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
【作者简介】
钱桂荣,女,天津大学成人教育学院院长,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继续教育管理。
本文为2003年第四届海峡两岸暨港澳高校继续教育论坛收录论文。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通过接受继续教育提高自身素质,以应对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共识。这方面需求的增加,也是人类步入学习化社会的重要标志。
高等学校作为实施教育的社会机构,通过开展继续教育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是其与生俱来的功能,而且应当成为继续教育的主力军。然而,高等学校开展继续教育的实际状况并不如人意,有的还存在一定的误区。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关键还在于高等学校内部。高等学校只有坚持“以改革求发展,以优势求特色,以质量求支持”的原则,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在继续教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可以说,在新形势下专门就此问题开展研究,已成为高等学校开展继续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焦点之一。
一、高等学校开展继续教育必须树立主动服务社会的意识,形成有效的互动机制
所谓继续教育是指社会成员在完成就业前必要的教育和训练,进入某一领域从事某项工作后,出于职业生涯和个人发展需要而谋求的教育和培训。一般而言,继续教育具有明确而具体的目标,指向特定的内容,采取灵活的形式,能够在较短的期间内完成并能够取得实际效果。在实践中,继续教育多是指短期的课程、培训、研讨等非学历非学位的教育。
理论上,高等学校利用自身的优势和资源为社会服务是自己的“天职”。但由于较长时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高等学校关注和执行的是上级主管部门的指令,淡漠了主动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职责。久而久之,高等学校甚至不了解实际需求,脱离实际生产,与之相联系的继续教育往往只停留在口头上。
实行改革开放,特别是向市场经济转轨以后,高等学校虽然不同程度地意识到应主动贴近市场,主动开展服务,才能获得自身发展所需要的支持。但长期形成的观念并不能在一夜之间发生突变,结果导致社会需求与学校供给“擦肩而过”:高等学校的研究成果难以进入市场,找不到合适的用户,不能及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当社会迫切需要技术支援、现有人才需要进修提高时,高校却因渠道不畅、信息不灵而反应不敏感,甚至“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因此,高等学校要充分发挥其在继续教育中应有的作用,当务之急就是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主动开展服务。高等学校只有走出校门,深入实践,了解企业和社会有关部门的需求,同时采取有效方式宣传自己的优势、特色、服务面向与功能,密切学校与市场及实际需求的联系,增强相互之间的了解,才能增强继续教育的活力,推动继续教育的发展。
换一个角度看,增强高等学校服务功能的途径很多,但通过继续教育建立学校与社会联系的桥梁恐怕是最佳选择之一。首先,学校是教育机构,开展继续教育和培训是“拿手好戏”,也是学校“盘活存量”、发挥人力资源潜能,提高办学效益的有效措施。其次,继续教育是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最佳契机,因为继续教育所要求的一定是生产实际最需要的,它必然要求学校深入生产实践,了解最新动态,掌握需求信息,才能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和培训方式。而且,继续教育的教学过程更是教学互动、教学相长的过程。第三,继续教育是学校与国民经济部门建立合作、协作关系的媒介,因为开展继续教育不是高等学校的单向输出,而是双向的交流,学校在服务企业、社会有关部门的过程中会得到不同形式的回报,包括使自身的无形资产增值,有利于产学研紧密结合,有助于毕业生就业,能够获得有关方面资金和物质方面的支持。
天津大学继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成果从一个侧面佐证了这一点。我校曾就如何在管理科学领域深化继续教育改革专门开展讨论,最终统一了认识,明确提出要变“等客上门”为“服务上门”。在经过大量的市场调研后,主动与国家建设部、国家计委等部门联系,先后承担工程造价、重大专案稽查特派员培训任务,并成为国家级培训基地。在打开局面以后,继续教育得到持续拓展,相应的任务接踵而来。2003年我校又先后被国家质量监督检疫总局、中国工程咨询协会、国家建设部授权为设备监理工程师、咨询工程师、(投资)建造师培训基地。可以说,继续教育为学校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和声誉,又为学校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机遇。
二、高等学校开展继续教育必须与自身发展的定位、目标、任务相协调
高等教育是一个结构化的整体系统。高等学校是组成该系统的要素,彼此之间既有分工又有联系,每所高校“扮演”不同的角色,具备不同的功能,承担不同的任务。高等教育系统正是以这种有序的分工与合作,适应了社会多样化的需要与需求。
不言而喻,社会不同机构和部门对继续教育的需要和需求也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诸多高校之间只有相互协调、分工合作、密切配合,才能满足客观的需求。每一所高校要根据自己的背景、优势和特色确定提供服务的面向、层次、类型。
高等学校开展继续教育首先要选择恰当的定位。因为高等学校的师资队伍、办学条件、育人环境、文化底蕴、优势特色均是围绕学校的定位、目标、任务构建起来和沉淀下来的。只有当所开展的继续教育与学校的定位、目标、任务相一致时,才能得到学校的支持,才能真正发挥学校的优势,有所作为。已有的实践表明,研究型重点大学往往对基础性、理论性、开发性问题更感兴趣,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等学校则以技术应用、技术推广见长。两类学校开展继续教育的内容、类型也会因此而各有千秋。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教育往往能够与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形成协调互动关系,相互支援,相互促进。如果不顾学校原有背景,盲目地承担学校不具优势的专案,结果多是工作不能持久,质量得不到保证,甚至出现劳民伤财的副作用。
近年来,为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以及教育环境的新变化,天津大学在开展继续教育过程中特别强调要注意发挥优势学科的作用,并按照这一思路,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和鼓励办法,增强继续教育的办学活力,实施的效果令人振奋,也发人深思。其中最典型的实例是,我校充分利用化工学院拥有国内一流学科、师资、设备条件、学科成果的优势,瞄准企业需求,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为大中型企业部门的技术骨干举办了推广新理论、新技术、新工种的系列高级研讨班,推动了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更新,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与此同时,学校也更加准确地了解、掌握我国化工工业的发展前沿,为培养高层次人才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高等学校开展继续教育必须与师资队伍建设相一致
高等学校实施继续教育的主体是教师。目前绝大多数高等学校并不设置专职继续教育的教师,而是采取根据继续教育专案需要聘请教师的做法。随着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倚重,国家、社会、个人在不断加大对继续教育投入的同时,也对继续教育提出更多和更高的要求。而继续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和水平。所以,所有开展继续教育的学校都想聘请最优秀的教师承担教学任务。
高等学校的定位、目标、任务确定之后,也对师资队伍建设提出相应的要求和规范。每位教师发展的方向、路线、速度都与此规则息息相关,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起自我激励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融入自己的职业生涯。
由此,我们不难想象,尽管通过承担继续教育任务为社会服务也是每位教师应尽的职责之一,但这是有条件的,即教师承担继续教育任务,应与其个人发展的需要相一致,相吻合。从客观上看,教师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其目标也必然是有限的,只有两者一致并能相辅相成,继续教育任务才能得到基本的保障。从主观上说,当两者协调时,高等学校才能制定既保证学历教师教学又兼顾继续教育的政策措施,才能调动和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继续教育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
从主观上说,我校在开展继续教育的过程中,当然希望优势学科专业的骨干教师“挑大梁”“创名牌”,但在客观上,我们实事求是地考虑到这些教师的负担比较重的情况,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双赢”措施。即在聘请“大师”“名师”讲课时,教学内容一定要“新”“高”“精”,而且是他们的优势和强项;在安排学时上,坚持“少而精”“短而优”和“相对集中”的原则,尽可能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继续教育环境,使他们能够在最优安排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使接受继续教育者获得最大利益。在较为常规性的继续教育专案中,我校多选聘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教师,承担与其教学科研相关或相近的继续教育任务,这样既有利于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又不干涉、影响他们的工作,还会为他们深入生产实践提供可行的渠道。
近年来的实践效果表明,开展继续教育注意与师资队伍建设、与教师发展需要相一致,是行之有效,符合国情、校情的。坚持这样做,使继续教育与师资队伍建设合拍,两者就能相得益彰,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