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的阴阳是怎么回事
阴阳是中华传统哲学思想
阴阳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特色思想,阴阳源于哲学,在医学、天文、历法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古人认为,万事万物都有“阴”“阳”两面,阴阳的对立和统一,是万物发展的根源。以阴阳来解释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例如天是阳,地是阴;日是阳,月是阴。凡是旺盛、萌动、强壮、外向、功能性的,均属阳;相反,凡是宁静、寒冷、抑制、内在、物质性的,均属阴。
其实,“阴阳”原本并没有什么哲学内涵,只是用来表示某个地方的向阳面和背阴面,“山之南为阳,山之北为阴”,即山的南边是向阳的,所以叫“阳”,山的北边是背阴的,所以叫“阴”。后来先人们又发现了日月的升降,气候的寒热变化,白天黑夜的轮回,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等等,自然界中的一切都存在着互相对立而又互相作用、消长的微妙关系,而这些关系都可用“阴阳”解释。
阴阳学说逐渐演变成中国人认识自然、宇宙和人体生命的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区分万物的标准。“阴阳”可以用来区分相互对立、关联的不同种类或性质的事物,同时也可用来区分同一个事物的相互对立、关联的两个不同方面。比如“天与地”,天属于清阳,地属于浊阴;“水和火”,水性寒而润下属阴,火性热而炎上属阳;男人为阳,女人为阴;外向的、躁动的男人为阳,内向的、宁静的男人为阴。同一个人的体内又有阴阳之分,如躁动、外向的气质为阳,沉静、内向的气质为阴。
“阴阳”是可以划分的。但总体上来说,凡是上升的、外向的、运动的、明亮的、温热的都属于阳;而凡是内向的、下沉的、静止的、寒冷的、阴暗的都属于阴。需要注意的是,任何事物虽然都可以用“阴阳”标准来划分,但是,这种划分只是针对相互关联的一对事物,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互相关联的方面,否则划分就没有了意义。如果两个事物之间毫无关联,也不是一某件事物的两个对立方面,就不能用阴阳来区分其属性,如说“太阳是温热的,因此属阳,而桌子是静止的,因此属阴”。
法于阴阳,才是养生之道
《黄帝内经》中处处体现着阴阳思想。无论是人体的生理变化还是组织结构,或者是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在养生中更是处于统领地位。法于阴阳,实际上就是要顺应自然规律、把握生命的本质及顺应生命的规律。中医养生说简单点就是对人体阴阳平衡的调节,阴阳平衡则身体健康;阴阳不平衡身体就会生病,一切疾病根源都是体内阴阳不协调的外在表现。
养生首先要效法外在的阴阳,也就是根据自然条件调整养生策略。夏天要防暑,冬天要防寒,白天要劳动,夜晚要休息。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养生法则,也是对人体健康最重要的保养方法。
与此同时,也要注意调整人体内部的阴阳。每一个人的体内都有阴阳,阴阳交感,相互感应而交合。《类经附翼·医易义》说,人体的阴阳也像天地的阴阳一样,居上的藏气应降,在下的藏气当升。只有阴阳保持合适的比例,各安其位、各司其职,身体才能保持健康。
阴阳学说在中医领域的应用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意思就是,阴阳反映了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对立统一的基本规律。阴阳学说应用于中医学上,可以用来解释人体生理现象及病理变化规律。简单来说,“阴”是指人体实质的物质,即体液,包括血液、津液、泪水、鼻水、内分泌等;而“阳”则指人体非实质的物质,即身体的机能与气。
阴阳思想包括阴阳对立、阴阳消长、阴阳互根及阴阳转化四个方面。阴阳协调,则身体健康;阴阳失调,则百病丛生。无法用一个明确的数值去衡量每个人的阴阳,但是我们可以由身体的感觉知道阴阳是否调和。以下为大家简单介绍阴阳失调的几种情况及症状:
1.阳盛
身体机能过度活跃,精神亢进,内热,损耗体内液体,症状是发热、口渴、大便干结、头痛、失眠、烦躁不安等。
2.阳虚
身体机能衰退,活动力减弱,内寒,症状是疲乏无力、畏寒肢冷、自汗、小便清长、大便稀溏等。
3.阴盛
阳虚而阴盛,外无气,身体寒栗;阴盛则内寒,肢冷、自汗等。
4.阴虚
身体阴分不足,会感到口燥咽干、皮肤干燥、贫血、内分泌失调、内热、手足心热等。
《黄帝内经》中说:“阳胜则阴病,阴胜贝阳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意思就是人体内若阳气偏旺,阴气就必然受损;相反,阴气为主,阳气则受抑制。阳气旺盛会产生热证,阴气至极会产生寒证。寒到极点会生内热,热到极点也会生内寒。
阴阳并非总是对立的,也相互依赖。例如,人体的机能活动—“阳”,必须要有营养物质—“阴”的滋养;但另一方面,机能活动又转换营养物质,变成身体所需,得以维持生命。
脏腑虽各有自己的功用,但在生命过程中,脏腑之间、阴阳协调,都有密切的联系,并与自然息息相关。如果想开始实施您的养生计划,那么就先从调养五脏着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