂直位。正常足月新生儿的胃容积为30~60ml,1~3个月时为90~150ml, 1岁时为250~300ml。

由于婴幼儿的贲门较宽且张力低,括约肌不发达,因此关闭功能较弱;而幽门括约肌发育较好,肌肉较紧张。所以,在婴幼儿吃奶后,奶汁容易由胃回流到口腔而溢出,引发溢乳。

4.肠道

肠道主要是指小肠和大肠,当食糜进入肠道后,其营养物质被肠道吸收,其中包括氨基酸、葡萄糖、矿物质和水等。吸收后经过一系列转变,成为婴幼儿身体所需的营养成分。

婴幼儿的肠黏膜含有丰富的血管及淋巴,肠壁发育良好的绒毛能够增加肠道消化和吸收食物的面积。不过,由于肠壁薄,黏膜细嫩脆弱,肠液中的各种酶含量比成人低,因此容易导致消化吸收功能不良;同时肠系膜柔软而长,黏膜下组织松弛,容易被牵拉,这也是婴幼儿容易发生肠套叠及肠扭转的原因。

健康小知识:消化酶不足会产生哪些影响?

消化酶的主要作用是促进食物中糖、脂肪、蛋白质的水解,将其由大分子物质变为小分子物质,以便被人体吸收利用。消化酶不足,不仅会影响婴幼儿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而且会引起一系列消化不良的症状,包括胃肠胀气、恶心、腹泻、厌食等。

胃肠道小卫士:免疫与细菌

宝宝的胃肠道有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成分的功能,所以细菌、病原体会把这里当成“家”。当有益细菌占主导时,这个系统就具有很好的免疫作用。因此,维持肠道内细菌的稳定对宝宝的健康非常有益。

婴幼儿胃肠道的免疫功能

或许很多父母会认为,胃肠道的作用不就是消化吸收吗?怎么能起到免疫的功效呢?其实,胃肠道不但能够产生人体80%的抗体,而且70%以上的免疫细胞也被分配至此。

我们知道,胃肠道是整个消化系统的一部分,由口腔到肛门,消化系统对外界是敞开的,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来自外界的细菌、病毒、有害物质等的入侵。而且,肠道内本身就栖息了约100兆个不同种类的细菌,所以为了维持细菌的平衡并阻挡入侵的病原微生物,胃肠道必须拥有强大的免疫功能。

一般来说,婴幼儿胃肠道的免疫功能主要来自以下两个方面。

Tips:锌是维持免疫系统的重要物质,是构成免疫球蛋白的重要材料。锌可以维持身体胸腺、脾脏的正常功能,一旦缺乏,就会造成脏器萎缩。如果宝宝食欲减退、指甲出现白斑、手指长倒刺、乱吃东西等,就要注意是不是缺锌了。

1.母体提供的免疫力

由于子宫内是一个无菌的环境,胎儿在发育的过程中,没有抗原刺激,加上甲胎蛋白对免疫功能的抑制,所以新生儿刚出生时缺乏免疫反应。固有层中没有合成免疫球蛋白A(IɡA)的浆细胞,肠腔内也还没有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ɡA),而免疫球蛋白G(IɡG)是从母血中经过胎盘扩散获得的,虽然新生儿出生时能够合成少许的免疫球蛋白M(IɡM),但量非常少。因此,新生儿需要从母体中获得免疫力。

初乳是新生儿时期胃肠道内SIɡA的主要来源,其含量为22~35mɡ/ɡ蛋白质,分娩后3~4天含量最高,能对新生儿消化道黏膜起到局部保护的作用。此外,母乳中所含的IɡG为1.4~4.9mg/ɡ蛋白质,IɡM为27~30mɡ/ɡ蛋白质。

另外,婴幼儿肠道黏膜组织中还含有丰富的T细胞,这些T细胞可以直接参与肠黏膜局部的免疫应答,产生淋巴因子而发挥局部免疫作用,还可调节和促进浆细胞的IɡA合成及参与肠道局部的病理性免疫。

2.自身合成免疫球蛋白

胎儿晚期或出生后数日的新生儿开始自身合成免疫球蛋白,IɡM在胚胎第11周的脾脏和第17周的胸腺中开始合成,3岁时达到成人水平(100±30mg%)。新生儿及3个月以前的婴儿的IɡG来自母乳,出生后3个月才开始自身合成IɡG,10~12岁达到成人水平(1160±300mg%)。IɡA在出生后4~6个月开始合成,青春期前达到成人水平(200±60mg%)。

Tips:新生儿时期,宝宝体内的微生物群无论是数量还是多样性都非常少,而且非常不稳定,所以这个阶段也是微生物在宿主肠道中定植的重要时期。

可见,胃肠道的局部免疫在维持婴幼儿肠道黏膜的健全和功能稳定,以及预防一些消化系统疾病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婴幼儿胃肠道的局部免疫水平低下时,不但容易引起消化功能紊乱,而且很容易使肠道反复感染病菌。比如,缺乏SIɡA就会引起婴幼儿肠道菌群失调,发生以脂肪泻为特征的消化吸收障碍和消化道感染。

婴幼儿肠道的“菌群世界”

前面我们知道了,人的体内有上百兆个细菌。然而,你可知道,人在刚出生时胃肠道内是没有任何细菌的,出生后的24小时内细菌迅速从口腔和肛门侵入,并在胃肠道内繁殖。

一般来说,3天后新生儿的肠内细菌数量基本接近高峰。胃内多不含细菌,小肠远端含菌量逐渐增加,结肠含菌量最多。这个时期,婴幼儿胃肠道的近端以革兰氏阳性杆菌为主,回肠以下至结肠则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包括需氧类大肠杆菌及少量厌氧类杆菌。

健康的宝宝胃肠道内寄居着很多微生物,被称为肠道菌群,肠道内正常菌群的种类及其繁殖情况因食物种类及肠液酸碱度不同而不同,且相互制约,维持着一种生态平衡(如上图)。肠道细菌在这种平衡的情况下具有酶的作用,能够起到水解蛋白,分解糖类,使脂肪皂化,溶解纤维素并合成B族维生素、维生素K、叶酸和生物素等作用,为机体提供营养。

值得注意的是,一旦机体内外环境发生变化,这种平衡就会被打破,从而引起胃肠的菌群失调,引发相关的疾病。所以说,维持胃肠道内正常菌群的相互稳定,对维护婴幼儿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和身体健康有重要作用。

健康小知识:宝宝肠道菌群失调怎么办?

宝宝肠道菌群失调最容易引起的症状就是腹泻,治疗上,调节肠道菌群失衡是最为关键的。因此,在宝宝的饮食上要做到不挑食、不偏食,均衡营养,多补充一些益生菌。此外,还要尽量少使用药物,尤其是抗生素,因为它会消灭有益菌。

宝宝肠道内的微生物群及其重要功能

婴幼儿的肠道内栖息了大量微生物,它们是机体不可缺少的。肠道微生物不但是膳食与健康的桥梁,而且与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密切相关,所以关注微生物群就是关注宝宝的健康。

新生儿时期宝宝肠道内的微生物

前面我们了解了新生儿胃肠道的菌群是出生后才开始建立的,这是因为离开子宫这个无菌的“温室”后,新生儿便暴露在微生物无处不在的环境中,进而各种微生物便通过吮吸、亲吻、爱抚等途径侵入新生儿的胃肠道内,继而迅速在体内繁殖。

通常影响新生儿胃肠道内微生物形成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分娩。一般情况下,如果孕妈妈选择自然分娩,出生后的新生儿肠道微生物的组成与母亲阴道和粪便的微生物非常接近,其中,乳杆菌属、普雷沃菌属以及纤毛菌属为主要的优势菌,能够对病菌起到很好的降解作用。

(2)剖宫产。经剖宫产娩出的新生儿肠道微生物主要来源于母亲的皮肤,以葡萄球菌属、棒状杆菌属和丙酸菌属为主要优势菌。值得注意的是,剖宫产的宝宝在2岁之前,其肠道中微生物菌群的多样性一般比顺产的低。

(3)喂养方式。哺乳的过程也直接影响新生儿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形成。一般认为,母乳喂养的新生儿,以双歧杆菌和一些兼性厌氧菌,如链球菌、葡萄球菌、乳酸杆菌和肠道菌为优势菌;而奶粉喂养的新生儿肠道微生物变异较大,以拟杆菌、梭菌和肠杆菌为优势菌。

幼儿时期宝宝肠道内的微生物

我们知道,新生儿在刚出生后,肠道内含有氧气,因此,好氧菌最先在肠道内定殖。随着宝宝的成长,肠道环境会逐渐改变,变成厌氧环境,所以好氧菌也逐渐转变为厌氧菌。

1岁左右的宝宝肠道中的微生物基本可达到成人水平,此时以厌氧菌为主;2岁半的时候,肠道微生物菌群发育成熟。不过,即便如此,宝宝的肠道微生物菌群与成人相比还是显得不稳定,这也是宝宝容易出现胃肠疾病的原因之一。

另外,这个时期的宝宝所接触到的微生物,真正能够定植的只有少部分。而且,断奶前后,宝宝肠道中的微生物菌群还会发生变化,主要是拟杆菌丰度持续增加,以及微生物基因组中与糖类利用、维生素生物合成、异源物质降解相关的基因增多,这些都是为了逐渐适应营养环境的变化。

宝宝真正接触固体食物前,肠道微生物就已经具备了对植物多糖的分解能力。可见,宝宝断奶时,其实胃肠早就做好了准备。

微生物群对婴幼儿肠道的作用

说起微生物群,总会给人一种不好的感觉,这可能与我们总是联想到细菌有关吧。其实,对于婴幼儿来讲,均衡的微生物群是非常有利于健康的。

1.帮助消化

微生物群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帮助消化人体器官所不能消化的一些物质,如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抗性淀粉等植物多糖。或许有些父母会认为,这些东西都是通过消化系统消化的。实际上,婴幼儿自身是没有消化酶来降解这些多糖的,肠道微生物却能很好地利用这些物质。

2.屏障功能

婴幼儿胃肠道内均衡的微生物群能够起到很好的屏障功能,比如,调节并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对致病菌起拮抗作用,减少肠内某些有毒物质对肠黏膜造成的损伤;通过酵解产生短链脂肪酸,为肠黏膜提供能量,改善肠黏膜组织的局部供血,促进肠上皮修复。

3.代谢功能

婴幼儿结肠中的菌群可以对不能被消化的食物残渣和上皮分泌的内源性黏液进行发酵,并进行复杂的代谢活动以提供代谢能量和可吸收的基质,给细菌本身的生长和繁殖提供能量和营养物质。此外,对维生素的合成,钙离子、镁离子和铁离子的吸收,结肠内的菌群平衡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健康小知识:肠道微生物失衡会带来哪些变化?

正常情况下,肠道正常菌群与人体内外环境始终维持着动态的平衡,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就会导致包括消化系统疾病、代谢疾病等在内的各种病症的发生。因此,要注意通过调节膳食的方式调节肠道微生物的平衡,让婴幼儿获得健康。

宝宝每天排便几次才正常

“为什么我的宝宝便便如此频繁?”“我的宝宝怎么一天才便便1次?”关于婴幼儿排便,很多父母都一知半解。如果想要了解宝宝的便便正常与否,就必须知道宝宝一天的正常排便次数。

不同年龄宝宝的排便次数

每个婴幼儿由于排便习惯不同,每天的排便次数也会不同。而且,不同年龄段宝宝的排便次数也存在很大差异。父母们可以通过以下内容来判断宝宝每天的便便情况是否正常。

(1)新生儿。新生儿是指出生后28天之内的婴儿,这个阶段婴儿排出的胎便一般为墨绿色,随后的过渡期大便为绿色、稀薄,或者伴有奶瓣,一般一天排便2~5次,但有的婴儿会一天排便7~8次。

(2)满月至6个月。这个阶段宝宝的便便为黄色软便、匀糊状便或烂便,每天排便在6~7次之内。

(3)6个月至1岁。随着辅食的添加,饮食结构发生改变,宝宝便便的类型也会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成条的软便、糊状便。一般来说,每天排便2~3次都是正常的。

Tips:每个孩子的生长发育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会因为遗传、体质和进食的不同而出现排便次数的不同。所以,父母不要过于拿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进行对比。只要孩子每天有固定的排便时间且没有出现异常,就不必担心。

(4)1岁以后。周岁的宝宝每天的排便次数与成人比较接近,可以一天1次。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次数较多,每天排便2~4次;人工喂养的宝宝每天排便1~2次,有的隔天1次甚至便秘。

母乳质量对宝宝便便的影响

便便是由食物消化后产生的废物组成的,所以宝宝进食的食物对便便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宝宝的便便情况,就会发现,母乳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宝宝便便的性状。

那么,母乳的质量是如何影响宝宝便便的呢?

(1)母乳含糖分太多。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一般呈黄色,且水便分离。如果妈妈的乳汁含有过多的糖分,那么宝宝就会出现消化不良、大便次数增多等现象。此外,糖分过度发酵,宝宝还会出现肠胀气,大便多泡沫、酸味重等现象。所以,一旦有这些情况发生,妈妈就要限制糖和淀粉的摄入量。

(2)母乳含蛋白质过多。当妈妈乳汁中所含的蛋白质过多时,宝宝排出的便便就会出现硬结块,且发出如臭鸡蛋味的恶臭。这个时候,妈妈就要调整饮食,比如,限制鸡蛋、瘦肉、豆制品、奶类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的摄入量。

Tips:前奶是指最先分泌的乳汁,这种乳汁水分比较多,还包括蛋白质、糖类、维生素、抗癌免疫球蛋白等物质;后奶含有脂肪、蛋白质和乳糖,能为孩子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大部分能量。

(3)母乳含脂肪过多。如果妈妈的乳汁含脂肪过多,宝宝大便的次数就会增多,且粪便中会有不消化的食物。所以,妈妈应该缩短每次喂奶的时间,多让宝宝吃蛋白质含量较多、容易消化、富含营养的前奶。或者是妈妈在喂奶前喝半杯淡盐开水,以稀释乳汁。

健康小知识:为什么不能让宝宝久坐便盆?

婴幼儿的肛门括约肌和提肛肌的肌紧张力较低,直肠和肛门周围的组织也松弛,加上其骶骨与直肠几乎处在一条直线上,直肠容易向上移动,久坐便盆容易发生脱肛。因此,父母要让孩子从小养成有便即排,排完即起的良好排便习惯。

正确辨识宝宝便便的颜色和性状

新生儿的便便总是那么奇怪,无论在颜色上还是性状上,看起来都让人感觉异常。其实,这些情况大多是正常的,新生儿的便便有一个变化的过程。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吧!

宝宝便便的颜色变化

便便的产生与食物有着直接的关系。新生儿出生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宝宝开始进食,便便的颜色也逐渐发生变化。

一般来说,在刚出生的时候,由于胃肠道没有进食任何食物,此时的胎便由羊水、黏液、皮屑等构成。因此,婴儿排出的便便一般呈现墨绿色,黏黏糊糊的,没有异味。

出生2~4天后,婴儿的便便颜色逐渐变为军绿色,而且黏性有所下降,这个阶段的便便一般处于过渡期,这也意味着宝宝开始消化最早吃到的母乳或配方奶了,肠道已经开始工作了。

另外,宝宝便便的颜色变化还与喂养方式有直接的关系,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就存在很大差别。

Tips:如果宝宝尿布上的大便是亮绿色,有泡泡,跟海藻差不多,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宝宝吃一边乳房的时间不够久。因此,喂奶的时候,要从宝宝上次吃完的那个乳房开始喂。

(1)纯母乳喂养。宝宝大便的颜色为黄色或有点儿发绿,呈糊状或凝乳状,而且看起来像是芥末和奶酪混合在一起的样子,有一些种子状的小粒。如果宝宝大便的颜色比以前绿一些,可能是因为妈妈吃了平时不常吃的食物,只要宝宝没有其他症状,就无须担心。

(2)进食配方奶。宝宝便便的颜色大多为土黄色,也有的发绿,这主要是因为很多配方奶粉中添加了大量的铁。一旦孩子无法充分吸收,铁质就会被排出,从而使便便的颜色变绿。只要宝宝没有异常,同样无须担心。

(3)进食辅食。当宝宝断奶后,或者不单纯依赖母乳或者配方奶时,由于辅食的加入,宝宝的便便又会发生变化,颜色逐渐变得发暗,与成人大便类似,甚至与食物的颜色有关。

宝宝大便的五大性状

不同的大便性状,意味着宝宝不同的身体状况。因此,对宝宝大便的性状进行了解,能很好地呵护宝宝的健康,让宝宝快乐成长。

一般来说,父母们要注意宝宝大便的以下五大性状。

(1)蛋花汤样大便。一般消化不良、喝母乳或配方奶的宝宝都可能会出现蛋花汤样大便,每天排便可达5~10次,颜色呈淡黄色或白色,有奶瓣,且有酸味,一般没有黏液。如果症状持续2~3天不见好转,就应该到医院进行治疗。

(2)水样便。在秋季和冬季,由于容易受肠道病毒的感染,宝宝会出现水样大便,呈喷射状,量较多,每天排便次数在10次以上。一旦宝宝出现这种情况,就容易伴随出现脱水、精神不振、吐奶、不吃奶等症状。因此,父母应及早带宝宝就诊。

(3)绿色稀便。天气发生变化时,宝宝由于着凉了,或者是吃了难以消化的食物,都容易引起绿色稀便。这样的大便稀薄,呈绿色,每天排便5~10次。

(4)黏液或脓血便。在夏季天气炎热的时候,由于细菌感染的缘故,宝宝大便容易带血或带有黏液。一旦发现这种情况,父母应及早带宝宝就诊。

(5)深棕色泡沫状便。人工喂养的宝宝,如果未到月龄就食用淀粉类食物,或者进食含有过多淀粉或糖的食物,都有可能引起深棕色泡沫状便。缓解的方法是适当调整饮食结构,一般能逐渐恢复正常。

健康小知识:为什么婴幼儿排便次数频繁?

一般来说,直肠大部分时间都处于空虚状态,只有当肠的蠕动把粪便挤入直肠时,才会刺激直肠壁引起排便反射。婴幼儿由于大脑皮质发育不完善,对排便的随意控制能力较差,因而进食的时候容易引起胃—结肠反射,从而产生便意,致使大便次数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