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质性研究的理论基础
在实际操作中,任何研究都受研究者的理论视角或立场影响。在从事研究工作时,研究者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受哪种哲学或理论观点的影响。质性研究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很多不同的学科,也受到很多科学思潮、理论和方法的影响。然而,正是基于这些丰富但有时又相互矛盾的知识传统,质性研究在不同的层面、角度呈现出不同的面向、冲突甚至张力。因此,与量性研究不同,关于研究范式、理论视角和方法论及其相互关系的思考对质性研究来说非常必要。
一、研究范式
(一)研究范式的定义
研究范式(research paradigm),又称科学典范,是科学的哲学架构,它引导研究者如何对客观事实的本质提出假设,如何探索各种问题,如何进行研究。换句话说,研究范式直接影响研究者如何看待研究对象,决定人们研究世界的方式。
那么,究竟什么是范式?就现代科学哲学而言,“范式”(paradigm)一词来自于Kuhn(1968)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根据Kuhn的观点可知,科学家在某一学科领域内所形成的共识及基本观点,便是这门科学发展的范式。从这个意义上说,范式是一种世界观,是研究问题、观察问题的角度、视野和参照框架,也代表了该学科领域最高层次的方法论。任何学科都是在一定的范式指导下发展其知识的。
范式由一整套的概念与假定组成,反映了科学家看待世界、解答问题的基本方式。研究范式包括本体论(ontology)、认识论(epistemology)和方法论(methodology)三个方面。本体论要回答的是有关“真实性”的问题,如是否存在着一种真实的、永恒不变的现实?如果是,那么这种现实是什么?例如,在“小儿多动症”研究中,要回答的本体论问题是:“称之为小儿多动症的事物真的存在并等待我们去发现吗?”认识论涉及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关系问题,即研究者是如何认识研究对象的。研究者应该运用什么样的立场和态度与研究对象互动,才能发现和了解现象的真实本质?研究者是客观中立的观察者?还是会对研究对象产生影响?而对该问题的回答又受到前述本体论的制约。如果研究者相信“小儿多动症”问题的确存在,那么他们必定会采取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之间主客二分的关系,以及价值中立的立场,以便发现这个问题究竟是什么。方法论是指研究者如何发现他们认为能被认知的事物,即应该通过何种方法或策略去发现或验证人类生活中各种现象与行为的真实本质。而对该问题的回答则进一步受到本体论与认识论两个方面的制约,因为不同范式在这些层面上的差异会导致对方法论产生不同的看法以及采取相应的、不同的处理策略。例如,如果某研究者相信“小儿多动症”问题可以通过研究者的客观中立来发现“真”的现实,那么他们就会采取相应的方法来控制研究情境,从而使结果可靠。如果我们从另一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就会相信有多个现实存在,研究者和研究对象的互动只展现了其中一种可能性,而我们的研究发现是受历史、文化、社会等影响的,这种相对主义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就指导了我们具体的研究操作。
(二)研究范式的类别
关于存在多少种范式、如何区分这些范式以及这些范式与具体的研究方法有何联系,目前学术界还没有达成共识。常见的研究范式有以下3种:实证主义范式(positivist paradigm)、建构主义范式(constructivist paradigm)和批判主义范式(critical paradigm)(见表1-1)。就量性研究和质性研究而言,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其所持的研究范式不同。量性研究遵循的是实证主义范式,而质性研究更多遵循的是建构主义范式或批判主义范式。实证主义范式认为现实是客观存在的,且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而建构主义范式或批判主义范式则认为现实是社会的、历史的,是由人类创造的,因此它不能完全被客观测量,而需要通过体验才能理解、解释其存在的意义。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研究范式直接影响着研究者如何看待研究对象。下面对这三种常见的研究范式分别进行介绍。
表1-1 三种研究范式比较
1.实证主义范式
该范式的研究目的在于发现人类行为法则,以便进行控制或预测。该范式认为现实是一种客观存在,等待着研究者去发现。研究者可以用一套既定的工具和方法程序去仔细测量这个现实,并获得认识。为了发现唯一的现实,研究者必须保持完全客观,他们的价值观、情感和个人感知不能影响测量。例如,要求访谈者以相同的方式提出相同的问题,提问时不能带有个人情绪,并且在访谈中要与访谈对象保持距离等。
2.建构主义范式
该范式认为真理是相对的,世界是动态的、可变的、不完全可知的;现实是一种社会构建,是多元的,受历史、地域、情境、个人经验等因素的影响。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互为主体,研究结果是由不同主体通过互动而达成的共识。意义并不是客观存在于研究对象处,而是存在于研究者和研究对象的关系之中。该范式认为质性研究必须建立在自然的情境中,才能捕捉行动背后所隐含的意义。研究者的主要目的不在于找出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或行动的真实本质,而在于从研究对象的角度来说明与诠释这些经验和行动是如何被建构的。
3.批判主义范式
该范式承认客观现实的存在,但又认为所谓的“现实”是历史的产物,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受到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种族、性别等因素的影响。假如某一知识在社会中占据了统治地位,但这并不一定是因为它是科学的,而是因为某一集团掌握着决定对错、真假的权力。研究是一种政治活动,不仅依赖既有的价值体系,而且也挑战其价值体系。而研究者的价值观不可避免会影响研究对象。研究者在研究社会现象之前就存在清晰的价值取向,并采取鲜明的立场进行研究。研究的目的是通过研究者与研究对象进行互动,以唤醒研究对象在历史过程中被压抑的真实意识,消除大众对研究对象的无知和误解,寻求社会现实的变革。
批判主义范式指导下的研究倾向于探讨权力和统治问题,倡导从被剥削、被压迫群体的视角来解释这些问题,认为研究应该为被剥削者、被压迫者赋权,明确地站在他们一边,帮助他们向社会发出声音。
研究者在实施研究之前,应首先思考以哪一种研究范式看待研究问题。这不仅决定了研究者对待存在的认识论的立场和态度,而且指导着研究方法的选择和对结果的解释。
二、理论视角
为了澄清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立场,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是理论视角/立场(theoretical perspective/position)。尽管没有一致的定义,但理论视角/立场通常是指特别的角度、哲学、理论或理论基础。它为研究者在研究中找到自己的理论定位提供了方法。质性研究常见的理论视角包括符号互动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批判理论(critical theory)、女性主义(feminism)和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等。
(一)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源于美国的社会心理学,其创始人包括Mead和Blumer等。该理论认为,人的心灵和自我是社会的产物,个体和社会是不可分离的。人类行为是有意义的,人们根据事物对他们的意义来采取行动。这些意义并非静态存在于事物本身或行动者的内在心理,而是在个体与他人的互动中创造出来的。在互动过程中,人们可以改变或修改意义。当个体根据事物的意义采取行动时,就会经历与自我互动的诠释过程。研究者应特别注意考察研究对象与周围环境及他人之间的关系,反省自己与研究对象的关系,以此来探究研究对象是如何在与他人互动中建构自己的行为和意义的。Thomas和Janowitz(1966)宣称:“如果一个人将某种情况理解为是真实的,那么这种情况就其影响而言就是真实的。”这一论点指出了符号互动论的根本方法和原则,即研究者必须通过研究对象的视角来观察世界。Blumer(1969)也指出,当一位研究者想研究社会现象时,其往往是处于局外人的位置,而所谓的“第一手资料”必须由研究对象提供,因此要尽可能地从研究对象的角度来看问题。
(二)批判理论
批判理论认为,社会研究是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之间平等互动的过程,研究应该关注社会正义,而不是强化研究对象的社会顺从。批判理论着眼于分析现存社会的矛盾,否定现存秩序的合理性,主张研究者通过对话,帮助研究对象从错误的意识形态中解放出来,进而寻求改革真实社会世界的可能。研究的目的是通过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的对话和互动来揭示研究对象对“现实”的误解,唤醒研究对象在历史过程中被压抑的真实意识,逐步解除那些带给研究对象痛苦与挣扎的偏见。
(三)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学者以两性的劳动分工作为切入点,从性别的视角来设计研究、收集分析资料、解释研究结果,试图了解两性分工如何形成对女性的压迫,并且通过切入女性日常生活中各种具体的行为、活动,来揭示女性如何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到压迫女性的各种社会关系中,继而通过复制这些社会关系来压迫自己。这些学者认为,社会学带有强烈的性别色彩,且大部分从男性的角度来进行建构、研究和分析,是为男性的政治利益服务的,因此不可能形成反映真实世界的中性故事。女性主义学者持批判的立场,帮助沉默、无发言权的妇女发出自己的声音,从而使女性对社会有更广泛的理解成为可能。
(四)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拒绝现代主义或启蒙运动时期所声称的“知识是理性的,通过实证研究不断发展”的主张。后现代主义者认为,现实是在谈话和写作中被建构出来的,不存在普遍的真理,因为所有研究者都生活在某一特定的人类社会中,只能形成片面的、历史的认识。科学研究的目的是解构(deconstruction)。语言帮助建构了我们现在所认识的世界;同样,我们也能解构并且重新建构它。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所有研究方法都有其特定的利益目的,知识是政治的、历史的和文化的。虽然从后现代主义角度出发所生产的知识是有限的、“局部的”,但是这些知识还是能揭示和提供一定的信息。
(五)其他理论视角
其他理论视角包括后殖民主义(postcolonialism)、后结构主义(post-structuralism)、酷儿理论(queer)等。这些理论视角并不互相排斥,而是存在一定的重叠。其产生都是对实证主义(声称科学的客观性是可能的,研究者可作出对世界真理的客观描述)的某种回应。当然,理论视角/立场不同于理论内容,后者涉及某一特定主题或研究领域,而理论视角/立场更宽泛,概念上更为抽象,是基于世界如何运作、世界为何如此运作的一些基本观点、原则和概念。
有些研究者认为自己明确持有某种理论立场,另一些研究者则倾向于将他们的研究与某一特定的哲学家相联系。这些哲学家有Foucault、Derrida、Gadamer、Heidegger和Husserl等,其中不少是某种理论流派的奠基者。研究者需要详细说明他们的研究所基于的具体哲学假设。如Husserl(1962)和Heidegger(1962)的理论主要指导现象学研究,但两位哲学家对现象学的理解有所不同,一个侧重描述,一个侧重解释。因此,现象学研究者有必要选择其中一种来指导他们具体的研究设计。
当然,这里提到的理论视角/立场只是一部分,限于篇幅,还有很多没有提到。总之,理论视角/立场会强烈地指导研究的方方面面。此外,尽管很多研究者貌似遵守某一特定理论视角/立场,但他们对这种理论视角/立场的看法并不完全一致。同时,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些理论视角/立场的含义、诠释也会不断发展,因此不能绝对地去理解其字面含义。
那么,如何处理质性研究的理论视角/立场问题?简而言之,需要我们多阅读一些关于哲学、理论视角/立场方面的书籍,多与身边的朋友交流这些概念和思想。只要肯花时间,就能处理好本体论、认识论、理论视角/立场等类似的问题。但最重要的是,不能简单地给自己的研究贴上标签,声称它是某一特定的理论视角/立场的产物。一项严肃、认真的科学研究需要研究者真正独立、深入地进行思考。
在介绍了上述关于本体论、认识论和理论视角的问题之后,接下来我们讨论研究方法论和方法。
三、方法论与方法的关系
方法论和方法经常被误认为是等同的事物。实际上,方法论是研究方法背后的原理,是有关如何开展研究的理论,而不是具体实施的研究技术。方法论包括理论视角/立场,涉及对研究方法、资料收集策略、分析技术和结果呈现方式的思考,如扎根理论、民族志等。方法隶属于方法论,是基于理论假设的一系列研究策略和技术的组合,包括研究者收集资料、分析资料时所使用的程序、工具或技术,如访谈、专题小组、观察、图片、录像等。方法论不能等同于方法。方法必须与研究者所选择的方法论相吻合。
四、质性研究的关键:方法论的一致性
有学者认为质性研究不够“科学”,而且关于质性研究的论文的质量一般“较差”。事实上,缺少方法论的一致性是这类论文存在的常见缺陷。方法论的一致性是指认识论和本体论,理论视角/立场、方法论和研究问题的一致。换言之,研究者要理解方法论背后的哲学基础,并努力使之与具体的研究方法相一致。例如,Husserl学派的现象学家认为,现象学的目的是提供纯粹的理解,而支持Heidegger的哲学立场的学者则认为现象学基于诠释,这两个学派对生活体验研究的目标和期望有所不同。Morse(1999)曾介绍通过空想练习(armchair walkthrough)的方法来促进方法论的一致性,这对质性研究的初学者而言是一个很有用的工具。空想练习是指研究者想象整个研究项目的方法论轨迹,并问自己:“如果我的研究问题是这个,那么我需要收集什么样的资料?为了收集这些资料,我需要访谈哪些人或观察哪些事?”表1-2列出了空想练习的一些例子。
表1-2 空想练习方法举例
表1-2以行为单位,横向使用。例如,你感兴趣的话题是“老年人如何适应养老院的生活”,这一问题看似是一个扎根理论的研究问题,因此对照表的第二行,你可能把自己归为诠释主义或建构主义的传统(本体论和认识论),把本研究基于符号互动论(理论视角/立场)。你的研究对象是居住在养老院的老年人,而扎根理论需要相对较大的样本量,因此你计划访谈20~25位老年人和(或)对几家养老院进行观察。你会选择在养老院或研究对象选择的场所进行观察或访谈;资料分析会采用持续比较法,研究结果将会是一个理论模型或实质性理论。
再如,你想探讨“老年人住养老院的体验是怎样的”。这次你就要对照着表格第三行进行思考了。你的本体论和认识论是诠释主义,你要采用的方法论是现象学,你的研究对象还是居住在养老院的老年人,不过你知道现象学的样本量相对较小,因此你计划在研究对象选择的场所访谈5~10位老年人和(或)收集若干相关主题的图片。你的分析策略将是现象学分析法,研究结果将涉及描述老年人住养老院的若干体验。
此外,类似的空想练习还可用于民族志、女性主义等。通过表格中横向的理论视角/立场、方法论、方法等的匹配,以确保方法论的一致性。当然,如果你的研究对象不想被访谈或不能阐述现象,那么你可能需要改变你的研究设计,以便灵活地实施研究。因此,表格只是一种参考,而不是研究者必须严格遵守的指南。
小结
在本章中,我们介绍了质性研究的概念、特征和用途,并阐述了质性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认识论、本体论、方法论等。通过学习上述内容,希望初学者了解质性研究的意义和特色,并在实施具体研究的过程中注意到理论视角/立场和方法论一致性的问题。
思考题
1.数字背后的故事:选择一个研究问题,并收集一些相关的量性资料来解释这个问题。然后以小组形式讨论下列问题:这些数字告诉您关于这个问题的哪些信息?这些数字不能告诉您这个问题的哪些信息?您关于需要补充哪些信息以更好地回答这个问题?
2.整理游戏:以小组为单位,将下列一些与本体论、认识论、理论视角、方法论、资料收集方法、资料分析方法相关的术语进行整理,使之保持一致(见下表)。
(周云仙 陈晋)
参考文献
[1] Blumer H.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9.
[2] Denzin N K, Lincoln Y 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M]. Thousand Oaks: Sage, 1994.
[3] Fetterman D M, Pitman M A. Educational Evaluation: Ethnography in Theory, Practice, and Politics[M]. Beverly Hills: Sage, 1986.
[4] Heidegger M. Being and Time[M]. Oxford: Blackwell, 1962.
[5] Husserl E. Ideas: General Introdution to Pure Phenomenology[M]. New York: Collier Books, 1962.
[6] Kuhn T S.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8.
[7] Maanen J V, Dabbs J M, Faulkner R R, et al. Varietie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M]. Beverly Hills: Sage, 1982.
[8] Mayan M J. Essentials of Qualitative Inquiry[M]. Walnut Creek: Left Coast Press, 2009.
[9] Mead G H. Mind, Self and Society[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34.
[10] Morse J M. The armchair walkthrough[J]. Qual Health Res, 1999, 9(4):435-436.
[11] Strauss A L, Corbin J M. Grounded Theory in Practice[M]. Thousand Oaks: Sage, 1997.
[12] Thomas W I, Janowitz M. On Social Organization and Social Personality: Selected Papers[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6.
[13]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14] 范明林,吴军.质性研究[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9.
[15] 李晓凤,佘双好.质性研究方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16] 刘明.护理质性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17] 潘淑满.质性研究:理论与应用[M].台北:心理出版社,2003.
推荐阅读
[1] Mayan M J. Essentials of Qualitative Inquiry[M]. Walnut Creek: Left Coast Press, 2009.
[2] Scott D, Usher R. Understanding Educational Research[M]. New York: Routledge, 1996.
[3]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4] 刘明.护理质性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