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理负荷的生产效率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本书的目的主要是考察人的心理负荷对生产效率的影响及影响背后的神经科学和生理科学机理。本书希望研究成果能够增强人们对心理特性在生产效率提升机制中的重要作用的理解,并为生产管理实践提供有益的建议。

本书的研究目的可以从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进行描述。

本书研究的理论目的为:①研究情绪心理负荷对生产效率的影响及背后的神经科学机理;②探索疲劳心理负荷对生产效率的影响及背后的生理科学机理。

本书研究的现实目的为:在工业工程研究中,通过基于心理负荷的生产管理优化实践案例分析,让人们了解心理负荷因素对生产效率的影响,增加人们对“人本位”作用的重视,人性化地提升生产效率,为生产管理的优化提供更好的实践基础,更好地促进工业生产的发展。

1.3.2 研究意义

1.3.2.1 本书的理论意义

已有的国内外研究中,一方面,学者从宏观的行为科学层面对生产效率的四种经典理论以及各种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但研究局限为:生产效率的相关研究中较少涉及人的心理负荷影响;主要为宏观模型和行为层面的研究,对背后机理解释不够具体和深入。另一方面,少数学者从微观的神经科学层面入手,将神经科学的方法引入工业工程中,提出“神经工业工程”,但没有考察与生产效率相关的人的心理负荷的神经科学研究。鉴于这些研究有许多局限性,本书的理论意义主要如下:

(1)与以往的研究相比,本书的理论意义在于,在注重生产过程中资源配置、技术投入等外部信息的基础上,弥补前人生产效率相关研究中较少涉及人的心理因素的不足,更加关注员工自身的心理变化规律在生产优化过程中的重要性。本书将人自身作为系统的主体,重点探索人的心理负荷对生产效率的影响,致力于人—机—环境的协调,从而真正实现人性化生产管理。本书研究中的心理负荷选取了经典的情绪和心理疲劳两个因素。

(2)与以往研究相比,本书将神经科学研究的方法应用到生产管理研究中,通过将人的客观生理信息(EEG、EMG、ERP)纳入生产管理系统分析范畴,重点探索人的心理负荷对生产效率影响背后的神经科学机理,解决了以往调查研究方法流于表面而不够深入的问题。

1.3.2.2 本书的现实意义

本书的现实意义主要是为工业生产安全和谐的生产管理提供实践指导建议。具体而言,本书的现实意义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

(1)对工业生产管理而言,本书的研究贯彻了国家安全生产相关规范的思想,以促进安全生产、和谐稳定发展。

工业生产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不仅带来触目惊心的经济损失,更不利于企业生产管理的长远发展。因此,科学把握安全生产工作的瓶颈,加强生产管理的安全监督,是工业生产管理的艰巨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指出,安全生产管理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http://www.gov.cn/banshi/2005-08/05/content.20700.htm《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强调,安全生产要科学管理,将工作重点放在长期积累的深层次和关键瓶颈问题上,强化对一线操作人员的关注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将员工安全保障落到实处,促进生产和谐稳定发展。引自《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http://www.chinasafety.gov.cn/newpage/contents/channel_20558/2011/1017/152753/content_152753.htm

本书的研究贯彻了国家安全生产相关规范的思想,重点关注人的心理状态在工业生产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从最深层次、最根本性的角度防范并减少工业生产事故的发生,以促进安全生产、和谐稳定发展。

(2)对工业生产管理而言,本书的研究成果为生产管理中生产效率的人性化提升提供了实践指导。

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负荷不仅包括体力负荷还包含心理负荷。传统的工业工程研究是基于完全“理性人”假设的,在这个假设下,工程师们主要依据物流、信息流等参数对生产管理系统进行优化,严重忽略了员工的情绪、情感、认知等心理负荷因素对工作的影响。然而,员工在心理疲劳的状态下,往往会有较低的效率,甚至会导致生产事故的发生。比如富士康事件便是生产管理中忽略员工心理负荷所带来的血的教训。这些现象不仅不利于生产管理的优化,影响企业长远效率和效益的提升,阻碍工业生产的进步,更拖住了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脚步。因此,工业生产管理优化中,关注员工的心理负荷至关重要。与传统研究相比,本书的进步在于把人的心理负荷信息纳入科学数据分析的范畴,从而成为实施新一代生产管理优化的重要依据。

本书依托人的心理负荷信息来优化和控制生产管理系统,它能够有效地降低事故、提高质量,从而提高效率,体现了新一代工业工程的重要思想,是真正实现“人本位”的科学生产。在我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发展过程中,本书的实践指导意义显得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