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的颂词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序一

恋恋一季与耿耿一生

沈奇

与陶醉忘年之交,近三十年了。

陶醉是江南绍兴才子,喜欢文学,爱好写诗,却又很务实,1987年考入西北纺织工学院(现更名为西安工程大学)纺织专业。那时我在与纺院为邻的另一所大学工作,正逢校园诗歌风起云涌十分活跃的年代,陶醉代表纺院文学社来邀请我去做诗歌讲座,就此熟悉。之后多有往来,亲和无隔,加之莫名的投缘,便有了亦师亦友的长久。

至今还记得,1991年夏天,陶醉毕业离校来我家辞行,短短话别后,送我一张特意签名的黑白照片,眼里含着泪花倒退着离开我家门——那一份淳朴中的古意、古意中的笃诚,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几年前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说过这样一段话:身处“日新月异”而不断“新颜”换“旧貌”的“大时代”,能持久地热爱一个人实在不容易;不是热爱者变了人,便是被热爱者变了味,“与时(势)俱进”的潮流之力量实在太大了。由此想到与陶醉亦师亦友的情谊,居然是在如此的“大时代”背景下得以如此的长久,不免感慨万千。

而今更令人想不到的是,作为当年西安高校大学生诗歌的佼佼者,毕业后在纺织专业道路上孜孜以求二十多年稳定发展成就斐然后,忽而又旧恋复生,重新写起诗来,并很快有了一部诗集要我作序,实在是平添意外之佳话。

便想起2009年我主编《你见过大海——当代陕西先锋诗选(1978~2008)》所写序言中,谈到陶醉诗歌的一段话:“陶醉作为诗人,更多以是校园青春岁月中一段诗性生命的历程而非事功的取决,是以更能代表校园诗歌的某些属性:青涩、诚朴、恋恋一季而耿耿一生。爱诗、写诗,既是青春情怀必然的愿望,也是现实人生一道远去而眷顾于心的‘岸’。回审陶醉的诗作,到处可见‘影响的焦虑’,但依然守住了年少时独立春风怅望未来的心境和语境,让人有幽幽地感怀和秋水长天的触动。陶醉当年在校时,为广泛推动西安高校校园诗歌恪尽绵薄之力,功不可没。看是文本上的一时诗人,实为人本上的一世诗人。”

现在看来,这段话中的“恋恋一季而耿耿一生”,以及“看是文本上的一时诗人,实为人本上的一世诗人”,真的成了一个美好的预言——连老来很少激动的自己,也为这预言的真确而欣然自得的了!

其实这些年,作为一辈子爱诗、写诗、研究诗、编选诗,并在大学以诗学研究为业的老“诗歌专业户”,却忽而立地淡远,基本脱离了当代诗坛现场,嫌弃太闹,一片浮华烦乱之状,令人敬而远之。一时便想到孔圣人谈为学之道,将其分为“为人之学”与“为己之学”两路,主张后者方为正道。以此套来看当代汉诗现场,可谓绝大多数实乃“为人之诗”,以此搏虚名而不堪其闹,少见“为己之诗”以澡雪漱玉而天心回家。如此每每郁闷中,不如淡远自适得了。

当此时,收读陶醉题为《织物的颂词》诗集书稿,意外之喜中,先就欣然于这份“恋恋一季”而“耿耿一生”的诗性情怀,和由这情怀生发的旧恋复生之“为己之诗”的写作立场。想来如此生成的分行文字,首先是拿来安自己的心、理自己的气、抒发自己的所思所感的,有如为安居的房舍搭建一处小木屋,于各种“之余”之后,或可与可能的知己远友对话洗心。正如陶醉诗中所言:

在这苟且的现实中

会有谁一直寄望着远方的田野和诗歌

——《蚕熟新丝》

待得静静将诗稿看完,复又欣然于这种织物一样朴素和专一的诗感。至少在我几十年的阅读和研究中,好像还没有哪位诗人专门来写一部有关织物的“诗歌专著”,而陶醉写了——“蓝天如衣”,“草木如被”(《织物的颂词》),世间所有文明之美,就形式而言,实则都可以“服饰”视之。故老百姓将“衣”放在人生基本之“衣食住行”首位,而“服饰”之变迁也一直成为历史变迁的症候,乃至连江山社稷之变更也以衣冠的变更为首要——这一视点,恰好为既是诗人又是纺织业资深从业人的陶醉所聚焦,成了别开一界的“织物文字”。

织物的血脉与天地相通

织物的体温穿透历史

织物传递内心的语言

以柔顺的姿势和态度

保持与世界温柔地对话

——《须知织物也有忧伤的时候》

如此与世界对话的姿势和态度,使我对陶醉的《织物的颂词》有了基本的信任感。尤其是,尽管整部作品不免有知性大于感性、理趣大于意趣的诸多不足,但其为“织物”做诗体立传的苦心孤诣,还是得到了基本的体现。懂得专业的朋友能够从中欣赏到一定的诗性文字之美,而爱好诗歌的朋友也能够从中欣赏到织物之美的意外收获。面对这个万物如织的世界成长、绽放以及随之而来的撕裂和阵痛,作为江南才子的陶醉,以其对历史、文化、传统、记忆等诸多问题的思考,进行了一次不乏诗意的展演和叙述,并最终谦和地将其命名为“颂词”而非纯文体或美学意义的“诗歌”,实可谓处处见得“织物的血脉”与“织物的体温”。

——由此,曾经“恋恋一季”的“一时诗人”,便再次于中年午后之旅中,讨回“耿耿一生”的“一世诗人”之慰藉了。

欣然此际,是为远序!

2016年苦夏于西安印若居

沈奇,诗人学者。西安财经学院文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美术博物馆学术委员。