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评审评价下健康教育手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节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由于小脑及脑干依靠椎-基底动脉供血,当椎-基底动脉发生病变时,脑部血流不畅,供血不足,继而会出现眩晕等症状,常见于中老年人。

一、病因

1.颈椎骨质病变

颈椎骨质增生、骨质疏松、关节强直、椎间盘突出、颈椎脱位、颈椎结核及外伤等,压迫椎动脉使管腔狭窄。

2.椎动脉粥样硬化

其为常见病因之一,动脉内粥样硬化病变多阻塞管腔,引起血流量减少。一侧椎动脉阻塞而另一侧椎动脉通畅时,尚可维持足够的血液循环,可不发生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如双侧椎动脉发生阻塞,则可出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

3.解剖异常

双侧椎动脉粗细不一,或一侧椎动脉阙如者,较易发生。

二、诊断检查

本病临床症状多样复杂,有时诊断较困难,应仔细询问病史、症状,并进行心血管功能、神经系统、耳科学、听力学、前庭功能等全面检查,此外还应进行颈椎影像学检查,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头颅CT或MRI等检查,椎动脉造影可进一步明确诊断。

三、症状体征

(1)前庭系统症状:眩晕为常见症状,多为旋转性眩晕,眩晕发作常于2~5分钟内达高峰,维持2~15分钟,常伴有共济失调,但多无耳鸣及听力下降。

(2)视觉症状:因脑干及大脑缺血可引起视力模糊、复视、单眼及双眼同侧视野缺损,出现黑矇,甚至失明。

(3)大脑症状:头痛为常发症状,为跳痛,有时呈炸裂痛,多位于枕部,弯腰或憋气时加重,常伴有神智迟钝、昏厥或跌倒、言语含糊不清、记忆力减退等。

(4)锥体束症状:面部及四肢麻木,感觉异常等。

四、住院期间防跌倒注意事项

1.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宣传教育

(1)穿合适的衣裤,并穿防滑鞋。

(2)湿性拖地后避免不必要的走动。

(3)睡觉时请将床栏拉起,离床活动时应有人陪护。

(4)请患者将信号灯、眼镜、杂志等放在随手易取之处,学会使用床边呼叫器。

(5)如患者头晕或服用镇静安眠药,下床前应先坐于床缘,再由照顾者扶下床。

(6)如患者在行走时出现头晕、双眼发黑、下肢无力、步态不稳或不能移动,立即原地坐(蹲)下或靠墙,呼叫他人帮助。

(7)改变体位应遵循“三部曲”:平躺30秒、坐起30秒、站立30秒,再行走。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尤其是在夜间。

(8)请患者尽量将私人常用物品固定放置,保持走道通畅。

(9)保持卫生间地面干燥,照明良好。

(10)从马桶站起时可拉住旁边的扶手。

(11)在卫生间出现任何异常可拉紧急呼叫铃。

2.预防跌倒的环境因素

(1)明亮的灯光:要明亮而均匀,太暗或太刺眼,都不利于老人活动,尤其是在天将暗时,要及早开灯,在他们活动的空间,也不要频频关灯。

(2)稳固的支持:走道、楼梯最好有扶手,橱柜桌椅要稳固,太高的座椅、太低的沙发都不利于老人使用。

(3)通畅的通道:居家的电线、杂物、瓶罐、衣物等,不可散落在走道上,尤其是小孩的玩具,要随时收拾好,以免老人不小心踢到、踩到。

(4)防滑的地板:若家有老人,可考虑铺设地毯,若是硬质地板,须止滑,拖鞋也须有防滑作用。有落差的地方,如门槛、阶梯前,要有明显反光标志,以提醒注意。

五、出院后的注意事项

(1)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定期复查。

(2)减少睡前的活动量。

(3)睡前可喝一杯热牛奶,避免饮咖啡和浓茶等。

(4)听轻音乐,看娱乐性的读物。

(5)热水泡脚,洗热水澡,背部按摩。

(6)指导患者使用放松技术,如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等。

(7)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增加白天的身体活动量。

(8)尽量减少白天的睡眠次数和时间。

(9)饮食注意事项:①少食多餐,饮食有规律。②限制脂肪和胆固醇,少摄入肥肉、动物内脏、鱼子、蟹黄。多摄入低脂食物,如鱼、虾、鸡肉、植物油等。③饮食要低盐,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g。④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食用蔬菜及干果类,如胡萝卜、白菜、核桃、花生等。⑤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猕猴桃、柑橘、杧果等。

(修订日期:2017-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