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理负荷的生产效率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2 生产效率相关研究

2.2.1 效率

效率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概念,用于描述资源使用的情况。效率研究的经济学流派主要以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X效率理论为典型代表。这些流派研究中,效率虽未形成统一的概念,但其目的则都是在一定的技术水平和可用资源条件下,通过经济活动的运行,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产品和服务的市场需求(FØrsund & Hjalmarsson,1974;高宇,2008)。

效率依据关注内容的不同,被划分为宏观水平效率、产业水平效率和微观水平效率三种水平上的集合(高宇,2008;伊特韦尔,1996)。宏观水平效率是指所有资源在整个宏观经济体系中的配置与运行状况,其衡量标准是帕累托效率。产业水平效率是一定的行业或产业内,有限的资源要素条件下所达到的最大产出,其衡量标准是生产可能性边界。微观水平效率是指一个企业在特定的资源和技术水平下所能获得的生产产出水平,它反映了企业的生产效率。本书研究中的生产效率正是微观水平的效率。

2.2.2 生产效率定义

生产效率关注的重点是企业能否利用有限的资源达到最大生产产出(樊纲,1992)。最早将效率引入管理科学领域的是美国知名管理学者——爱默森(H.Emerson),他认为效率主要用于评价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状况。随着理论的发展,生产效率的概念产生了狭义和广义之分:生产效率的狭义概念是指生产系统中单位时间内的产品产出量(单位:产品产出量/小时),也是本书中主要采用的概念;生产效率的广义概念除了上述界定要素外,还包含产品周转率、生产周期等(陈宏林,2008)。

2.2.3 生产效率相关理论

目前,生产效率研究相关理论主要有四种:古典经济理论、新古典经济理论、凯恩斯主义理论和X效率理论。这四种理论因其产生的时代社会背景等因素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视角和理论侧重点(高宇,2008;陶春海,2010;赵梦楠,2009)。

2.2.3.1 古典经济理论中的生产效率

18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手工业转向机器大工业,劳动分工与专业化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孕育出最早期的生产效率理论——古典经济理论。

古典经济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劳动分工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而带来了社会财富和产品产量的增加(Smith, Stewart & Garnier,1825;斯密,1972)。古典经济理论代表人亚当·斯密在其著作《国富论》中提出:“生产力的改进,以及生产力相关的劳动技能提高、熟练度提升、效率提高等,都归功于劳动分工。”亚当·斯密主张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自由竞争,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实现资源最优配置,从而达到市场利益最大化(陶春海,2010)。在这个时代,分工是决定生产效率的关键因素,并促进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扩展(高宇,2008)。

2.2.3.2 新古典经济理论中的生产效率

新古典经济理论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研究生产效率问题,最有代表性的为帕累托效率。帕累托效率是指社会资源的配置达到一种状态,这种状态中,在不使其他人情况变坏的前提下,就不能使得任何一个人情况变得更好,此时便是最有效率的;否则,便是缺乏效率的(斯蒂格利茨,2000;陶春海,2010)。帕累托效率最早由斯蒂格利茨在其著作《经济学》中提出(斯蒂格利茨,2000)。之后,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2004)指出:“社会在不减少一种物品的量而增加另一种物品产品时,此时生产被称为有效率。”基于这些思想,便诞生了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效率研究。

马歇尔是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他在古典经济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工业组织可有效提升生产效率”的理论(Marshall,2012;高宇,2008;马歇尔,1964)。马歇尔将经济区划分为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两个组成部分,内部经济关注生产规模的扩大对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而外部经济主要强调扩大生产规模会有利于产业内其他企业发展(赵梦楠,2009)。因此,马歇尔是支持分工理论的,同时他认为在提升生产效率中,不仅劳动分工有极大的贡献,有效地组织更能帮助充分利用区域优势而提高生产效率。

2.2.3.3 凯恩斯主义的生产效率

有效需求理论是凯恩斯主义的中心理论。凯恩斯在1936年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指出:一方面,有效需求引起总需求水平的变化,从而决定产品总产出水平;另一方面,人们储蓄和投资相对变化,决定企业主能否进行投入再生产,从而决定产品总产出水平。因此,消费和投资倾向决定了产品的总产出水平(Keynes,2006;高宇,2008;凯恩斯,2006)。

凯恩斯理论的重要假设为:在技术和资源水平有限时,为保持较高的生产效率水平,企业往往通过缩减生产要素诸如减少人员投入来维持较低的生产成本。因此,按照凯恩斯理论,在封闭的环境中,技术和资源水平有限,有效需求不足时,维持生产效率在最高的水平上将导致失业(Frantz,1988;高宇,2008;弗朗茨,1993)。

2.2.3.4 X效率理论中的生产效率

上述古典经济理论、新古典经济理论等都较为注重资源的配置效率,即如何将有限的资源通过优化配置实现生产效率的最高水平。然而在20世纪30年代,更多的研究指出,非配置低效率的重要性已不容忽视(Leibenstein,1966;高宇,2008)。在人的“有限理性”前提下,员工和企业主并非总是朝着一致的目标努力,他们有权利决定自己的努力程度,当员工和企业主目标不一致时,便会形成X低效率(Frantz,1988;弗朗茨,1993)。鉴于非配置低效率的重要性,莱宾斯坦将其定义为“X效率”(X-efficiency)。针对X低效率现象,可通过改进企业的组织形式、提高对员工的激励、改变员工行为表现、提高企业家才能等诸多对策来提高效率(高宇,2008)。

2.2.3.5 生产效率理论比较

上述关于生产效率的四种经济理论,其侧重点虽有不同,但亦是一脉相承的。因其产生的时代不同,各经济理论中决定生产效率水平的关键因素存在差异。图2-6清晰地展示了生产效率相关经济理论演进过程。本书研究正是基于X效率的基本假设,注重员工自身这一主体要素在生产效率提升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探索个体心理负荷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图2-6 生产效率相关经济理论演进过程

(资料来源:高宇.生产效率理论演进及其比较研究.天府新论,2008(1):4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